【作 者】阿依肯·夏热甫:新疆教育出版社
【摘 要】在基础教育发展中中小学教材占据重要位置,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范本。中小学教材编辑自身要具备丰富知识、正确的政治导向以及严谨的表达方式,新时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对中小学教材编辑个人职业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本文对中小学教材编辑的职业能力以及提升路径进行探析,提高教材编辑个人素质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
【关键词】中小学;教材编辑;职业能力;提升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教材编辑自身工作特殊性较强,与常见的图书编辑活动相比其特殊性突出。在素质教育阶段,中小学教材占据重要位置,对编写出版各环节工作具有较高要求。对教材编辑个人工作繁杂性、质量要求较高,教材编辑要具备良好的编校能力,还能具备稳固的学科知识、理论基础以及组织沟通能力。
1 具备正确的政治导向与政策学习能力
我国素质教育发展新时期,中小学教材应用能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培育提供基本教育素材。主要是承载着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针。教材应用中意识形态属性突出,对学生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较大影响,在中小学立德树人中占据重要位置。当前教材编辑自身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能有效把控教材政治导向,对教材中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宗教信仰、港澳台等多类敏感问题,要始终保持严肃严谨的态度,能对各项最新的政策规定集中关注。教材编辑自身还要掌握我国全面实施基础教育的各项要求,深入学习各项教育政策。在教育政策设定中要能有效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活动主要是基于新课程标准集中体现,通过新课程标准规范教材编写。课程标准对教材规范化编写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学科教材编辑中要注重学习本学科重要的课程标准。教材编辑在审稿阶段要注重随时查阅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做好教材内容核对,确保其能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教材编辑还要注重教材立项、教材编写、教材出版相关规定要求[1]。
2 对中小学教材编辑文字功底以及专业学科知识进行培育
教材不等同于一般图书,中小学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范本。教材编辑中专业符号偏差以及错别字存在等,都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所以当前教材编辑要注重全面强化个人文字功底,深入学习编辑出版类书籍,定期参与到编校学习与考核中。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积极整理与编校相关的经验,整理容易写错的字词,提高个人文字功底。目前一名合格的教材编辑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学科知识以及学习技能,这样能有效整合教材书稿中存有的各项差错,与教材编写管理组人员进行平等对话。对教材书稿中存有的各项问题集中交流,能有效补充稿件编辑中存有的问题。全面掌握教材中重点知识脉络,突出教学重点内容。教材编辑要定期翻看不同阶段的教材,在掌握学生基本知识储备基础上,熟悉各个阶段教材内容。还要订阅专业期刊,主要包括教学专业期刊以及教育方面的期刊。通过期刊内容定期更新,能便于编辑掌握最新的学术动向以及教育情况。广大学生与教师是教材应用主体,目前中小教材编辑要注重定期参与到学校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与一线教师与广大学生保持密切沟通交流,能掌握教学具体现状与各项需求,保障每位学生能学习收益。教材编辑还要参与到专家讲座、优秀课程直播等,集中掌握教学过程具体情况,把控中小学教学需求,这样在编辑审稿中能针对性选取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到专业的学术会议中,在接触诸多专家群体中把控学习机会,参与到各项课题研究中,能提高教材编辑个人专业能力[2]。
3 在中小学教材编辑出版中提高个人职业能力
实践出真知,目前要想全面提升教材编辑职业能力要注重从实践过程中集中培育。从目前中小学教材编辑出版基本流程能得出,主要是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前期组稿与设计中,教材编辑要和主编保持密切沟通交流,协助主编开展各项工作。确定教材编写方案,开展组稿会以及人员规范化分工。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对教材编写基本进度进行控制,对编写中存有的各项问题以及具体注意事项集中整合。在前期教材编辑要注重收集各类教材资料,拍摄诸多清晰度较高、更为生动形象的图片,提高教材内容丰富程度。在专家组编写教材文稿中,教材编辑要和美编强化联系,对教材版式、封面规范化设计,设计出诸多不同的教材版式封面等。在教材书稿编校与排版中,要注重三审多校。针对编写完成的内容,要注重通过专家小组审读、讨论之后获取相关问题,之后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以及修改,做好内容顺序调控。教材书稿排版问题控制也至关重要,编辑要注重辅助指导排版员展开专业作画,对排版中各类问题集中控制[3]。针对教材送审,编辑的还要整合送审材料,材料中主要包括教材试教现状、编写方案等。最后在后期教材推广以及多项服务中要注重组织专业部门进行管理,教材编辑要与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做好教材相关管理工作。在后期多项服务工作中,教材编辑要注重参与到各类教材培训活动中,比如不同学期、不同学科在假期会开展诸多教材培训。通过教材培训能提升个人学习能力,丰富自身专业知识[4]。
4 强化个人工作态度,提高编辑敬业精神
目前中小学教材编辑自身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在中小学教材编写各个阶段均要全面实践工匠精神。对编辑各个环节集中管控,避免编辑过程中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教材编辑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较强,通过对教材中各个细节严格管控,能有效降低各类问题发生概率,保障教材质量满足标准要求,为学生提供学习范本。在中小学教材编辑中要注重做好多方面修改,对各项意见集中汇总与整合。针对复杂繁重的工作过程,教材编辑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坚持的毅力,提高个人敬业精神,全面参与到教材编辑活动中,提高教材编辑质量[5]。
5 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素质教育快速发展,在素质教育阶段中小学教材编订至关重要。教材编辑工作中面对复杂繁重的工作内容,其自身要保持较为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敬业精神,能充满热情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与素质,保障教材编辑有效推动中小学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韩欢.中小学教材编辑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J].编辑学刊,2017(3):81-85.
[2]任晓霞.教材编辑职业素养提升的探讨[J].传播与版权,2015(12):44-45.
[3]刘海英.数字时代中小学教材编辑的自我培养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7,3(14):132-133.
[4]曹婷婷,陈卫春.数字时代中小学教材编辑的自我培养[J].传播与版权,2015(10):42-46.
[5]卢媛.论教材编辑的工匠精神[J].中国出版,2018(1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