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刘洋:山东省立医院
【摘 要】新时代下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呈现出自主性进一步增强、专业性要求更高、审核更加严格、出版效率进一步提升等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积极创新意识、与时俱进的科研意识、数字化编辑出版能力等成为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想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可以通过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依托实践教学引导创新培养、借鉴先进经验促进整体提升、紧贴时代发展强化数字能力策略进行人才培养,从而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关键词】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策略
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是传播医药类知识、为医学研究成果提供展示平台的重要途径,而想要使这一途径持续发挥作用,不仅要建设专项出版社或出版平台,还要通过人才培养提供人才支持。随着时代发展,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数字出版的“后来居上”推动了医药类编辑出版数字化转型,但是转型之路并不平坦,具体到人才队伍建设层面,仅仅掌握数字出版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内容为王”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提升他们的信息捕捉能力、创新意识、科研意识等为强化内容质量提供保障。
一、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特点分析
(一)自主性进一步增强
随着“企业化改制”的实行,原先作为国家部门或国有企业附属的杂志社成为独立运营体,无论是财务核算还是业务开展均拥有了自主性,具体到医药类出版编辑工作中,工作人员能够自主选择出版方向、出版内容等,并且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出版策略。这样的变化进一步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再加上杂志社经济效益会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工作人员更加注重编辑出版质量。从目前情况看,自主性的增强的确给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出现了工作人员过分强调自我意志而忽视团队合作的现象,这一问题需要在未来工作中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让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获得更好效果。
(二)专业性要求更高
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主要是围绕医药领域开展,而由于医药领域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医药类出版物要在专业性上得到提升,从而向受众传播正确的医药知识,避免出现误导受众的不良现象。专业性要求更高需要建立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达到一定标准的基础上,比如很多杂志社在招聘编辑人员时提高了招聘门槛,除了对应聘者学历、专业等做出要求外,还会通过一些环节检验应聘者对医药类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审核更加严格
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审核更加严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医药类刊物要经过专业编辑人员的细致校对才能进行出版,而在校对中,除了要修改文中错别字、标点符号等,还要保证阐述主体的科学性与正确性;第二,发表刊物要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那些仿写照搬的稿件会被剔除出去。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医药研究人员开拓创新,可以发表出更具科研意义的刊物。严格审核应该成为常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药类刊物更加专业以及更具参考价值,从而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
(四)出版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数字技术应用于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后,出版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传统出版中的印刷、编辑以及发行等环节是相互独立的,出版周期相对较长,而在数字出版中,这几个环节实现了“一体化”,杂志社只需要将刊物“输入”其中,便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出版过程。出版效率提升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数字出版因成本投入较低,出版效率较高能够带来巨大收益,因而很多杂志社开始将重点放在效率层面,而对出版内容质量缺少足够重视。提升出版效率不应该与“内容为王”理念发生冲突,否则就会对出版行业造成会毁灭性的打击。
二、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新要求
(一)具备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
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人员要善于捕捉信息,而后通过信息整合将其融入到刊物中。关于医药学科的研究从未止步,工作人员要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给予足够重视,并通过多种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然后经过筛选识别获取最新最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在通过刊物发表出去后,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度,还能提升出版单位的学术水平。另外,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还表现在对市场动态的及时了解,而后以此为基础调整发展策略,进而为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满足市场需求提供支撑。
(二)具备积极创新意识
创新是每一个行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具备积极创新的意识,通过不断创新提升工作质量。第一,出版内容的创新。出版内容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通过展现新的内容吸引受众关注,比如工作人员要更加重视医药领域前沿研究成果,并在获取信息时善于“独辟蹊径”找到新的报道点,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第二,办刊思路的创新。医药类刊物只有紧随时代做出创新才能获得更大市场,比如可以依托数字技术开发新的业务,如开设刊物互动平台、建立医药知识更多链接等。
(三)具备与时俱进的科研意识
在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科研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形成除了要建立在知识积累与技能提升的基础上,还要对工作人员的科学精神进行培养。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一种敢于追求真理、不满足于现状的精神动力。医药类刊物容不得弄虚作假,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工作人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知识来甄别对错。另外,工作人员也要根据工作要求深入钻研医药领域的某一方面,从而能以更加专业的眼光审视医药类刊物。
(四)具备数字化编辑出版能力
在数字出版逐渐占据市场主导的大背景下,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也要向数字化靠拢,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足够的数字化编辑出版能力。掌握这一能力首先需要了解并能熟练运用相关数字技术,然后再结合具体工作将数字技术融入其中。随着时代发展,数字技术类型会进一步增多,发展水平也会不断提升,编辑出版人员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地通过学习提升自身能力。
三、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一)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需要始终面向市场,目的是保障出版内容获得市场认可,从而为提升经济效益奠定基础。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高校相关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充分结合市场需求,比如目前市场对中医研究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虽然与西医相比仍旧存在较大差距,但却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高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引入与中医相关的课程。另外,出版数字化是目前出版行业的最大市场行情,这要求高校课程设置中引入与此相关的内容,如“出版网站设计与管理课程”“网络出版物编辑课程”“数字出版及技术课程”等。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不仅是为了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人才,还是贯彻“市场主导”理念的重要途径,从而让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人员更加注重市场调查,而不是主观臆断。
(二)依托工作实践引导创新培养
实践是促进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编辑出版工作更加注重经验积累,比如在审稿过程中,如何根据受众群体特征调整“表述语境”需要一段时间的揣摩与练习。因此医药类杂志社不仅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还要培养他们积极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意识。依托工作实践引导创新培养极具“可行性”,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行业特征,才能使创新行为落到实处,从而通过最终结果检验创新行为的是否具有可行性。培养创新人才不只是追求一时的“新意”,而是要形成影响力更加深远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医药类出版编辑工作才会种下“创新”的种子,无论是出版内容还是办刊思路都能不断推陈出新。
(三)借鉴先进经验促进整体提升
在当今时代,应用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人才类型,这类人才最鲜明的特征是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应对多种工作要求。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表面看来并不复杂,但想要高质量完成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多种能力,仍以审稿为例,理顺语句、修改错别字等只是初级要求,如何提升刊物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才是工作人员的核心工作,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促进工作人员的整体提升,如扩展学术视野、深化专业知识等。因此,医药类杂志社需要对优秀的医学类出版物进行借鉴,另外,也要借鉴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紧贴时代发展强化数字能力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模式进一步增多,具体到医学类出版领域,出版物不再局限于文字,还加入了音频、视频等形式,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平台的支撑下,出版变现周期进一步缩短,比如一些杂志社建立了文献搜索平台,用户可以付费登录后获取所需文献;一些杂志社通过在线直播平台售卖出版物,不仅可以提升用户购买效率,还能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交流掌握更多的受众需求信息。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强化工作人员的数字能力,不仅要将当前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引入具体工作中,还要依托技术优势拓展新型业务。
四、结语
从目前情况看,医药类杂志社所采用的人才培养策略还存在很多瑕疵与不足,这要求后续研究中进行不断完善与弥补,从而为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更具特色提供支撑。随着时代发展,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还会不断呈现新的特征,因此关于人才培养的研究需要持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药类编辑出版工作与时俱进,为充分发挥自身应有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畅.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8.
[2]王丹.新时代图书出版编辑素养的培养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35):198.
[3]董玮.新形势下责任编辑把控印前关键环节提升图书编校质量的对策——以医药类科技图书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0(01):59-61+64.
[4]金晓明.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福建医药杂志》编辑出版工作介绍[J].福建医药杂志,2017(S1):140-141.
[5]刘辉.科技出版“走出去”的实践与思考——以“Advances in High-speed Rail Technology”系列高端科技图书为例[J].科技传播,2020(08).
[6]蒋焱兰.基于科技图书常见编辑问题的几点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8(07).
[7]杨博.医学编辑能力素养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报业,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