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基于M-K趋势检验的卓越行动计划期刊载文量与影响力关系研究

2021-06-16 来源:《科技与出版》
  【作 者】李楚威、丁佐奇:中国药科大学

  【摘 要】文章对“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和重点期刊载文量与影响力趋势进行评估。运用R语言“trend”包对期刊载文量与期刊影响力进行M-K趋势分析,使用SPSS软件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领军期刊与重点期刊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24种期刊中有22种影响力提升,但仅4种期刊载文量提升;4种载文量上升的期刊中3种影响力提升,1种影响力下降,其他19种载文量保持不变或减少的期刊影响力均提升,还有1种期刊载文量和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从影响力增长速度来看,领军期刊和重点期刊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重点期刊的影响因子增长速度更有潜力。全球科技期刊竞争激烈,对于领军期刊和重点期刊而言,学科排名提升的难度要高于影响因子提升的难度,不同排名区间的期刊上升空间不同。期刊载文量也是反映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议各期刊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在期刊载文量稳步上升的同时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期刊影响力;载文量;M-K趋势检验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协发布《关于下达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项目的通知》,入选项目共285项,包括22种领军期刊、29种重点期刊、199种梯队期刊、30种高起点新刊和5种集群化试点项目。影响因子和载文量是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单刊项目考核的两个重要指标之一。

  既往的研究往往从同领域期刊的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关系入手,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黄明睿[1]认为期刊质量和期刊的影响力受到载文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载文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李建忠[2]等学者认为高载文量期刊载文量与影响因子正相关,高影响因子期刊载文量与影响因子正相关,不同期刊载文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异质性。各学者因研究对象的时间因素、学科因素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果,迄今为止,对期刊载文量与期刊影响力的关系尚无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期刊载文量是反映期刊信息量和学术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提升影响因子一味压缩载文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为了收取版面费而不顾文章学术质量大幅增加载文量的做法同样是要杜绝的。

  本研究以领军期刊和重点期刊为研究对象,探究近十年来载文量与影响力的趋势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期为促进卓越计划期刊的长期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卓越计划中的22种领军期刊和29种重点期刊,相关数据来源于科睿唯安的年度期刊引文报告(JCR),截至2021年4月,JCR最新数据为2019年数据,研究指标包括期刊载文量、期刊平均影响因子百分位数(JIFP)以及学科集合影响因子(AIF)。由于统计方法限制(当样本量n≥8时,M-K趋势分析τ值近似正常,因此筛选在JCR上数据大于等于8年的期刊),筛选出满足统计条件的期刊共24种(领军期刊10种,重点期刊14种)。

  采用M-K趋势分析法对期刊载文量与期刊影响力的趋势进行比较研究,判断期刊载文量与影响力变化趋势的一致性情况,M-K趋势分析使用R语言“trend”包进行。此外使用SPSS软件中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领军期刊与重点期刊进行差异性研究。在期刊影响力评价方面,以往的研究多采用影响因子来计算,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涉及多学科领域,因此选取了两个由影响因子衍生出的归一化指标—比影响因子和平均影响因子百分位数,从不同维度对期刊影响力进行评价。

  1.1 M-K趋势分析

  Mann–Kendall(M–K)趋势分析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用来检验基于时间序列增加和减少趋势,无须对数据系列进行特定的分布检验;在本研究中用于评估期刊载文量和影响力是否存在单一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在M–K双侧趋势检验中,若|Z|≥1.64,则表示时间序列数据变化趋势具有置信水平为0.05的显著上升或下降趋势;当统计变量Z≥1.64时,呈上升趋势;Z≤-1.64时,呈下降趋势[3]。在Tenghao Zhang[4]的研究中,采取M-K趋势检验对FT50期刊的载文量和影响力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正或负的τ值(τ∈[-1,1])可以判断变化趋势显著性。

  1.2 比影响因子

  Tenghao Zhang[4]采用M-K趋势检验研究FT50期刊的载文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为消除其学科领域本身的影响因子上升趋势带来的影响,引入了比影响因子指标(IFR),其计算方法是将期刊的影响因子除以其所有研究期刊相应年份的平均影响因子。在本研究中,期刊影响因子同样普遍呈现上升趋势,考虑到FT50全部属于经济学领域期刊,而本研究中的样本涉及不同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水平差异大,因此对该指标作出相应调整,用期刊影响因子除以其学科领域内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若期刊涉及多学科则取均值,以此来消除不同学科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异。这里针对学科领域平均水平我们引入另一指标—学科集合影响因子(AIF)。学科集合影响因子是指某年某学科所有期刊在前两年被SCI收录的期刊中引用该期刊的次数与这两年该学科所有期刊发表的论文总数的比值,该指标可以反映出某一领域内的论文平均影响力情况[5]。

  1.3 平均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数(Average JIF Percentile)

  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数(JIF Percentile,JIFP)是将期刊影响因子排名转换为百分位数,计算方式为JIFP=(N-R+0.5)/N,其中N为本学科期刊数,R为影响因子按降序排序的排名位置。在计算JIFP时,添加0.5以消除。平均JIF百分位数可以反映期刊的排名,但不能反映期刊之间的相对差距[6]。一些期刊涉及多学科领域则取各学科领域JIFP均值,即平均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数(Average JIF Percentile)。

  2 结果与分析

  2.1 领军期刊发文量变化趋势


  表1为领军和重点期刊载文量变化趋势。以Z值降序排列,结果显示,10种领军期刊中,Z值最高的3种期刊载文量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Z值最低的3种期刊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另外4种期刊的载文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在重点期刊中,只有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载文量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5种期刊载文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余8种期刊无明显变化趋势。


表1  领军和重点期刊发文量变化趋势
 期刊内型 期刊名 Z τ
领军期刊 Insect Science 3.246 0.841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814 0.736
Nano Research 2.784 0.719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0.808 0.225
Petroleum Science 0.808 0.225
Molecular Plant 0 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0.361 -0.114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3.041 -0.778
Cell Research -3.066 -0.796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3.220 -0.822
重点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1.706 0.449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1.252 0.333
Neuroscience Bulletin 1.147 0.333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0.091 0.046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0 -0.036
Current Zoology -0.249 -0.109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0.912 -0.256
Chinese Physics C -1.347 -0.360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1.610 -0.422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1.887 -0.535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981 -0.556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147 -0.556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683 -0.689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3.220 -0.822
  注:粗体代表数据自2012年起,灰框代表自2011年起,其余数据全部为自2010年起,下同。

  总体来看,24种期刊中,4种期刊载文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8种期刊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余无明显变化趋势。领军期刊τ值为正的较多,重点期刊τ值为负的较多,领军期刊相较重点期刊而言规模扩张势头明显。

  2.2 期刊影响力变化趋势

  影响因子作为经典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一直沿用至今,但本研究中因为期刊涉及多学科领域,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影响因子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分别选用了JIFP和比影响因子两个指标,这两项指标全部基于影响因子,但可以减小因学科领域不同带来的影响因子数值上的差异。

  由表2可知,在领军期刊中,除Nano Research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与载文量上升幅度较大有关)、Chinese Medical Journal的JIFP指标持平、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的比影响因子指标持平外,其余期刊的两个影响力指标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在重点期刊中除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无显著变化趋势外,其余期刊的影响力指标全部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表2  领军和重点期刊影响力变化趋势
期刊内型 期刊名 JIFP 比影响因子
Z1 τ1 Z2 τ2
领军期刊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3.757 0.956 3.936 1.000
Molecular Plant 3.757 0.956 3.757 0.956
Cell Research 3.220 0.822 3.399 0.867
Petroleum Science 3.220 0.822 3.220 0.822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451 0.644 2.326 0.600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1.772 0.500 2.189 0.611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0.808 0.225 2.147 0.556
Insect Science 2.326 0.600 1.968 0.5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2.245 0.584 1.431 0.378
Nano Research -1.789 -0.467 -1.789 -0.467
重点期刊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3.220 0.822 3.936 1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3.578 0.911 3.757 0.956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3.578 0.911 3.757 0.956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3.757 0.956 3.757 0.956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3.220 0.822 3.578 0.911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3.024 0.833 3.441 0.944
Neuroscience Bulletin 3.232 0.889 3.441 0.944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326 0.6 3.041 0.778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306 0.648 3.024 0.833
Chinese Physics C 2.451 0.644 2.862 0.733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598 0.786 2.846 0.857
Current Zoology 2.846 0.857 2.351 0.714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2.598 0.786 2.351 0.714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0.537 -0.156 -0.179 -0.067

  2.3 领军期刊与重点期刊的差异性分析

  表3分别对领军期刊和重点期刊每年影响力指标均值及影响力增长速度指标进行差异性检验,这里增长速度指标分别基于比影响因子和影响因子百分位数,影响因子增长率=(当年影响因子/前一年影响因子-1)*100%,影响因子百分位数本身代表排名情况,因此以其相邻年份平均JIFP差值作为另一计量影响力增长速度指标。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且数据比对需要服从时间顺序,因此选取Wilcoxon符号秩检验,P≤0.05可以认为两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领军期刊影响力显著优于重点期刊,从影响力增长速度来看,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重点期刊的影响因子增长速度更有潜力。


表3  领军和重点期刊差异性检验
  比影响因子 JIFP 影响因子增长率 Δ(JIFP)
领军期刊均值 1.325 70.995 5.70% 2.864
重点期刊均值 0.712 52.445 10.88% 3.828
Z -2.803 -2.803 -1.599 -0.652
P 0.005 0.005 0.11 0.515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本研究纳入的24种期刊中,有3种期刊(12.5%)呈相同变化趋势,载文量和影响力同时上升,其中2种领军期刊、1种重点期刊;1种期刊载文量和影响力指标变化趋势都不明显;11种期刊(45.8%)载文量没有明显变化,但影响力呈显著上升趋势;9种期刊(37.5%)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1种为载文量上升而影响力下降,其余全部为载文量下降、影响力上升。另外,对比两种期刊影响力计量指标还发现,比影响因子与JIFP指标趋势检验结果一致,在23组影响力有明显变化趋势的期刊中,|τ2|≥|τ1|情况占比78.26%,可以看出比影响因子检验时趋势更显著。

  3 讨论

  由本文统计结果来看,重点期刊和领军期刊的载文量提升相对保守,本研究中,24种期刊有22种影响力提升,但仅4种期刊发文量提升;4种载文量上升的期刊3种影响力提升,1种下降,其他19种载文量保持不变或减少的期刊影响力均提升,还有1种期刊载文量和影响力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据此,对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出以下建议。

  3.1 选用多维度指标进行期刊评价,避免单一指标产生的局限性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期刊在国际影响力、主要引证指标、出版体系等方面呈现出尖兵引领、梯次跟进的态势[7]。目前,有研究[8]利用Dimensions平台,对22种领军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进行评价分析,其结果显示80%以上的卓越期刊载文量实现稳步上升,有6种期刊载文量上升的同时影响力也得到提升;但部分期刊由于载文量增幅较大,期刊内容质量没有跟上,导致影响力下降。就结果来看,与本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异。首先是在M-K趋势检验中存在没有显著变化趋势情况;其次,在具有显著变化趋势的情况下,载文量趋势判断一致,而对于影响力指标而言,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源自统计方法的差别,上述文献研究将起始年与目标年的评价指标进行比对,其结果可以直接显示不同时间指标差异变化,而本研究所采用的M-K趋势检验是基于对前后数值大小关系的比较来反映事物的发展趋势,无法反映各时间节点指标差异大小。此外,对期刊影响力的趋势判别中,选取评价指标不同也是造成差异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所采用的两个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属于同源指标,因此具有高度相关性,但是也可看出利用M-K趋势检验比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一般会较影响因子百分位数显著,即比影响因子相对JIF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中的样本普遍属于在同领域内领先水平,相对来说,排名提升的难度要高于影响因子的提升难度,小幅度的影响因子提升并不能带来排名的提升,也就造成了比影响因子灵敏度更高的情况。如果对于排名处在中位的期刊,不同排名期刊影响因子差异小,可能会显示出相反的情况,因此对期刊发展趋势的评价要采取多维度指标,避免单一指标产生的局限性。

  3.2 构建学科多元化的期刊发展体系,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由资助的金额可以看出领军期刊在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的重要性,但是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他期刊的基石作用。目前我国不仅缺乏国际顶尖期刊,也缺乏强刊,因此要将入选卓越计划期刊放在同等位置。既要着重打造一批国际顶尖强刊,也要认识到综合发展英文期刊的重要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3年)》提出了重点建设期刊与领军期刊应形成竞争态势,建立淘汰递补机制。同时,在领军期刊与重点期刊的差异性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排名相对靠后的期刊往往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要加强构建学科多元化的期刊发展体系,以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3.3 打造既强又大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以往研究表明,一流期刊除了重视论文的“质”,也非常重视论文的“量”,有质有量才一流。如果期刊发表的高端论文数量太少,虽然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以暂时取得很高值,但在国际范围内其综合影响力未必能得到学科同行的广泛认可[9]。目前部分期刊存在压缩载文量的现象,以期通过减少载文量来提高期刊影响因子,事实上大部分期刊采取此策略指标但并未提升影响因子[10]。载文量过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学科的科研信息交流,拖慢科技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11]。本研究发现《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Insect 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三种期刊在载文量、影响因子以及影响因子百分位排名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良好。有研究显示,卓越计划入选英文期刊层次特征清晰,但现有影响力指标表现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尚有距离[12]。本研究中领军期刊与重点期刊的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打造中国卓越科技期刊过程中,不同排名区间的期刊上升空间不同,期刊发展目标应该依据各自实际情况合理制定。

  4 结语

  对领军期刊和重点期刊的载文量和影响力的相关性研究,对于卓越计划期刊及未入选期刊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已入选期刊可以取长补短,向更高层次的资助期刊看齐;未入选期刊可参照各项评价指标不断努力。建议各期刊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发展目标,争取影响因子和载文量“双效”发展,在期刊载文量稳步上升的同时提升期刊的影响力,促进我国科技期刊早日跨入世界一流行列。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研究课题(YJH202101),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2020)。

  参考文献

  [1]黄明睿.载文量对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的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7):749-757.

  [2]李建忠,俞立平,张再杰.国内学术期刊载文量持续下降现象分析: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为例[J].情报杂志,2020,39(2):176-182,198.

  [3]张知非,倪红珍,陈根发,等.我国分区水压力变化趋势分析与差异化应对建议[J/OL].水利水电技术:1-14[2020-11-25]..

  [4]ZHANG T H.Will the increase in publication volumes“dilute”prestigious journals'impact factors?A trend analysis of the FT50 journals[J].Scientometrics,2021,126(1):863-869.

  [5]余以胜.JCR指标的学科计量与评价研究:以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6-80.

  [6]YU L P,YU H Q.Does the average JIF percentile make a difference?[J].Scientometrics,2016,109(3):1979-1987.

  [7]杨睿,王宝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期刊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9):1101-1109.

  [8]丁佐奇.基于Dimensions平台的卓越行动计划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J].中国出版,2020(20):3-8.

  [9]肖宏.论新时代科技期刊的质量要素与高质量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0):1153-1163.

  [10]丁佐奇,郝海平.高校一流期刊培育和“双一流”建设互融共生的相关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0):1254-1259.

  [11]崔建勋.合理设置期刊出版周期与载文量的理性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7):821-827.

  [12]杨保华,郑羽彤.“卓越行动计划”入选英文期刊的特征数据分析和发展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2):1528-1534.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