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学术期刊装帧设计浅探

2021-07-03 来源:《科技传播》
  【作 者】胡军、易佳洁、李庆来:陆军勤务学院

  【摘 要】装帧设计水平是学术期刊形式质量重要的评价标准,也是唤起读者阅读欲望的主要因素,通过美术编辑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围绕学术期刊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表现形式、发展趋势等3个方面探讨了装帧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办法,以期达到增进业内交流,促进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的作用。

  【关键词】学术期刊;装帧设计;质量;视觉;品牌

  质量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线。2020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期刊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和印制质量四项,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四项均合格的,其质量为合格;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其质量为不合格”[1]。

  可见,办好一本期刊除了重视内容、编校和印制质量以外,必须在形式质量上下功夫。学术期刊作为期刊的一种,有别于一般的大众化期刊,内容的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等特点要求形式上具备较高的标准,而形式质量主要体现在装帧设计水平上,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除了具有较高内涵还需要以科学的美学原理进行装帧设计,在视觉上产生冲击力、吸引力,唤起读者阅读的欲望,使期刊内在的学术水平和外在的表现形式相互促进,从而提升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

  1 学术期刊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把握思想舆论导向


  装帧是学术期刊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必须符合出版活动的规律,坚持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对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政治立场、道德观念和弘扬主旋律等问题,需要特别认真对待[2]。

  因此,在装帧设计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设计风格、版面配图、色彩搭配、字体字号等,把握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从形式上表明原则立场,在体现学术期刊学术性的同时展现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端庄高雅的表现形式。

  1.2 适应读者阅读习惯

  出版工作者应该在工作实践中坚持贯彻执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所以美术编辑在装帧设计过程中应该着力解决以人为本的问题,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调查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采取专业的技法引导阅读。例如,读者阅读期刊的习惯一般是从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内页,水平方向由左至右,垂直方向由上到下,这就要求刊头设计要视觉主体突出、信息量简约、注重刊名识别率。可将当期重点文章标题放置在封面醒目处,把重点栏目放置在刊首位置,版权页、目录及正文的编排要避免信息繁杂、元素凌乱重叠,图表的摆放要紧随对应文字方便查阅,封二、封三、封四上可策划设计一些封面栏目、新闻和刊登一些绘画、摄影作品,这样既能有效的表达主题,又能直观的传递信息,让读者一目了然,提升视觉效果。

  1.3 展现期刊个性特点

  期刊如果没有个性,等于没有生命,学术期刊亦是如此。一本学术期刊如果没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那就难以在读者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抓住期刊的主要特征,是寻求新颖表现形式的前提,在学术期刊装帧工作中,美术编辑应根据期刊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对象进行装帧设计,以独特的形式去表现内容的特性,用表现手法反映设计理念,不断吸取其他期刊的长处并学以致用,逐渐形成期刊自身的个性特征。另外,美术编辑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见解和风格、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对所编辑的期刊有较深的理解和准确的定位,把学术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运用装帧手法展现期刊的个性特点。

  2 学术期刊装帧设计的表现形式

  2.1 封面要抓住视觉


  封面是期刊的“脸面”,一般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精美的封面是无声的推销员,使读者在未阅读其内容时便能一见倾心[3]。

  第一,封一要符合学术性质。设计时既要按照国家标准标明刊头、出版年、卷号、期号或出版年、期号、主办者、出版者(必要时)、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及条码,也要体现期刊内容特点,展现艺术美感。针对期刊的个性设计刊头,通过规划字体的形态、字间的连接与结构,使字形美观,整体风格和谐统一,便于识别与推广。封一多用淡雅和浑厚的色彩及简单的线条,或采用渐变的底色配颗粒状暗纹作为衬底,表现学术期刊的严谨、庄重。

  第二,利用封面发挥学术期刊的视觉影响力。大多商业期刊和部分医药类学术期刊在封二、封三和封四上刊登广告,但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由于自身的学术性和非商业性不能刊登商业广告,往往采取刊登编委会名单、征稿启事甚至用空白页代替,这种设计在视觉上显得呆版、单调,为了增加学术期刊的可读性,可在封二、封三上开设一些封面栏目,刊登或展示本刊有关的专家学者相关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动态、新书导读甚至相关领域新闻报道,封四则刊登一些精彩的绘画、摄影作品或本刊相关介绍、版权页等,把封二、封三和封四作为一个展示、宣传的平台,增强刊物的视觉影响力。

  第三,书脊要方便查检。书脊起着联结封一和封四的作用,因此书脊的色彩和图案要和封一、封四相协调,既能把两者分开又能使其自然过渡[4]。学术期刊的书脊厚度大于5mm时,应排印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一般采取纵排,若书脊厚度小于5mm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印排上述信息时,可将其排印在封四上距订口不大于5mm的范围内,宜采用粗一些的字体,保持字距合理,颜色和底色有反差,在视觉上方便读者查检。

  2.2 版式要规范简洁

  版式作为学术期刊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所刊载内容进行编排的一种装帧形式,主要包括主体文字版式、标题版式、目次、图表等元素。在版式设计中要遵循规范、简洁的基本要求,将文章内容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效果。

  第一,主体文字版式。学术期刊的主体文字版式是对正文的排列形式、版心、分栏形式、字体、字号、字距以及文字转页的设计。学术期刊通常采用横排的形式,也有少量竖排;由于版面有限,版心一般左右居中略偏下,尽可能地占据版面,天头略大于地脚(一般比例为1.4:1),这样版面布局比较匀称;分栏形式一般不用通栏,多采用双栏和三栏;字体一般采用宋体,也有使用楷体和仿宋,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期刊正文页面上加了底纹,就不能使用仿宋、细圆这种较细的字体;字号选取应充分考虑读者阅读舒适度,期刊正文字号一般不宜小于五号字,行距选用标准行距,为字高的1/2;刊上的文字不可能每篇都恰好排成整数页,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空白,一般可将某篇或几篇文章末尾的掉版部分转至其他文章末尾留出的空白处,但文字转页是不得已而为之,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时也可采用缩行、减字或调整标题、图表的位置的手法来调整版面。

  第二,标题版式。学术期刊标题的版式主要体现在一级标题——文章篇名的安排上,此外还应该按照作者的意愿为每篇文章标明作者姓名和地址信息,而作者署名的位置,通常要与一级标题在一起形成一个“标题块”,应根据期刊性质、文章内容、版面大小、篇幅长短、标题字数和作品主体所占面积等为“标题块”设计合适的字体、字号、字距、占行、转行。如在题字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转行和改变字体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既解决了由于标题字数多造成的“撑满”版面情况,又可以使文章标题有所变化,达到新颖、醒目的效果。另外,在求变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与文章内容相协调,保持栏目文章标题的统一,这样才能达到既规范又艺术的效果。

  第三,目次。学术期刊的目次分为中文目次和英文目次,根据国家标准,一般包括栏目、文章名、作者名和文章的起始页码,地脚要标明期刊的基本参数等,编排需要注意层次感,可把主要栏目排在次要栏目前,同一栏目内的文章应按照在期刊中的顺序排列,这样利于读者方便、快捷地查找文章相关的信息。目次可以根据版面情况分栏或通栏排列,在选择题目字体时,应考虑期刊的性质,社会科学类期刊宜采用比较纤细的字体,突出文学的雅致,而自然科学类期刊可考虑采用较粗的字体,突出科学的严谨。

  第四,图表。在学术期刊中经常会看到图表,它们能客观、科学、量化地表达思路、成果、数据等信息,从而优化阅读效果。图表设计应力求规范、简洁,突出主题,紧随文走,为文章内容服务。具体表现为:图片应保持对比度一致,清晰无毛边,层次感强,设计版面位置时应简约、明了,多采用串文图和通栏图形式,可根据情况采用横排或卧排,图题和图注的设计要符合规范;学术期刊中的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排式为竖排或卧排,遇到因尺寸较大或内容较多在某个版面难以容纳的情况可以采用跨栏表、续表、折栏表或叠栏表形式,设计时应注意保持表格层次分明、隶属关系明晰,栏空和行空设置合理,线条粗细分明,数据、文字对齐排列。

  2.3 表面整饰要搭配合理

  期刊表面整饰设计是指对书心纸张选用、装帧工艺材料与整饰加工工艺的搭配选择,是期刊装帧设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编辑在进行表面整饰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学术期刊的内容与市场需求、工艺与材料属性、生产成本等3个因素。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刊物,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一般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和在校师生,由于自身严谨、大方、简练的特点,加之大多数学术期刊属于非商业性质,所以一般采用平装,书心用纸选用铜板纸或胶版纸,封面采用铜版纸印刷覆亚光膜或光膜,也有采用其他特种纸张,极少使用烫印或压痕等表面整饰加工工艺。美术编辑在装帧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学术期刊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合理搭配,使其内外协调,从而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3 学术期刊装帧设计的发展趋势

  3.1 开创多元化的设计风格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期刊装帧设计的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自由化。当代学术期刊装帧设计往往可通过简明的字体、图形、符号等形式,冲破民族、地域的限制,达到传达信息,互相交融,满足阅读需求的作用。美术编辑要适应发展趋势,在装帧设计中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手法,在点、线、面和色彩等设计上打破常规,使学术期刊版面呈现多元化发展。如多样化的分栏形式、变化的字体、恰到好处的留白及点睛的网纹、衬底,以达到良好的装帧效果,从而满足读者的视觉享受,激发阅读欲望。

  3.2 适应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一些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由季刊变为月刊、半月刊甚至旬刊,并不断增加版面。某些期刊社或编辑部由于编制和经费有限,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辑出版任务,往往采取聘用兼职美术编辑的方式完成装帧设计工作,在保证设计风格无变化的前提下,由多个兼职美术编辑相互配合完成期刊的装帧设计内容,然后通过网络发送文件至期刊社或编辑部,再拼版传送至印刷厂付印。这样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出版效率,也保证了期刊电子版本、网站、公众号的应用及后续合订本等风格的统一性,同时也实现了资源共享。

  3.3 打造良好的品牌效应

  品牌效应是出版物的制胜法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唯有靠自己的品牌形象取得读者的信任才可占有一席之地。学术期刊也不例外,它具有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品牌形象属于无形资产,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无形资产往往超越了有形资产,体现了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为期刊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装帧设计是期刊品牌效应的一部分,一本学术期刊在得到读者认知和认可后,装帧设计风格往往会作为品牌牢牢印在读者脑海中,这种风格是唯一的,不会轻易被替代。同时,建立期刊的品牌效应不是短暂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打磨学术期刊装帧设计的各种元素,使其形成自己风格,配合优质的稿源、特色的栏目、优良的印刷质量等条件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之转变为品牌。在办刊实践中应逐步把这种创立品牌的思路融入到办刊宗旨中去,并贯穿始终,从而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4 结语

  当前,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学术期刊装帧设计呈现多元化发展,这要求美术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从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吸取设计灵感,举一反三,用独特的设计风格创造崭新的视觉体验,引领期刊发展进程。学术期刊的特色就是产品的差别化,首先是期刊的美感度和形成文化积淀,使读者精神上得到满足,相信自己购买了一种需求和欲求[5];美术编辑还需要熟悉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数字技术,逐步完善自己设计的表现形式,创新设计理念,将装帧设计融入到读者的阅读体验中,融入到期刊组织、策划、编辑、出版、发行的各项工作中去,从而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此外,美术编辑还应秉承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读者习惯为导向的工匠精神,通过精美的装帧设计打造学术期刊品牌,为广大读者提供人性化、视觉化的学术期刊新形式。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EB/OL].http://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74416.shtml,2020-06-18/2021-03-20.

  [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5-16.

  [3]李文冰,蒋建斌.期刊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发展趋势[J].设计艺术研究,2015(3):56-59.

  [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中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52-153.

  [5]杨洪祥.经营期刊[M].广州:广东新世纪出版社,2003:186-197.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