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全媒体时代传统期刊社推进媒体融合的创新探索——以江西教育传媒集团为例

2021-07-03 来源:《采写编》
  【作 者】曾宪瑛: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

  【摘 要】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是一家传统期刊社。近年来,该集团在媒体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专职部门,明确职责定位;强化队伍保障,优化条件待遇,打造核心部门;强化机制保障,赋予协调职能,形成矩阵合力,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宣传期间,打造了全媒体时代的优秀典型案例。

  【关键词】传统期刊社;媒体融合;创新探索

  江西教育期刊社前身为江西教育工作社,创建于1950年4月,职责是编辑出版《江西教育》。《江西教育》是江西省教育厅机关刊物,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创办的第一种期刊。1959年,江西教育工作社更名为江西教育社;1999年,江西教育社更名为江西教育期刊社,并由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转为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2012年完成转企改制,2015年成立集团。

  江西教育传媒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是一家典型的传统教育期刊出版单位,也是江西省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期刊出版单位,以《江西教育》《教师博览》《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开心》《开心幼儿》《聪明泉》《科普天地》9种23版期刊的出版发行为核心业务,截至2020年底,营业收入4.21亿元,利润总额1.03亿元。

  作为一家传统的期刊社,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虽然近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该集团居安思危,紧跟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在狠抓期刊质量、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创新,作了有益的尝试。

  本文以江西教育传媒集团为例,探讨传统期刊社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推进媒体融合创新。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专职部门,明确职责定位

  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原来有汉光科技、人人科普、三友科技等3家从事信息化、新媒体工作的部门(子公司)。其中汉光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800万元,人人科普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400万元。

  为了高强度推进媒体融合,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集团于2019年底成立融媒体中心。

  融媒体中心的主要职能为:负责《江西教育》《江西教育年鉴》的内容策划及文稿编校审,承担江西教育传媒学习强国号、中国教育发布App、“江西教育”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的运维,负责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和全省教育工作的宣传报道、集团形象宣传与品牌建设、中国教育报刊社江西记者站以及新媒体的内容开发、编校数字化转型与开发、新产品研发等工作。

  二、强化队伍保障,优化条件待遇,打造核心部门

  选调高素质人才,组建强大队伍。将集团内部的优秀人才,集中到融媒体中心,保障了人才的质量;同时制订了14人的规划编制,保障了人才的数量。同时选调新媒体素质高的年轻人,确保了部门的发展活力和后劲。

  提高部门待遇,增加聚集引力。在薪酬改革顶层设计时,集团将融媒体中心的薪酬系数确定为第一层级、最高的薪酬待遇,充分体现了集团对融媒体中心工作的重视,也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给融媒体中心下达经济指标,保障其能一心一意做好教育宣传工作。

  优化办公条件,确保工作效果。为了保障移动办公的实现,集团一次性为融媒体中心配备了5台高性能笔记本电脑、1台高配置的影音编辑台式机。在即将竣工交付使用的“江西教育期刊出版基地”大楼,集团专门预留一整层,拟新建“中央厨房”。

  三、强化机制保障,赋予协调职能,形成矩阵合力

  (一)纸刊与新媒体平台互动,形成部门(中心)内部宣传合力。在办好《江西教育》的基础上,融媒体中心着力打造好《江西教育》微信公众号,在2020年初的疫情期间,春节放假期间就开始正常运转、满量推送,为疫情防控宣传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粉丝数翻倍增长。

  (二)建立集团内部协调机制,形成多刊物多平台的矩阵合力。集团有《江西教育》《教师博览》等9种期刊、8个微信公众号、两个网站,中国教育报刊社江西记者站也在集团,这些强大的宣传阵地,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从教育行政部门到普通教师,是江西省教育系统影响力最大的宣传媒介。集团将对外宣传的协调功能赋予融媒体中心,从而使面向不同读者对象的宣传阵地能同时启动,实现了宣传的全覆盖。

  (三)充分利用对外宣传平台,极大地提高媒体融合宣传效果。根据上级安排,将《中国教育发布》的江西端口由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负责管理,上传发布反映江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图文。2020年11月9日,“江西教育传媒”学习强国号正式上线,这是江西省教育系统和全国教育期刊界的首个学习强国号,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主管,由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负责运营,由融媒体中心承担后台运维。该强国号分“江西教育动态”“党建与思政”“赣鄱师魂”“媒体矩阵”等4个栏目,每天推送不少于5篇稿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由融媒体中心牵头推动的

  2020年疫情防控宣传的成功案例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充分利用中国教育报刊社江西记者站和集团的《江西教育》《教师博览》等9种期刊、8个微信公众号、两个网站等宣传阵地,创造性地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不断档的宣传,通过强大的宣传矩阵,引导全省教育系统、特别是广大师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亮点1: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中国教育报刊社江西记者站全面报道江西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累计在《中国教育报》上发稿58篇,在中国教育新闻网发稿百余条,在全国地方记者站中遥遥领先。融媒体中心组织专门人员撰写相关稿件,被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江西省融媒体中心多次选用。

  亮点2:把专题策划和重点策划结合起来。策划了系列专题,精心制作了《抗击疫情,我在江西承诺》H5、《我是江西小小防疫宣传员》H5,策划制作了公益歌曲《预见奇迹》,相关稿件和制作的视频被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江西省融媒体中心多次选用。

  亮点3:深挖刊物内涵,创新宣传策划。集团的所有微信公众号、网站宣传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断档。在春节期间全部正常运转、满量推送。《江西教育》微信公众号即时推出“疫情防控:江西省教育系统在行动”“线上教学”“党员、教师就是一面旗帜”等专题策划,全方位展现江西省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教师博览》《江教在线》等公众号和网站,充分利用云数据等技术,根据各刊的读者定位,精准进行有针对性的群体宣传。

  亮点4:多元融合传播,形成共鸣效应。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晓疫情防控怎么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和“共同战‘疫’”主题作文、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集团精心制作了《抗击疫情,我在江西承诺》H5。同时,在江西省教育厅、江西教育电视台等公众号推送,累计阅读人数25万+。主题策划《我是江西小小防疫宣传员》H5,邀请全省各地的中小学生,用绘画、信件、短视频、诗歌等方式宣传防疫知识;还策划制作了抗击疫情的动画片。

  亮点5:传媒效果显著,形成了规模效应。2020年2月6日,《预见奇迹》开始在江西省教育系统的宣传平台推出。2月7日,在新华社客户端推送,总浏览量20万+。2月13日,《预见奇迹》再次登陆“学习强国”江西平台,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抗击疫情,我在江西承诺》H5累计阅读人数25万+。

  同时,各大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和教育主流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对江西省教育系统在疫情防控中奋勇争先进行报道、转载、评论,弘扬正能量,在网络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得一致好评。集团抗击疫情的报道,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和新浪网刊发。

  当然,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在媒体融合之路上的探索,还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唯有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发展新蓝图为指引,紧跟媒体融合步伐,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努力做大、做强、做优,才能打造百年教育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1]江西教育传媒集团.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N].人民日报,2020,9(25):6.

  [2]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聚焦主责主业务求行稳致远[N].人民日报,2020,11(26):15.

  [3]曾宪瑛.江教传媒:全员投入全时响应助力打赢抗疫阻击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公众号.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