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出版融合时代传统图书编辑的职业困境与对策

2021-07-05 来源:《传媒论坛》
  【作 者】贾晖:山西教育出版社

  【摘 要】我国经济在不断地进步,科技也在快速发展。当前,传统出版业在时代的影响下,走进了新的阶段——融合发展时代。在行业转型的过程中,出版行业以及出版行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以往的工作习惯以及思维定式的影响,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直接影响了行业转型的结果。根据以上问题,本文对现阶段出版社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找出难点,并提出图书编辑人员解决困难的方法。

  【关键词】融合时代;图书编辑;困境;转型

  一、引言

  从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情形来看,近些年来,由于行业自身的发展没有紧随时代潮流前进的脚步,导致出版物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图书的需求,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困境。导致发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传统图书编辑没能跟随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依旧维持以往的、固有的工作思维,自身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而出版融合时代的来临对于传统图书编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颇为宝贵的转型良机,编辑人员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行改进与创新,增强应对、掌握、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的能力。传统图书编辑需要尽力在保持优秀传统观念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多元文化、新兴文化的创新,才能促使自身的个人价值乃至全行业的价值得到提高。

  二、出版融合发展的趋势

  出版不仅仅是文化事业,也是一种商业活动;同时,出版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持。技术的发展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这么说,出版行业的发展史亦是技术的进展史。

  从最原始的机械印刷到后期的激光电子照排,直至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印刷与复制,可以说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是技术的进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数字化的出现已风靡全球,对于各行各业的生存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出版行业同样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版行业的热议话题与研究重点就是“数字出版”,而数字新闻、电子书等数字出版产物应时而生,出版行业的边界被不断地扩大,传统媒体与传统出版深受新型媒体与新兴出版的影响与冲击。

  2015年,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将传统出版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也是出版社稳定思想阵脚的重要举措,履行文化职责的必要过程,是行业生存的重要条件。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出版融合发展从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传统出版行业必须积极做出相应的改变,将以纸质图书出版为主的业务形态与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开创出适应自身行业特点的“新出路”。传统出版行业亟须把握住时代所赋予的宝贵机遇,精准定位,利用新技术与新媒体的特性,在强化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在不断的“融合”中,提升行业价值。

  三、传统图书编辑的职业困境

  在出版融合的发展时代背景下,“立体化”成为了当下图书的一大特点。比如《我们的身体》《中国神话故事》等图书,正是通过书籍中精美的立体手绘图画,给读者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使故事更加清晰、读者更易理解;立体的效果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读者的故事参与度。在此发展状况下,假如图书编辑人员依旧将自己的工作只局限于书籍的组稿、编辑、整理等,那么出版行业的发展形势必会不容乐观。

  面对与时代发展“不匹配”的困境,传统图书编辑想要对此做出改变时,往往会发现自己所面临的行业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出版融合内涵宽泛、发展迅速

  相关研究人员将我国传统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知识服务阶段;数字化出版阶段;转型升级阶段;出版融合阶段。可供出版的热点愈来愈多,但热点的持续时间也是愈来愈短。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的出版类别不断地出现,电子书、有声读物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更新、“互联网+”的兴起……对于一直从事于传统图书出版工作的编辑来说,想要跟上这快速发展的节奏实属不易。传统图书编辑想要真正拥有新兴的出版技术、生产出新颖的文化产品是非常困难的。

  (二)原有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无法满足出版融合的要求

  传统图书编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图书内容的编辑,他们拥有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以及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他们主要以图书和与图书相关的电子材料等为工作对象。对图书进行生产以及提供相应服务已经成为了出版融合发展时代背景下的图书编辑的工作方式,而这与传统图书编辑的固有的工作内容却有所不同。出版融合需要做到数据化生产,对于生产过程要做到实时监控与调整,用户也会参与到生产的过程中,生产模式实现了重大的升级与改进。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图书的内容转变为视频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精神文明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出版融合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传统图书编辑要努力提升自我,学习并拥有使用数字传播技术的能力,能够合理策划文字、图片、视频等作品内容,同时加强自身对稿件的组织能力、对作品的审核能力等。出版的融合发展对编辑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传统图书编辑所面临的职业难题。

  (三)图书出版单位的支持力度不足

  当下很多的出版社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对自身进行行业转型,可是在对数字化出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却发现得到的效果并不佳,加上传统出版行业与新兴出版机构在数字化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上相比处于不利的位置,所以很多的出版社仍仅仅是处于“尝试转型”的阶段,并没有形成成熟的运作方式,经济效益不佳。这样的残酷现实也就导致很多出版社“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只敢继续保持旧有的出版方式,不愿意对数字出版进行投入,使数字业务处于“漂浮不定”的状态,也没有能力去引进专业的人才,并且不愿意对单位的编辑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更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与奖励措施去鼓励编辑人员进行工作的改进与创新。传统图书编辑需要负责图书策划、稿件审阅等工作,工作量大,加之所在出版社的管理层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指导与支持,在此状况下,传统图书编辑很难获得与新兴出版相关的知识与技术。

  四、传统图书编辑突破职业困境的对策

  (一)时不我待,充分认识职业发展转型的紧迫性


  自“数字出版”观念的提出,我国的数字出版发展迅速,获得了非常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虽然说在此过程中传统图书编辑有的参与了图书的生产,有的为数字化图书提供了文字编辑工作,有的在培训中接触过数字化技术等等,可是他们仍然难以摆脱以往工作所带来的安逸,仍然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即使在发展迅速的出版融合时期,传统出版依旧会占据一隅之地。这也正是传统图书编辑职业发展的一大认知障碍。

  虽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出版并不会消失,可是数字化出版对传统出版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融合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出版技术、出版方式等必将会不断变化与创新。出版行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者型编辑、专家型编辑,最需要的是复合型编辑。面对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编辑既要拥有专业的知识,也要具有与之相适配的其他专业知识;不仅要熟知出版的环节与流程,还要熟知市场管理、跨界合作等;同时也要熟练掌握与出版相关的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只有认识到“今时不同往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转化,适应出版行业的转型,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二)发挥优势,弥补短板,明确努力方向

  对于图书的出版,可以理解为编辑作品并复制作品然后将其出版的过程,也就是将作品以某种形式给呈现出来的过程。而以往的出版行业主要是以图书、报刊等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在出版融合时代,无论是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表现元素上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内容依旧是工作的中心。出版融合的发展主要依托的是互联网与数字信息化技术等,创建了“内容——技术”的发展结构,是一种以融合发展为中心理念的出版形式。所以说,内容与技术共同推进了融合出版行业的进步与成长。

  对内容进行筛选与鉴别、加工等是传统图书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在现阶段,出版融合发展则要求编辑除了拥有对内容进行鉴别、筛选等能力之外,还要对相关的互联网技术、数字信息化技术熟练掌握,这是由出版融合发展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在出版融合时期,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能力:第一,在内容选择与加工等方面继续发挥才能;第二,要进行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信息传播技术等的学习,弥补自己的短处,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只有改变自己的出版途径与出版方式,才能够打破行业发展的局限性,新时代的编辑要对自己的业务能力进行提升,顺应发展趋势,使自己变成复合型人才,这是所有传统图书编辑的目标与进步方向。

  (三)循序渐进,主动在纸质图书出版中应用新技术

  目前,虽说很多传统图书编辑已经意识到“形势逼人”,自身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但是巨大的工作量使编辑人员并没有较多可以利用的时间,即便挤出时间,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面对此种情形,编辑人员需要利用别的方法来提高自己,比如参与出版融合的编辑提优培训活动等,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学习交互性图书的生产方式。编辑人员还可以借助手机或者网络平台等,找到与即将出版图书相匹配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通过设置问题等形式,呈现出与纸质书籍不同的阅读效果。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编辑-用户”的交流功能,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书籍的阅读量,还可以了解到用户的阅读习惯等。这不仅保持了纸质图书的核心内容,还体现出出版融合的发展状态,编辑人员也更容易接受并掌握此种工作模式。

  所以,传统图书编辑应该从当前的工作任务出发,在图书的资源配置、表现方式、运营手段上进行改进与创新,这样不仅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还能够在实际的工作经验中掌握数字化出版技术。在不断地学习与改进中,必然会实现向新时代编辑的转变。

  五、结束语

  在现如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技术的进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挑战,图书出版行业同样如此。传统图书编辑人员不能沉溺在以往编辑工作所带来的舒适感中,要对行业的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在保持以往工作优势的前提下,进行数字化技术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内涵与工作能力,顺应出版融合的时代新要求,克服职业难题,转型为新时代的新型编辑。

  参考文献:

  [1]吴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理性思考:编辑是什么——2016年编辑学研究回顾[J].出版科学,2017,25(02):41-46.

  [2]王婷.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编辑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丛志军.浅析出版融合时代传统图书编辑的职业困境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4):174+176.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