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太空旅游》 一次“说走就走”的太空旅游

2021-07-0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张晓敏
  “如果脱离经济可行性,从2001年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进入国际空间站算起,太空旅游已经开始20年了。”在吴季先生的新书《太空旅游》(科学出版社)中,太空旅游成为全书的最大主题。这也是吴季继先前出版的《月球旅馆》《月球峰会》两部科幻作品之后,第三部围绕未来太空旅游主题的新书。

  按书中所言,“如果每年有数千甚至上万的游客不断地进入太空,那么就可以说太空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在人类宇航员进入太空60年的当下,出现了太空旅游的前奏,也开启了传统载人航天大项目和商业太空旅游并行的新阶段。

  太空旅游的目的,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载人航天本身,人类走出地球本身,即是意义。吴季将来自太空的启示,描述为第一次启示、第二次启示和第三次启示。受书中的启发,我则理解为:抵达即发现,对应第一次启示,宇航员进入太空,身心的感受与体验;边界之外的认知,对应第二次启示,宇航员在太空、在月球,反观和审视我们自己的星球;遥远的想象,对应第三次启示,在已有宇宙观测和地球反观基础上的、对未来和宇宙的新想象,如《三体》。但是,这都局限在“科学”和“认识”的层面。相对于人们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太空旅游也是旅游的形态之一,抵达与发现,现场与体验,身与心的愉悦,以及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旅游总有目的地,太空旅游也不例外。所谓风景和体验,有路途的风景、目的地风景,还有回望地球和遥望更远宇宙的风景。从技术视角和商业运行的阶段和规模,太空旅游目的地,旅行者可以选择近地轨道旅游、月球旅游(近期)和火星旅游(中远期)。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天地往返飞船、地球轨道空间站、地月往返飞船、月球轨道空间站、月面往返飞船等都是必要的、基本的太空交通工具。“降落到月面,亲身体验宇航员登月时的心情,体会只有地球1/6重力的奇妙感觉,回望独自在黑色的宇宙中旋转的蓝色地球,是月球旅游最吸引人的地方。”带你去月球,看地球圆缺,或许将成为彼时时尚的口号。而每一处月球旅店,或将成为彼时的太空旅游打卡地。

  站在载人空间飞行60年的历史瞬间,读《太空旅游》别有一番激动之心情。如果将之前60年的航天主题划分为传统航天为主,则之后的时代将开启“新航天”的主题。“新航天”的显著特征,是来自市场的需求,是基于航天基础设施和体系的优化运行,是扁平化管理的、将技术设计和经济成本一同考虑的优化设计。

  “太空旅游就是新航天”。太空旅游将是商业性质的,由旅游者的需求来定义太空旅游的增长和发展。太空旅游是成本可接受的,将不遗余力地寻求安全的重复使用。太空旅游是全面的安全保障,将形成类似于民航的舒适而安全的旅游服务,以及太空旅游保险等新业态。

  我们是幸运的,幸运地站在“载人空间飞行60年”的新开端。吴季进一步阐述,当务之急是“进一步降低天地往返的成本、月球资源就地利用、政府政策与法律支持、科普与教育”等。新航天的新时代,我们都有机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太空旅游。值得期待。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