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国家都将推动文化走出去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在图书海外推广上优劣势表现比较明显。相形之下,我国出版走出去方面有着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未来需在不断深耕外向型图书内容、加强高素质翻译队伍建设、强化海外出版机构支撑作用、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加强信息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工作、开展成效跟踪评估等方面持续发力,向出版强国迈进。
【关键词】欧洲图书;海外推广;出版走出去
我国出版业当前正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向出版强国迈进。其中,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是衡量出版强国的重要指标。除了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在国际出版界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些年来,英国、法国和德国图书销售稳居欧洲各国前三名,[1]其中海外销售更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剖析英国、法国和德国三国海外推广的主要做法及其优劣,从中可以引发对我国出版走出去的一些思考。
一、英法德三国图书海外推广基本情况
近年来,英法德三国图书市场销售表现不一。自2017年之后,英国和法国图书销售总额与图书出口额都呈下降趋势,但两国的情况不尽相同。由于“脱欧”,致使英镑贬值、资源成本上升、海外员工流失,对英国出版业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与之相伴,英国图书的销售额也随之下降。而近些年来法国经济一直处于下行态势,出版业概莫能外受到一定冲击。德国的情况与英法两国有所不同,2016—2019年图书销售总额上下起伏,表现不是很稳定,但图书出口额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源于2015年亚马逊在捷克布拉格附近开设物流中心,专门为德国市场提供服务,大大方便了德国图书的出口。
图书销售总额由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两部分构成。除图书出口额外,一个国家图书海外推广的程度通常可以用图书出口额与图书销售总额占比来衡量。2016—2019年,英国年均图书销售总额为37.95亿美元,年均图书出口额17.03亿美元,年均图书出口额与年均图书销售总额占比为44.88%。即2016—2019年英国年均图书销售总额中的44.88%为海外收益,位列第一。其后依次为法国、德国,分别为26.27%和16.27%(见表1)。
表1 2016—2019年英法德三国年均图书销售总额、
年均图书出口额以及占比情况统计[2]
金额 | 年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销售总额(亿美元) | 2016 | 36.50 | 28.50 | 93.20 |
2017 | 41.89 | 30.69 | 104.00 | |
2018 | 37.92 | 28.87 | 99.18 | |
2019 | 35.50 | 28.10 | 103.10 | |
年均值(亿美元) | 37.95 | 29.04 | 99.87 | |
出口额(亿美元) | 2016 | 16.77 | 7.53 | 15.17 |
2017 | 18.26 | 7.96 | 16.2 | |
2018 | 16.65 | 7.6 | 16.52 | |
2019 | 16.45 | 7.41 | 17.1 | |
年均值(亿美元) | 17.03 | 7.63 | 16.25 | |
年均占比(%) | 44.88 | 26.27 | 16.27 |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把推动本国文化走出去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英法德三国更是如此。英国凭借其语言优势,在2016—2019年间其年均图书出口额占比年均图书销售总额高达44.88%。面对英美的强势冲击,法国则认为图书不同于一般商品,具有特殊属性,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来选择,必须由政府监管。为此,对图书出版业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大力支持本国图书海外销售。与法国的情形相似,在抵御外来文化侵入的同时,德国也力图推动本国图书的对外发展。
二、英法德三国主要做法及优劣分析
尽管英法德三国推动图书出口的做法各有不同,但无外乎以下三个方面,且优劣表现也比较明显。
一是政府间接主导。英国国际发展部领导的文化委员会是政府出资建立的一个半官方机构,每年政府都会通过拨款,以资助其开展海外推广活动。文化委员会内设的图书推广部通过制定政策、开展活动、提供资助等,把英国图书源源不断地推向国外,以展示英国国家形象,提高英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英国贸易工业部对英国出版业也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专项拨款给英国出版商协会,为英国出版商参加国际书展等提供展位、旅费等方面的补助。法国文化和交流部内设的图书与阅览司和法国出版联合会共同出资组建法国图书出口社,具体实施法国图书的对外输出工作。通过设立担保基金、文化基金银行、提供贷款优惠等,法国的外交部、海外合作部、科技部、外贸部等都参与到对外推广法国图书工作之中。在德国,不论企业大小、行业所属及其所在地,只要是涉及德国的图书,均可获得联邦政府扶持,申请参加国际展会。除了联邦政府组织出国参展,各个州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扶持本州的出版企业,尤其是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型出版企业赴海外参展,由德国联邦经济与劳动部经过招标确定企业具体负责。英法德三国这样做的优势在于政府间接管理,减少政府的工作量,节省了人员成本;劣势在于工作效率不高,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对项目实施有效监管。
二是中介主体负责。在英国出版商协会和英国书商协会是英国出版界最具影响的两大协会,英国几乎所有的书商,包括连锁书店和小型家庭式书店都是其会员。英国出版商协会和英国书商协会还承担着政府赋予的部分管理职能,包括为英国出版企业占据海外市场创造商机。为了使会员企业了解对象国或地区的海外市场情况,英国出版商协会下设欧洲工作组、东亚工作组、拉美工作组等,专门分析其行业及市场情况。英国书商协会定期还为会员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帮助会员了解国外市场动态,助力会员企业推广图书。法国文化和交流部图书与阅览司通过国家出版中心对图书出版企业进行资助。法国政府还设有图书文化基金会,对图书出口运输、参加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图书合作出版以及法国著作翻译费等予以资助。除设立官方性质的专职管理部门外,一些法国行业协会因政府授权而可以行使政府的部分职能。这些行业协会也是通过提供有关国内外出版行业动态,帮助会员企业掌握最新信息。法国出版业国际署和全国出版联合会都是著名的行业协会,它们定期举办巴黎书展,组织出版商参加国际书展等,不断扩大法国图书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德国出版发行业唯一的行业组织,布尔森协会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德国现行的绝大多数贸易政策,包括图书政策、行业规范等都是由其制定,经政府批准后成为行业必须遵守的重要法规。英法德三国不直接面对每个企业,而是通过出资成立中介组织或是交由行业协会负责,其优势在于节省政府成本;但相对而言这些支持显得分散、零碎,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三是项目运作实施。在赞助形式上,英国政府主要采用项目资助方式。申请人可根据项目类型,按照国家政策申报。经行业协会核准后,将获得英国政府计划之内的财政拨款。同时,针对一些具体的出版项目,企业可自行申请专项基金,核准后允许吸纳社会资本,共同推动出版业的发展。在德国,政府对图书出口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推动出版企业海外参展方面。具体做法是对参展的德国出版企业提供补贴。可以看出,英法德三国对国际书展十分重视,往往通过提供参展摊位补助和旅费补助等鼓励本国出版企业积极参加。但这些补助往往缺乏总体组织,使得参展数量和规模都有限。
三、对我国出版走出去的思考
英法德三国的主要做法引人思考。相形之下,我国出版走出去方面有着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成功做法,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气魄。“十三五”以来,我国图书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重要进展。图书出口额从2016年的0.62亿美元升至2019年的0.68亿美元,增长近10%。这其中,一批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准、传承中华文明、反映时代风貌的图书源源不断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一批外向型骨干出版企业参与到国际资本运营和国际市场竞争之中;集国际主流书店、海外书店和网上书店为一体的全球网络销售渠道进一步优化,中华文化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出版强国建设中,我国需立足当前,不断发挥优势,继续加快出版走出去步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具体而言,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深耕外向型图书内容。近些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出版界深入研究国外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需求,运用能够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语言、手法、方式,专门设计外向型出版产品,?宣介加强合作,彰显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
二是加强高素质翻译队伍建设。近些年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翻译队伍建设,取得一些不错的效果。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人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奖,受到国外读者欢迎,其身后翻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著名的汉学家,不仅对中外语言文字运用熟练,而且对中外文化也烂熟于心,所译出的图书可以说是作品的再创作。通过面向世界选拔一些高素质的翻译人才,发挥各国汉学家、来华留学生、长期在华生活工作知华友华人士的作用,还依托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智库等,培养一批德才兼备高素质的翻译队伍,为我国出版走出去铺平了道路。
三是强化海外出版机构的支撑作用。截至2020年5月底,累计有500多家出版企业相继在境外建立各种分支机构,[3]参与程度日益加深。其中大多运作良好,并购海外出版社、入股优势出版项目、开展合作出版等,推出不少介绍中国的好书,经营方面实现了盈利,为我国出版走出去发挥“桥头堡”“中转站”作用。
四是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图书走出去工作。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出版走出去的热情很高。特别是国家相关部门向时代华语等民营企业发放了对外出版资质,极大地激发了这些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他们所参与制作的图书,有些在海外产生良好的反响,初步形成了国有、民营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走出去的新格局。
五是进一步加强信息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工作,为出版走出去提供咨询服务。可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建立一些有关国内外出版方面的信息库,并不断加以完善,定期发布有关信息,可以为出版走出去提供指南,为政府宏观决策、出版企业提供咨询与服务。
六是开展出版走出去成效的跟踪评估。目前,我国一些智库组织就图书内容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主流渠道进入情况、主要受众口碑等进行了一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调整出版走出去的规划设计,为走出去的出版项目、出版工程、出版企业发挥出效果提供了智力支持,未来可以开展更多方位和层级的评估和智力支持工作。
注释:
[1]范军.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19版)[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4
[2]数据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2018—202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2016—2019年英国出版商协会《英国出版业数据年报》、2016—2019年法国出版商协会《法国出版业国内及国际数据年度报告》、2016—2019年德国书商与出版商协会《图书与图书贸易数据》)等整理。
[3]范军.“十三五”时期我国出版走出去发展报告[J].中国出版,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