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药学类教材图书的编辑加工分析

2021-07-11 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作 者】赵敏: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谭大维: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摘 要】教材是出版社品牌力的重要表征,高质量教材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编辑加工是教材出版工作的核心环节。药学类教材专业性强、覆盖知识面广,应结合的法规标准数量多、更新快,采用的专业术语、化学结构式、公式及图表数据多,这些特点都决定了药学类教材的编辑加工难度大,需要编辑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药学类教材编辑加工过程中常遇到层级标题逻辑问题、政治性问题、药材药品名称的学术规范化、图表和公式、上下标、正斜体以及字母、数字的规范使用等复杂情况,文章对以上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提示重视加工记录是提升编辑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药学;教材;编辑加工

  0 引言

  编辑加工系编辑从业者综合运用学科专业知识、编辑学、逻辑学等知识以及与出版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等对经审核通过的稿件,进行检查、修饰和整理的工作,是对稿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心雕琢使其完美的过程[1]。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和知识载体,是教育进行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虽然融合各种新技术的新形式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涌现,但是纸质教材的呈现形式仍然不能被取代,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本优秀的教材,除了在策划组稿、遴选优秀主编阶段控制好稿件质量,做好编辑的审读加工工作也能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2]。一个编辑如果不会编辑加工,就不可能做好最起码的本职工作。教材质量是教材品牌的核心,高质量教材是一个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一名教材编辑必须坚持与追求的目标。

  1 药学类教材的特点

  药学类教材主要包括中药学类教材、西药类教材及化学、数学类教材。中药学类专业教材常涉及药材中文名、拉丁名和英文名的学术规范,及其药用部位、药材来源和药材计量单位的准确性。西药类教材会涉及药品通用名与俗名、商品名的混淆使用,以及适应证、使用方法中剂量的准确性。而化学、数学类书稿中又涉及大量的结构式、公式及图表的使用。药学类教材专业性强、覆盖知识面广,应结合的法规标准数量多、更新快,采用的专业术语、化学结构式、公式及图表数据多,这些特点都决定了药学类教材的编辑加工难度大,需要编辑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2 药学类教材编辑加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2.1 政治性问题


  药学类教材属于专业的科技类图书,可能有些编辑认为药学类教材不会存在政治性问题,因此忽视稿件中的政治性问题以及敏感的字词,从而导致严重的错误,给出版社带来不小麻烦。事实上,药学类教材稿件中的政治性问题通常会在文字、插图和表格中出现。例如,“某调节血脂药已在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台湾等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把台湾和其他国家并列,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违反了《出版管理条例》。若将这种教材付梓出版,则会造成严重的政治错误。编辑在加工时,应将其修改为“某调节血脂药已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省得到广泛使用……”。此外,在中药学类教材中,中国药材资源产地分布图常涉及领土疆域问题,凡带有国界的地图均应参考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最新版本,不可落下钓鱼岛与南海诸岛。实在不确定的,宁可将分布图删去(可用语言描述主要分布区域)也不可出现疆域问题的政治性错误。

  2.2 层级标题常见逻辑问题

  书稿的层级标题是指除书名外的各个级别标题。层级应逻辑清晰,标题应精炼、科学,能够准确地概括论述主要内容。编辑加工的初始阶段是宏观加工阶段,包括通读全稿、查阅资料、确定加工重点等。通读全稿,即大体上将全稿浏览一遍,从宏观上了解该稿的主题是否突出、层级是否清楚,从而确定加工重点,避免逻辑混乱、体例不一、前后矛盾等问题。层级标题常见的逻辑问题有不同级层次标题重复、相邻两级层次标题在信息量上不对等、同级层次标题表达不同层次内容、上下级层次标题逻辑关系不匹配、同级层次标题在结构上失衡等[3]。以上问题通常可以通过通读全稿、联系上下文推理便可发现并解决。严格控制加工一本稿件的时间,也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2.3 药材、药品名称的学术规范化

  2.3.1 中药名称的学术规范化


  中药“道地药材”体现其道地性,中医药类教材中常出现不准确的用法,比如“怀牛膝”“怀山药”常被用作“淮牛膝”“淮山药”,由于怀牛膝、怀山药是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的牛膝、山药,“怀牛膝”“怀山药”的用法更加规范。稿件中常见中药名、植物名、药材名、商品名及别名混用的现象。如人参,别名园参、山参,现代将人工培育的称为“园参”,野生品种称为“山参”;稿件中关于人参的名称常常使用错误的别名:园参、山参。又如,三七别名田七、滇七;西红花别名藏红花、番红花;党参别名黄参、台参等。中药名称纷繁复杂,使用不规范的名称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错误,因此要养成使用规范、标准名称的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和饮片的品种,均有标准的中药材拉丁名。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学》教材主要使用中药拉丁名,强调药用部位[4],如FoliumLycii指枸杞叶,FructusLycii指枸杞子,入药部位分别是叶和果实,而在《药用植物学》教材中,主要使用植物拉丁名,如强调部位,可在植物拉丁名后加该部位的英文,如果实(fruit)、叶(leaves)、花(flower)等。

  2.3.2 药品名称的学术规范化

  药学类教材中常见的西药名称有3种:通用名、别名和商品名。药品通用名,即国际非专有名称,指全世界都可以使用的名称。我国出版物中的药品通用名指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hina approved drug names,CADN)由药典委员会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组织制定并报卫生部备案的药品法定名称,是同一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在中国境内的通用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商品名是药品生产厂商自己确定,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产品名称,具有专有性质,不得仿用。在一个通用名下,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可有多个商品名称。在科技图书,尤其是教材类图书中,为避免广告嫌疑,所有药品名称均应使用中国药品通用名。书稿中经常会出现通用名、俗名和商品名混用的现象,如,头孢哌酮钠是通用名,先抗是其商品名,先锋必、头孢氧派唑是其别名,稿件中一定要使用药品通用名称。遇到不清楚的药品名称时,可以通过《药品通用名手册》《全医药大辞典》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等权威的出版物或网站查询。

  2.4 专有名称和名词术语

  2.4.1 专有名称


  人名、地名、机构名称及物质名称等都属于专有名称,很多是由外文音译而来。应注意在编辑加工中遵照相关编辑规范和行业用法,并确保全书统一[5]。例如,傅里叶与傅立叶、阿伏伽德罗常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等,编辑加工时应分别统一为行业内更常用的傅里叶、阿伏伽德罗常数和帕金森病。又如,FDA的规范中文名称应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DC的规范中文名称应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等。

  2.4.2 名词术语

  一本教材稿件中的科学术语应根据行业与国家标准、权威词典等工具书来统一规范,专业名词可遵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的规范来统一。药学类教材中常见的名词术语错误分为如下两类:非专业词汇的错误,如黏附-黏附(后者为错字,下同)、图像-图象、硫黄-硫磺、碘蒸气-碘蒸汽、概率-几率等;医药专业词汇差错,如脉搏-脉博(后者为错误字词,下同)、末梢-末稍、期前收缩-早搏、咽喉-咽?、囟门-囱门、阑尾-兰尾等。编辑对于这些字词必须严加注意,坚决予以纠正,避免混乱。有些编辑可能会用“统改”,但是有些情况就不适合一键“统改”,比如:“病人”不可一键统改为“患者”,可能会出现将“糖尿病人”改为“糖尿患者”、将“糖尿病人胰岛素……”改为“糖尿患者胰岛素……”的错误;不可将“氯仿”一键统改为“三氯甲烷”,会出现“三氯甲烷,俗称氯仿……”改为“三氯甲烷,俗称三氯甲烷……”的错误等。

  2.5 图、表和化学结构式、公式

  药学类教材书稿中会涉及大量图片、表格与化学结构式、公式的问题。图片、表格能够更加直观与清晰地呈现冗余文字内容,化学结构式、公式是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教材中常出现的,也是编辑加工中比较头痛的问题。

  2.5.1 图、表

  图表内容同文字加工一样,必须符合政治性、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等原则,也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有前人总结了图表编辑加工的口诀,即“图(表)素完整,先文后图(表),图(表)文一致”[6]。图(表)素完整,即图(表)、图(表)号、图(表)题、图(表)注(必要时可有)要完整,编辑加工时常见到有图(表)而无图(表)号、图(表)题的情况。先文后图(表),即插图(表)的图(表)号应先在文中引出,后续跟图(表)。图(表)号要连续,不可重复或丢漏。图(表)文一致,即图表所表达的内容要与正文内容一致。例如,正文中提到的是a点,图中却标着b点,使学生无法通过教材中的提示在图中找到对应的点,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其次还应注意图片清晰度达到出版要求,通常要求图片清晰度不小于600dpi(每英寸所打印的点数,1英寸=2.54cm)。

  2.5.2 化学结构式与公式

  药学类教材,尤其是基础学科的教材会出现大量的结构式与公式。化学结构式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化学键号与数学符号的混用,如单键、双键、三键不可错用为数学符号中的减号、等号和全等号;化学式中的分支键错用为大于号、小于号。编辑要熟悉化学元素的价键数,如C(碳)原子是4价、N(氮)原子是3价,从而判断结构式的正误。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要注意等号两端原子数是否配平、电荷数是否相等。公式形式复杂,有时需要编辑进行公式的推导、核对计算结果,检验其准确性[7]。对于公式,编辑加工时要注意各种符号写法正确、规范,首次出现的变量要进行解释,且确保全书格式一致。公式编号方式与插图、表格一致,引用方式为“见式(1-1)或(1.1)”,括号不能遗漏。

  2.6 正斜体和上下标

  药学类教材书稿的编辑加工过程中,处理物理量的上下标和正斜体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正体字母通常用于一切有明确定义或专有所指的符号、代号,如计量单位(m、s、L)、运算符号(∑、∏)、函数符号(log、sin、cos)和物理量符号(X射线、β射线)等。斜体字母通常用于表示量的符号以及其他需要与正体区分的情况,如表示变量的物理量[F(力)、U(电压)、W(功)]、坐标轴(x轴、y轴、z轴)、坐标原点(O点),以及化学中表示位置和旋光性的符号[p-(对位)、d-(右旋)]等。

  上下标也有正斜体区分,表示物理量符号的下标用斜体印刷,其他下标用正体,但要注意特殊情况会有下标是正斜体混合,如Cp,m(摩尔定压热容)。在编辑加工过程中,一定要熟悉正斜体和上下标的相关标准规范,同时要注意全书统一的情况下用法一致。

  2.7 希腊字母、英文字母和数字的规范使用

  希腊字母是希腊语所用的字母,也广泛使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药学类教材的稿件中,常出现希腊字母与英文字母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如“α(β)受体”常被写作“a(b)受体”。英文字母大小写代表不同含义,如“细胞色素C”中:用于药物时,“C”为英文字母大写;用于生物或分子生物学代谢过程时,用英文小写(如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a)。正确、规范地使用希腊字母、英文字母,需要编辑平时不断地积累与学习。《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2011)标准规定了出版物上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用法,适用于各类出版物(文艺类出版物和重排古籍除外)。编辑加工过程中遇到数字用法的问题可以查阅此标准。

  3 重视加工记录工作

  做好加工记录是提升编辑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1]。做好加工记录犹如记下科学实验中的数据,而整理加工记录犹如对科学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整理与总结。做好编辑加工记录有助于对出版标准和规范的全面、牢固掌握,有助于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编辑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反思和改进。编辑通过长期的记录与积累,正确系统的总结必然会促使编辑在各个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

  “独坐凭窗自校雠,鲁鱼纵误倩谁谋?不知炎暑何去处,凉到罗衣觉早秋。”这种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是很值得称道的,编辑加工时就需要这种精神。

  参考文献

  [1]张红霞,贾丽红,刘笑达,等.做好加工记录是提升编辑业务能力的一个捷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11):118-120.

  [2]张京.浅析科技图书编辑加工的原则与方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9(5):186.

  [3]刘玉静.书稿编辑加工中层次标题常见逻辑问题分析[J].科技传播,2020(2):164-165.

  [4]周晓薇,唐樑,王兵.中医药类学术论文编辑加工中的常见问题解析[J].天津科技,2019(4):84-87.

  [5]宋亚卿,姜山.浅谈科技类图书编辑加工中的易错点[J].新闻研究导刊,2020(5):188-189.

  [6]和庆娣.科技图书中插图的编辑加工实用方法初探[J].传播与版权,2018(12):34-38.

  [7]王倩倩.融媒体时代数字出版专业培养方案探析[J].文教资料,2018(3):153-15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