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关于统计教材编辑出版工作的若干思考

2021-07-12 来源:《中国统计》
  【作者】罗浩:中国统计出版社

  统计教材建设是统计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工程,是统计教育的重要载体,起着传授统计知识、培育统计理念、建立统计思维、指导统计实践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实现统计现代化,首先要建设现代化的统计人才队伍,统计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至关重要,正如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毛有丰强调的那样:教材之于教育,如行水之舟楫。

  “十四五”时期,我国统计教材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高质量出版统计教材意义十分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统计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必须做好相应规划,扎实推动。本文结合统计现代化改革和统计教材出版工作实际,对做好“十四五”时期统计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提出浅显认识。

  加强统计教材编辑出版工作顶层设计,分层次着力打造全系列、成体系的统计教材优秀品牌。毛有丰主任在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制定“十四五”直至2035年全国统计教材建设规划,要面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中小学普及,按照核心课程教材、精品课程教材和重点课程教材,分层次着力打造全系列、成体系的统计教材优秀品牌。因此,要针对高等教育统计教材尚未形成全体系建设、在统计学科某些核心课程的教材有缺失或者不成体系的问题,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编写,形成全系列、成体系的高等教育统计教材。统计教材主要是面向高等教育,针对当下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方面缺少设计的短板,要与职业教育专家深入探讨,启动职业教育统计教材规划工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作战的模式,实现与统计相关行业的无缝对接,打造一批适合职业教育、实用性强的统计教材。

  倾力服务创新战略,匠心打磨统计基础研究教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将“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诸多的创新都离不开统计学。例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许多技术都是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之上。人工智能经历过的几次阶段性大发展,都得益于基础理论的突破。近几年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深度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算法理论的突破。但是不少统计专家都认为,目前的统计基础理论已远远不能满足人工智能发展的需要,必须从统计基础教材着手,在结构和体系上有所改变,才能满足人工智能学习的需要。基于此,欧美国家的基础统计教材和统计方法应用专著已经在进行巨大改变。我国也要及时适应这种改变,一方面把世界最先进最前沿的基础统计教材和统计方法专著引进来,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国内优秀统计专家发挥自身优势,在最新领域做统计基础研究,创新基础统计教材的体系和架构,写出满足人工智能发展的精品统计教材,让更多的从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研发人员打下很好的统计理论基础,带动基础理论的突破,进而在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上不断创新。因此,要不断深入基层统计教学和前沿统计研究做调研,广泛征求统计专家建议,确定适应统计学变革的统计教材体系框架,做好顶层设计。根据新的统计教材体系框架梳理现有统计教材,将经典教材与时俱进地审查、修订、更新,查缺补漏,然后组织编写体系中空白的内容,尤其是统计基础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逐步完善规划教材体系,打造全系列、成体系的统计规划教材。

  积极探索组织编写与统计实践紧密联系的统计学科教材。统计教材涵盖多学科、多领域,包括经济与社会统计、生物医学统计、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等等。“十四五”时期,要积极探索组织编写与统计实践紧密联系的统计学科教材,把教材编写重点放在能解决以上学科实际问题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更好地服务前沿顶端科技创新的需要。

  鼓励高水平的统计学术专著出版。高质量的统计学术专著,对于统计教材高质量出版具有引领作用。“十四五”时期,要严把学术专著出版质量关,不求多而求精,争取出版一些做出大量研究工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高质量统计学术专著,特别是要出版一些能够加快统计应用转化、对现代化建设事业有应用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

  精心打造多样化的统计普及读物。打造统计科普读物应成为“十四五”时期统计教材出版的一项重要任务。任何一个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众的参与,统计学科亦是如此。让统计知识扎根大众,统计专业才可能更快地向前发展。当前统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希望认识统计、了解统计,这是统计科普教材的最大基础。事实上,统计科普“跨界”融合,会带来更大的活力,产生更大的影响。一些非统计专业但是对统计非常有见地的专家学者,以他们的视角创作统计科普读物,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涂子沛是计算机数据库专家,但是他却把计算机、数据库结合统计分析,写出中国大数据领域第一本专著,引领了全社会对大数据战略、数据治国和开放数据的讨论。这样的“跨界”统计出版物值得尝试。从出版物的传播形式看,统计科普读物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与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互动,保持公众对统计科普读物的热度和关注度。

  努力推动国内外优秀统计教材的版权引进和输出工作。“十四五”时期,应加大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一方面,可以把已经出版的、经受过检验、受到广大读者肯定的我国优秀统计教材推出国门,介绍给外国读者,展示我国统计教材建设成果;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最新最前沿的优秀统计教材,同时组织国内外统计知名专家教授进行推荐,引进国外更先进的统计基础教材和统计学术专著,尽快改进统计学教学内容,促进统计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某些基础统计课程,选择不同体系、不同风格和不同层次的国外优秀教材,以弥补我国统计教材的不足,对于部分教学和科研需求量较大的教材还可考虑用翻译的方式引进。

  全方位探索数字化统计教材。统计教材数字化是未来发展趋势,也必将成为出版主流形式。“十四五”时期,须着力推进统计教育教材融媒体发展,实现统计规划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包括统计教材及其配套产品的电子化(电子课件和习题等),互动式统计教材(数据式教材和试验等)、多媒体统计教材(视频、音频、动画等)。

  总之,在“十四五”期间,统计教材编辑出版工作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现实问题、基础问题和长远问题,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统计事业新特点,提早谋划、提前布局。本着植根统计、服务统计的理念,充分发挥统计专业出版社的“专、精、特、深”的特点,集中人力物力等优势资源,支持统计教材发展,出版更多的适应国家培养新时代人才要求、适应新时代统计事业发展要求、适应国家大数据战略部署、适应数据科学和互联网发展所必须的优秀统计教材,力争将中国统计出版社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统计教材出版基地,成为出版界最具权威性的“统计学出版中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