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浅谈传统少儿杂志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困惑与探索2015-06-30 来源:上海市期刊协会
面对汹涌的数字化浪潮,身为传统少儿杂志编辑的我们一直在思索:在数字化大潮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一本传统的少儿杂志要经历怎样的挣扎才能完成数字化转型的蜕变?带着疑问和困惑,去年,笔者有幸参加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组织的“2014 年期刊数字化传播新技术应用培训团”,通过学习培训,结合工作实际,对少儿杂志的转型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读者决定一切 传统少儿杂志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当整个传统出版行业正在向数字出版全面迈进时,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的快速发展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同时也为少儿数字出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少儿杂志的数字出版因其受众的特殊性因素制约,不如其他大众出版的数字化那样令人注目,因此作为一本有着 64 年历史的传统少儿杂志的编辑,有时不禁会困惑,我们的杂志真的需要数字化转型吗?数字化阅读,是我们的直接读者——孩子,需要的吗?数字化阅读,是我们的间接读者——家长或老师,接受的吗? 孩子的阅读需求:有这么一个现实摆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数字的时代,对于在这个时代出生的孩子来说,世界就是网络的、数字的。或许就在他们尚未学会说话、认字之前,他们就已经学会并习惯了用手指划屏来“阅读”世界。不得不承认,这是摆在所有少儿出版从业人员面前的现实。如今的少儿读者一出生就沉浸在数字化环境之中,以网络和数字来认知世界已经成为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对于这么一群读者,我们的传统少儿杂志似乎已经无法对数字化转型说不了。 家长的态度:少儿杂志虽然是给孩子们阅读的,可由于孩子们不具备决策力和购买力,所以帮助孩子们挑选杂志的往往是孩子的家长或老师,无形之中家长或老师成为少儿杂志的间接读者。虽然他们是“隐形”的,容易被忽视,但他们对少儿杂志的阅读与否有决定性作用。面对少儿数字阅读,家长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很简单,就拿 iPad 来说吧,虽然 iPad一直背负着“儿童视力的杀手”称号,但这并不影响 iPad 的家庭普及率。家长们的观点是:与其让孩子玩游戏,不如让孩子学习。另据一个第三方的调研显示,在美国,54% 的受访家长的孩子们在阅读电子读物。有相关数据显示,2014 年,在 290 万种 kindle 电子书中,童书达到 19万种,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可见,家长们对待数字阅读的态度相对来说是不排斥的,家长们也正在逐渐习惯孩子们通过电子产品进行阅读。 可见,如果传统少儿杂志再不进行数字化转型,那么曾经见诸报端的“对我女儿来说,杂志就是一台死掉的 iPad”之类震惊传统少儿出版业的言论,就不再仅仅是危言耸听了。 数字化优先是关键 传统少儿杂志能否实现内容与品牌的价值再创造 曾先后任教于耶鲁、斯坦福、哥大、纽大等名校的 Peter A. Kreisky 教授曾有这样一个观点:在数字出版中,要用“数字化优先”的方式,对杂志的品牌进行重新设想,以形成新的收入模式,来实现品牌细分的价值。所谓数字化优先,首先是指要不受传统出版局限而生产出最合适的数字化内容,其次是以数字形式呈现传统内容。而对杂志品牌进行重新设想,即为所有的想法和内容提供相应合适的平台。因为单一的传统杂志出版已越来越无影响力可言,只有通过搭建多个平台才能实现成功转型,完美的杂志媒体甚至自身就是平台供应商。这样最终才能赋予品牌新的价值,对读者来说不可或缺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观察当下的传统少儿杂志出版,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非数字化优先”的现状,值得我们思索和探讨。 现状一:一些传统少儿杂志以为做到了以数字化的形式来呈现传统内容,便是实现了向数字化的转型。而实际上,是不是应当推动适合多终端需求的内容建设,使数字出版从源头策划开始呢? 现状二:一些纸质少儿杂志的编辑直接从事和负责数字内容的生产。这会不会造成杂志内容表达与读者阅读环节之间的脱节呢?而“数字化优先”方式下的设想,则是杂志编辑的思维需要有质的转变,需要引入数字原生代式的思考方式;或者直接引进从小接触数字设备的新生代媒体人员,而不是传统的纸媒员工。 也就是说,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果传统少儿杂志不能够在各环节真正做到以“数字化优先”的方式进行数字化出版的话,是很难真正实现内容与品牌的价值再创造的。 摸索中前进 传统少儿杂志数字化出版模式的尝试与探索 在数字化出版的浪潮中,传统少儿杂志曾努力地做了以下的尝试与探索。 首先,单一的纸质内容数字化,显然这是最初级的阶段。一些传统少儿杂志在数字化转型时,只停留在这个“初级阶段”,即主要是进行数据整理、建立适合多元阅读需求的资源库、代理销售电子版权、将内容授权给技术公司进行二次开发,等等。 其次,少儿杂志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数字化出版的应用。例如,少儿有声读物的下载量非常大,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也开始热门起来。目前我们《儿童时代》杂志正在尝试运用这项新技术,从少儿读者的特点出发,把纸质出版物与多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希望通过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实现物理和电子媒介相结合的“复合媒体”全新阅读体验,为专题研究 Z ZHUANTI YANJIU2015.06 上海报刊管理 15少儿提供更丰富更多彩的内容和交互,从而实现以数字技术“反哺”少儿创意阅读,使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在少儿阅读中做到承担不同功能的定位,最终能拓展少儿出版业的空间。 再次,多媒体融合。一次信息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一改传统杂志出版本位,完全走向新媒体本位。如,迪士尼就是少儿出版中媒体融合的典范案例,它集杂志、图书、动画片、线下乐园、线上不计其数的网站和 App 等各种媒体于一体,通过提供多种介质的产品满足读者的多元阅读、多元互动的需求。 最后,个性化数字出版。目前,在国内,“腾讯儿童”正在做相类似的尝试,在 PC 端提供试读、推荐,在移动端产品垂直细分,尝试打造创造力衍生整合平台,为少儿个性化、多元化阅读和创意需求提供数字出版产品、个性化印制。“腾讯儿童”作为互联网媒体进行的个性化数字出版模式和少儿出版数字化产业生态链的探索,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困惑中的传统少儿杂志学习和借鉴。(作者单位:中福会出版社《儿童时代》编辑部)张 蕾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