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将于7月15日在著名泉城山东济南隆重开幕。
诞生于1980年的全国书市(图书交易博览会),已届不惑之年。山东继2009年成功举办第19届全国书博会后,再次以东道主的身份承办全国书业的最大展会,为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全国出版业和广大读者添奉一场精神盛宴,这既映射了山东书业对全国出版业的贡献与担当,也彰显了山东书业在全国书业中举足轻重的引领地位。
齐鲁大地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孔孟的名篇经典,到脍炙人口的水浒传奇,从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著书立说,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丰厚创作,无不成为中国出版顶级精品的源泉。
地处孔孟之乡,富有齐鲁文化深厚底蕴的山东出版,是中国出版业中一支颇具强势的生力军——其不仅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大评奖中屡有斩获,获奖品类、数量名列行业前茅,还以自己在书业市场的站位,确立了自身在中国出版业中的领军地位。
回首山东书业的发展轨变,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山东书业始终处于中国书业第一方阵的前端。据官方的权威统计,上世纪的1996年、1997年,山东书业曾两度以省域销售(纯销售,下同)最高额摘得全国书业销售“龙头”桂冠。此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在势均力敌的中国书业第一方阵中,山东书业稳如泰山,豪迈前行,未有大起大落,始终保持了名列前茅的站位:1996年~2019年(2020年的官方统计数据尚未发布),山东书业销售2年位居全国第一,10年位居全国第二,8年位居全国第三,4年位居全国第四,在如此长的时间段,始终位居全国书业四强,这一业绩在中国书业第一方阵中绝无仅有。
山东书业在全国书业的稳固站位,来自其销售的不断跨越,仅从销售跃升的几个节点可见(见)。
表1 山东书业销售情况
年份 | 全国排序 | 销售额(亿元) | 占全国比重% |
1997 | 1 | 25.69 | 8.20 |
2004 | 2 | 30.56 | 6.29 |
2010 | 2 | 44.33 | 7.39 |
2014 | 4 | 57.22 | 7.35 |
2017 | 3 | 66.26 | 7.29 |
2018 | 2 | 75.82 | 7.72 |
2019 | 2 | 77.83 | 7.34 |
1997年,以25.69亿元的销售,位列全国书业之首,占全国书业的比重为8.20%;2004年销售跃升至30亿级阶,以30.56亿元的销售位列全国第二;2010年销售跃升至40亿级阶,以44.33亿元的销售再居全国第二,占全国比重为7.39%;2014年销售跃升至50亿级阶,以57.22亿元的销售居全国第四位;2017年销售跃升至60亿级阶,以66.26亿元的销售位居全国第三;仅相隔1年,2018年销售又跃升至70亿级阶,以75.82亿元的销售,重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比重为7.72%;2019年其销售再升,以77.83亿元的销售续居全国第二。这一时间跨度内,山东书业的年销售增长2.03倍,翻了一番半。
近10年来,作为山东书业主体的山东出版集团长足发展,已9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17年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山东书业更是强劲发展,把山东出版业总体经济规模的全国排位从第五提升至第二,并连续两年斩获对全国新闻出版产业增长贡献第一位的佳绩。山东出版集团及旗下山东新华书店集团分别位居全国出版集团和全国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排名第五位。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年位居全国上市出版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第一名。同为山东书业劲旅的青岛城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紧随其后,连续两年位居全国上市出版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第二名,令业界对山东出版刮目相看。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书博会(书市)41年的历史上,先后有24个省(区、市)承办了这一全国最大书业盛会,除初期北京曾连续举办两届全国书市外,四川、深圳、陕西也分别两次承办了全国书博会,但四川的两次承办间隔了18年,深圳的两次承办间隔了22年,陕西的两次承办间隔了21年,而此次山东第2次承接全国书博会距前次承办仅间隔11年(因疫情推迟1年)。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全国盛会,东道主的巨大付出不言而喻,而在疫情防控尚未完全解除的态势下承办这一盛会,更是山东书业对全国书业的一大特殊贡献,它既彰显了山东书业的强势担当,也传递了山东人特有的宽厚、豪爽与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