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画报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领域另辟蹊径,发挥图片优势,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中国》《捧起希望:解海龙自述》3种图书,分别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目录。
“十三五”时期,山东画报出版社围绕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决胜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历史节点,适时推出高品质图文书产品,受到业界和读者的赞誉。“十四五”期间,山东画报出版社将继续紧跟党的国家重大事件和时代发展脉络,不断优化选题内容,发挥图文书特色,陆续推出涉及北京冬奥会、党的二十大、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等相关主题内容的出版产品;同步推进以内容为根基的融合出版产品,建设老照片数字内容生产与交易平台,同时完善图文书内容生产和市场服务的出版机制。
《俺们:山东小康之路影像纪实》
从数以万计的照片中筛选150余幅,展现山东人民小康社会建设的历程,用百姓的目光梳理小康社会建设的点点滴滴。
《路桥上的中国》
通过中国桥梁建设的新旧图片和权威解读的对比,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路桥建设的伟大成就。
“红色记忆”系列
《老照片》编辑部推出“红色记忆”系列,首推两种《峥嵘岁月》和《保家卫国》皆从《老照片》中精心挑选,以图文并茂的阅读形式,帮助青少年读者读懂大历史,读懂大时代。
《我身后就是祖国》
通过38位志愿军老兵的口述,展现真实的战地生活,是一部真实的爱国主义教材和生活化的英雄主义教育蓝本。
今年4月, “《老照片》融合出版项目”作为“2019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项目,入选“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献礼建党百年专栏”,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这一项目在山东画报出版社品牌图书《老照片》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融媒体技术,衍生了老照片数字内容资源库、老照片头条号、老照片有声书、老照片历史影像研究中心、老照片主题文化空间等内容生产和阅读服务项目。
在面对读图时代的新挑战时,《老照片》通过深挖专业内容资源,原有品牌优势更加凸显。他们的做法是,找准《老照片》编辑部专业内容的核心优势,最大限度发挥专业编辑解读照片能力、生动讲述故事能力,将《老照片》内容价值多元化最大化。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老照片数字内容资源库库存量已超过2.5万张。山东画报出版社以此为基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互联网头部流量平台、电商平台的不同需求,对内容进行再次加工创作,积极策划并持续提供符合读者需求的新媒体产品。当然这种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得益于25年来该社与老照片相关作者团队、照片收藏团队建立的良好关系。品牌链接、读者情感链接也只是好产品的一部分,核心竞争力还应该是人——编辑团队专业能力的加持,编辑加工能力,对老照片艺术的热爱、研究和呈现能力,才是让这些老照片的味道最终得以显现的关键。
“现在各出版社高度重视自媒体建设,产品和服务可以直接到达读者,能够进一步准确全面地了解市场信息和读者需求,在产业链中再次找到自身的独特价值,山东画报出版社也是朝这个方向努力”,山东画报出版社社长李文波对此认知清晰且坚定。
在众多衍生内容中,“老照片”与今日头条的合作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直指业界较为关心的盈利模式问题。《老照片》入驻今日头条以来,每年都集中投入策划编辑、文字编辑、图片编辑等人力资源,专门针对今日头条平台的阅读特点、阅读需求进行系统性策划,以项目组模式为其量身打造定制化产品,目前头条号已发布老照片图文2000余篇,总阅读量达5亿,累计纯收益40余万元。传统内容与新图片形式的不断融合碰撞,实现了品牌塑造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除了合作互联网头部流量平台,打造老照片线上阅读品牌,山东画报出版社在融合发展方面做的第二件事,是建设“老照片内容资源生产和交易平台”。这个平台计划以已建成的老照片内容数字资源库为依托,构建细分市场的图片内容生产、图片交易、图文服务线上平台。为有图文内容需求的读者和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探索新形态的内容提供模式。
“目前平台建设的难点在于有价值的专业化图片和故事的数量还远远不够。”李文波分析道,“高质量的图片、高水准的图片故事,应该是老照片融合出版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下一步,山东画报出版社计划通过加大各环节编辑力量,加大融合产品生产技术能力的投入,并通过创新型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力量,共同推动这个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