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中央苏区党的出版事业述略

2021-07-1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侯俊智(人民出版社编审)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组建起来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闽西和赣南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先后建立鄂豫皖、闽浙赣、湘赣等几十个地方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些地区统称“苏区”。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入闽并攻占了长汀县城,利用中共地下党员毛钟鸣开设的“毛铭新印刷所”印刷大批红军文件、布告、宣言等。1931年春,闽西苏维埃政府在毛铭新印刷所的基础上,创办了闽西列宁书局,标志着苏区新闻出版事业的兴起。

  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开始了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下设中央出版局,负责苏区根据地新闻出版书报刊的审定管理和发行,也兼具出版社的功能,首任局长朱荣生,1932年6月离任,由中央印刷局局长张人亚兼任。

  在中央苏区,除了中央出版局负责出版管理和编辑出版图书,中央苏区的其他机关,如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编审委员会、编审局、艺术局,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会编译部,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编审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出版局、编译委员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编审出版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编审出版科,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出版科,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出版科,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出版科等,都出版发行自己编印的图书报刊。另外,各红军部队的政治部,地方党委如江西省委、闽西特委也翻印和编印各种图书。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整个苏区对于出版工作都有很高的热情。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存在的3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时间里,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除了出版报纸如《战斗》《红色中华》《红星报》《青年实话》《少年先锋》以及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斗争》,还出版了大量马列著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军事斗争方面的图书。

  据目前可查到的资料,中央苏区出版的马列著作有14种:最早的是1932年2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翻印华岗译本),另有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编译的《共产党宣言》和列宁的《三个国际》《国家与革命》《关于我们的组织》《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第一国际到第三国际》《社会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斯大林的《列宁主义问题》等。另外,还出版过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才溪乡调查》和《毛泽东同志给林彪的信》等单行本。此外还有《土地问题决议案》《中国苏维埃的政权》《革命标语录》等配合苏区建设的时政读物。

  在敌人的严密封锁和不断“围剿”下,中央苏区的出版印刷设备极其简陋,印刷以油印为主,石印和铅印为辅,还有一些手抄本和木刻印刷。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中央苏区的出版事业却生机勃勃,出版图书的品种非常丰富,从马列译著到党内文件,从小学课本到军事理论书籍,应有尽有。据统计,1932年至1934年的3年间,全苏区出版图书就有408种之多。为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曾在第二次中华苏维埃大会上,对苏区的出版事业给予高度评价。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党的出版事业即将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