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砥砺前行

2021-07-1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 唐兵

  1968年7月,我出生于西北边陲的一座美丽的小城——石河子。就像人们说的,我长在红旗下,是阅读着毛泽东同志的《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长大的一代,是听唱着《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长大的一代。我的父亲是上海知青,不到20岁就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母亲是一名普通的纺织工人,他们没有多高的文化,但是教育我要一生追求进步。1990年6月,怀着对党的无限向往和崇敬之情,我在新疆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学生党员。之后,我被保送到湖北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从此,我一头扎进党的出版事业,一做就是28年。

  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于1952年12月28日,是在党的领导下成立的第一家专业少儿社,她的诞生标志着新中国少儿出版事业的扬帆起航。作为新中国少儿出版事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批具有深远历史影响和社会意义的少儿读物,形成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图书品牌。她的每一步足迹都与广阔的社会文化相勾连,顺应并印证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变迁,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度过快乐的童年。

  1993年6月,我入职少年儿童出版社,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启我的出版生涯。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出版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在全国少儿出版同行中遥遥领先。到了199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作为献礼书的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隆重推出,将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向了高光时刻,其所受到的广泛关注和所获得的巨大社会影响令人瞩目,所铸就的历史辉煌也是不可复制的。回想当年上海市民激动地在上海书城排队购买《十万个为什么》的情景,至今令人振奋。

  少年儿童出版社就像一个人才济济的大家庭,我从一名普通编辑逐渐走上领导岗位,策划的不少图书获得了各种奖项,可以说,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集体的力量。今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作为新中国第一家专业少儿社,我们陆续出版了一系列高质量的主题图书,努力向当代少年儿童全面生动地展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先发和区位优势,成为我们做好主题出版的坚实基础。为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我们深入挖掘少年儿童出版社红色出版资源,重新整理出版了《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少年印刷工》《野妹子》《小砍刀传奇》等一批兼具史料和文学价值的红色经典,特别是记录共和国最年轻烈士的纪实文学《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以大量珍贵图片为读者还原了那段革命者在反革命的高压下不屈抗争的历史。同时,我们还推出了一批紧扣时代脉搏的作品,《和平方舟的孩子》讲述的是“时代楷模”“和平方舟”号医疗船的光荣事迹;《三毛抗疫记》以著名漫画人物三毛为主角,邀请当代漫画家全新创作,延续张乐平原作幽默乐观的风格,展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三毛和他的伙伴们共同抗疫的故事。《北斗集合了》则是我近期主持的另一个重点项目,目前正在编辑过程中,它将是国内第一本完整、全面地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儿童图画书。整本书以北斗第55颗组网卫星为主人公,用文学性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图画、贴近孩子的表现方式叙述了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星箭分离、进入轨道、完成组网的全过程,并将北斗系统建设的历史、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及各种应用场景融入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重点展示了北斗系统蕴含着中国智慧的各种“独门绝技”,凸显出中国攀登科技高峰、建设航天强国的里程碑式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标志性战略成果,希望让少年儿童通过阅读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索热情。

  光阴荏苒,初心不悔。作为一名为党的出版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党员,我将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砥砺前行,聆听时代声音,承担时代使命,努力为少年儿童讲好中国故事。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则未来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