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江苏书展:书香氤氲江苏大地

2021-07-1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李婧璇
  一个主展场、132个线下分展场、2个线上分展场……7月7日至11日的第十一届江苏书展,数百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1.12亿人次参与,让阅读深入江苏大地的每一个城镇、乡村,让书香在长三角地区氤氲……这是江苏大地和长三角地区爱书之人的狂欢,人们在展馆、在书店、在家里、在云端尽享阅读的盛宴。

  红色点燃阅读嘉年华

  7月9日下午,江苏书展如东分展场的新华书店江苏如东书城内,如东县妇联挂职副主席张敏声情并茂地朗读《迟到的家书》。在当天举办的“感悟百年辉煌 传承巾帼芳华”活动中,嘉宾们为现场观众讲述红色故事。

  “我陪着孩子一起听红色革命故事,觉得非常有意义,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将爱党、爱国的情感厚植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如东县居民徐女士如是说。

  开掘红色资源,举办创新宣讲。今年书展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阅读在书展期间蔚然成风。苏州主展馆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物,吸引众多读者驻足阅读。南京、徐州、常州、泰州等地展出了大量的红色经典书籍和革命前辈保存下来的手稿、信札、工作日记等文献,让读者们从字里行间重温峥嵘岁月,感受奋进伟力。

  与此同时,“读书漂流——红色经典阅读”“猜灯谜·学党史”和地方红色历史分享会、党史快问快答等活动,全省132个实体书店分展场、2个线上分展场和主展场形成恢宏“合奏”,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阅读活动,让红色文化浸润读者心田。

  名家助力阅读推广

  每年的江苏书展,除了有经典好书、精品力作之外,还汇聚了一批名人名家、文学大咖,汇成一场万众“悦”读的书友嘉年华。

  王树增、于洪君、聂震宁、康震、赵菱做客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活动,孙晓云、何建明、章剑华、曹文轩、范小青、莫砺锋等亮相阅读推广活动,以及黄蓓佳、沈石溪、王一梅等儿童文学作家,带领读者一同找寻好书,分享阅读之美。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以“怎样提升你的阅读力”为题,详解阅读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提升阅读力。在聂震宁看来,阅读力由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3个要素构成,“提高阅读力,一要激发阅读兴趣;二要培养阅读习惯;三要提高阅读能力。”

  “古诗词的核心是什么?浪漫或写实的冲击力,汉语韵律的吸引力,诗化生活的诱惑力,所有这些聚合为强大的古诗词魅力,这对于忙碌而碎片化的当代生活是一种诗意的拯救。”古典诗词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携新书《康震古诗词81课》,在苏州、南京、徐州三地开讲古典诗词的魅力,引领读者穿越时光,会晤千百年前那些深情唯美、绚丽多姿的诗句。

  莫砺锋携新书《莫砺锋讲宋诗课》为读者“导航”了进入宋诗这座“宝山”的路径。面对“你最喜欢哪首宋诗”的追问,莫砺锋毫不犹豫地推荐了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等句,显示了诗人的铮铮铁骨,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莫砺锋的一番话,激起台下掌声无数。

  “大运河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诗词歌赋的文本和书法的相互传递,相互地联系在一起,取得一个非常综合的学习效果。”连续11年参加书展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今年带来新书《运河颂》,她把每一次来江苏书展当作检验自己的方式。每一次,浩浩荡荡排起的等待签售的读者队伍总带给她一种复杂的感动与忐忑,也使她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所具有的深厚生命。

  “青春期是最宝贵的,也是读书的黄金季节。要用最高的效率进行阅读,青少年应该多多阅读经典。”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丁捷如是告诫读者。

  “书展请来这么多的‘大家’和读者面对面交流,给了许多人久违的精神享受。”已连续多年参见江苏书展的读者对记者说道。“书展中的特色讲座极大地促进了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在大范围内形成了阅读推广的强大声势,用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凤凰徐州书城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阅读“打开”一座城

  在今年的江苏书展上,不少读者和出版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就是阅读和城市结合得更紧密了。江苏书展主展场的“书香苏州馆”,1400平方米的展场,以“颂百年辉煌·品江南书香”为主题,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以及“书香苏州”成果展示等多种文化元素聚集,漫步其中,细品江南雅集。

  “今年和往年最大的区别在于,引入了苏州的实体书店,苏州馆内有300多种、3万多册书,希望通过活动的展示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苏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届江苏书展,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特意组建了高校青年直播方阵进行线上直播,借助主展场的地缘优势,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把“江南文化”品牌推向大众视野,让世界听见苏州。

  作为本届书展分会场之一的南京,举办了首次文学之都特色主题展,主题展紧扣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定位,在南京南站等设立展区,将鸡鸣寺、夫子庙、中山陵等地标元素融入展陈设计,打造极具这座城市文化特色的公共阅读空间。

  在南京南站候车的旅客李女士表示,车站举办主题书展给原本无聊的候车过程增添了许多乐趣。“我买了一本《南京传》准备在路上阅读,既能了解南京的城市简史,又让旅程充满惬意。”

  在海天书城分展场举办的徐州作者书籍展示展销活动中,50多位徐州作者携自己新近出版或结集的诗词、文史、文学书籍参加交流。年届八旬的文史研究者王大勤托人送来了新作《徐州往事拾零》,并留言说:“书展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一种好形式。对作者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对读者来说,是一种给予和奉献。”

  站在新起点上的第十一届江苏书展,在总结以往书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服务读者的精准度,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感。“11岁”的江苏书展正在“破圈”,与当地生活融合得更深入,成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江苏的标志性推广平台。

  名家谈阅读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聂震宁:

  全民阅读中更重要的是要提升阅读的能力。让人们拥有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和阅读的能力,是一个静水长流的过程,需要慢慢培养,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对一个人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全民阅读不仅是读不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读得好不好的问题。

  阅读力,对我们个人来说是一种个人能力,使我们能够不断地成长和创新。阅读能力会对学习力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把阅读力提升起来,也就强化了学习力。

  南京大学教授 莫砺锋:

  当代人如果想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中接受一些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阅读古诗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宋诗走进寻常人家?

  一方面,首先要选好和讲好古人的作品。因为古人的作品非常多,除了我们专业工作者,一般人可能没有时间去读那么多的作品,只能去选读一部分。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对富有代表性的作品的筛选,便于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究竟该读哪些作品。

  另一方面,古人的语言以及表达方式与我们现在相比,还是有所差异的。此外,一篇作品的写作背景也可能比较复杂,这就导致一般读者在阅读时也许会产生一点障碍。那么,作为专业工作者,我们有责任通过注释讲解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康震:

  我认为,古典诗词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具有很强大的魅力。它以一种精粹的艺术形式,全面反映了古代诗人们的生活,比如诗人的艺术生活和家居生活、走访自然山川的感受、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看法等。

  中国古典诗词有着很悠长的历史。要让传统的古典诗词在当代延续它的生命力,必须要跟当代人的审美观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通过现代的传媒手段来进行传播,让它们成为诗词新的翅膀,飞得更快更远。

  儿童文学作家 王一梅:

  和孩子一起来读一些优秀的书,让孩子在选择上要有足够的自由度,把握好阅读方向,不同的年龄需要不同的营养,不同的图书能够提供不同的营养。

  低年级的孩子可选择一些标拼音的书,这样会帮助他学会自己去阅读,应该选择一些童话类的、幻想类的、有故事的图书,还有一些儿歌、童诗这样的作品。

  中年级的孩子会希望有一些审美的阅读提升,适合选择诗歌、散文尤其是描写大自然的书籍,让孩子更贴近大自然;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会对恐龙的秘密、对宇宙的秘密等产生好奇,这时孩子应该阅读一些探索方面的书籍。

  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榜样的力量,适合选一些人物传记。也有一些孩子会读《三体》这样的作品,对科学产生兴趣。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