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稿件加工中的编辑再创造2015-07-0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赵倩
新兴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报纸带来了挑战,也对报纸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劳动保障报》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份行业报,面对一篇篇新闻稿件,既要保证稿件信息的丰富,也要避免凌乱无序,这都离不开报纸编辑的再创造性工作。编辑在工作中,主要通过以下形式进行再创造。 注重策划,让主题更突出 策划是报纸编辑再创造的一项重要内容。编辑要在全面了解宣传重点的前提下,通过策划栏目、积极约稿,根据特定时期版面的需要,对新闻报道进行总体设想,通过记者采访或者组合运用稿件,来落实自己的设想,体现编辑思想,从而最快、最及时地报道新闻,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的价值。 编辑的再创造,还体现在对新闻稿件的编排中。编辑要能在大量良莠不齐的稿件中,通过对相似稿件进行组合,提炼新闻点,做成“精品拼盘”展现给读者,既要保证地方特色,也要突出主题立意。在2014年4月19日的《增强群众观念 改进人社工作》栏目中,编辑选了3篇地方稿件,这3篇稿子,都是当地人社部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及时整改的实际举措:第一个是送法进企业,第二个是在工业园区设立服务窗口,第三个是进村入户送人社服务。3篇稿子整体内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一个主题——人社部门创新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变坐等上门服务为主动服务,体现了“送服务”。组稿主题统一又富有变化,耐人寻味。 编辑在再创造过程中,对版面精心安排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适当运用图片、漫画、图标,对标题字体进行变体,对稿件横竖结合进行排放等,都能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提炼标题,让“眉目”更传情 在新闻快餐时代,新闻报道能否吸引人,取决于其标题能否“抓住”人。编辑的“再创造”,同样体现在对标题的精心制作方面。 比如标题《用群众口碑量工作短长》,用“量短长”比喻群众对人社工作的评价,形象、直观、生动。在反映人社业务下沉基层,方便群众的稿件中,《“村事村办”村民点赞》《办证立等可取 立案只需一天》等题目,都直截了当地概括出文章的新闻点,而且对仗工整,耐人寻味。 在组稿中,编辑在标题制作上也花了心思。比如,编辑将《增强群众观念 改进人社工作》栏目中3篇稿件的标题分别定为:《黑河市 树服务品牌 建便民平台》《敦化市 小小联系卡 架起方便桥》《肃南县 服务引导员 贴心为群众》,“树品牌”“联系卡”“引导员”,将新闻的关键词运用到标题中,新闻内容准确表达出来,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加强互动,让服务更入心 传统媒体一直强调“内容为王”,而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同时,还应强调“服务为王”“体验为王”,增强与读者的互动,提高读者的参与度。 《中国劳动保障报》积极推进媒介融合、报网互动,于2014年相继开通了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报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如此,报社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综合新闻版开设了《编读往来》栏目,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呼声。 在组织栏目稿件中,编辑主动发挥再创造意识,除了及时刊登读者来信、解答读者疑问之外,还主动策划《编读往来》的主题。针对报社网站论坛里网友对《编读往来》栏目的投稿以及反馈,编辑策划制作了一期“网友飞鸿”,将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在报纸上进行刊登;针对报纸策划的“技能中国”等重大选题,编辑邀请读者谈读报体会、写读文章的感想,制作了一期“谈技能大师”;编辑还针对年底报纸发行关键时期,邀请读者讲讲报纸中的文章对他们开展工作的指导和益处,吸引读者积极订报。这几期《编读往来》刊登后,均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保障报社)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