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分析

2021-07-19 来源:《科技传播》
  【作 者】张琪、樊红雨、季巍巍、蔡德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摘 要】分析11本较有学术影响力的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14~2018年的栏目设置情况,总结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特点。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合理安排重点栏目和非重点栏目设置比例,维持年度栏目数量的相对稳定,重视重点栏目建设,可将最能显示中医特色的临证经验类(思路与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栏目作为期刊的重点栏目,以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期刊特色,在传承中医药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学术期刊;综合类;栏目设置;高频栏目;栏目优化

  中医药期刊是报道中医药新的科技成果,传递中医药科技信息,增进学术交流,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载体,更是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1]。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其全面性、交叉性而具有核心竞争力,是中医药科研成果及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然而,随着专业性学术期刊的蓬勃发展、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自身办刊体制的弊端及期刊缺少特色等因素给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2]。“千刊一面”,定位不准确,缺乏特色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共同的短板[3]。目前大多数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基本雷同,如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等,难以体现期刊特色。

  期刊通过栏目的设置可以展示其特色,明确期刊的定位。通过分析相同学科类别期刊的栏目设置情况及特点,可从多方位、多层次评价期刊的总体设计水平。目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期刊的栏目设置,高雪山等对国际四大医学周刊的栏目设置特点及内容特色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对我国医学期刊的办刊建议[4];王志娟等分析了6种国内外神经医学期刊栏目设置特点,并对我国神经医学期刊栏目的设置提出建议[5];张琴分析了16家医学综合性期刊的栏目设置及其载文量、被引频次等,提出改进和创新栏目设置的建议[6]。目前有关中医药类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比较分析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栏目设置情况及高频栏目的载文量等,总结其栏目设置特点,并提出栏目优化的建议,旨在为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优化提供参考。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查阅2018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以下简称《年报》)[7],选取中医学与中药学分类中的期刊。《年报》分区以“影响力指数(CI)”为评价指标,该指标可更客观地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水平在本学科刊群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将每个学科期刊CI指数降序排列,依次按期刊数量平均分为Q1、Q2、Q3、Q4区。Q1区为本学科CI指数排名前25%的期刊[7]。

  《年报》中医学与中药学类期刊共123本,其中Q1区期刊30本。选择各期刊文章学科分布主要为中医学和中药学的期刊,排除大学学报、中西医结合、针灸骨伤等学科及英文刊,共纳入11本中医药学综合刊,包括《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时珍国医国药》《中华中医药学刊》《辽宁中医杂志》《中国中医急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陕西中医》《世界中医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2 研究方法

  登录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点击“出版物检索”,通过“栏目浏览”和“统计与评价”模块,检索11本期刊2014-2018年的栏目设置情况、年度栏目数量及载文量等数据,并根据栏目出现频次进行分类和统计。采用Excel对各期刊数据,采用SPSS对各期刊高频栏目及载文量进行气泡图和热图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栏目设置情况


  11本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中,《中华中医药学刊》以基金项目划分栏目名称,如国家项目点击、省级项目平台、地方项目宽带等;其他10本期刊栏目均是混合划分、命名的。有的栏目按文题类型划分,如综述、论著等;又有按文章内容、研究类型划分,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资源调查等。其中,《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和《世界中医药》研究性专栏较多,此外,部分期刊还有一些栏目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如舌象研究、国药鉴别、李时珍研究、薪火传承、方药纵横、老中医经验等。

  2.2 栏目数目

  对各刊2014-2018年栏目数进行统计。其中,中医杂志不包括广告、快讯、特别报道、卷首语、读者·作者·编者、信息窗、《中医杂志》创刊60年纪念征文、中医杂志社、其他栏目;《中华中医药杂志》不包括学术动态、会议纪要;时珍国医国药不包括会议征文、通知、简讯、征文通知;中国中医急症不包括其他;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不包括征订信息、会讯、其他;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不包括其他、目次总索引;世界中医药不包括广告通知、通知、书讯、海外中医药_海外专家介绍、名企名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不包括寄语、卷首语、消息、征文、会讯等非学术论文栏目。此外,《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年栏目有所调整,实验研究更名为论著-实验研究、中药研究与开发更名为论著-中药研究与开发、论著更名为论著-临床研究;《陕西中医》2018年临床报道更名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更名为基础研究、2017年文献综述更名为综述,均按一个栏目纳入统计。11本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14-2018年栏目数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11本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14—2018年栏目数比较
期刊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中医杂志 15 19 18 17 18
中华中医药杂志 9 10 10 13 10
时珍国医国药 14 12 13 13 13
中华中医药学刊 12 8 8 8 6
辽宁中医杂志 14 12 10 10 10
中国中医急症 17 15 14 17 15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7 16 32 30 25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8 9 9 11 10
陕西中医 10 10 9 7 7
世界中医药 22 26 24 26 2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2 14 12 12 14

  由表1可知,11本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年度栏目总数6~32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度栏目数最多,各年度间栏目数量变化较大,最多为32个,最少为16个;其次是《世界中医药》,年度栏目数22~28个。《中华中医药学刊》年度栏目数最少,最多为12个,最少为6个。《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时珍国医国药》《中华中医药学刊》《辽宁中医杂志》《中国中医急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陕西中医》《世界中医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各年度栏目数相对比较稳定,各年之间栏目数变化在5个内。

  2.3 栏目类型

  本文仅从使用频率角度对栏目进行统计划分,参考赵新[8]的区分标准,即以栏目5年来出现的次数占总统计刊期的百分比为依据进行区分,其中总刊期为各刊2014-2018年总出版期数,设置出现频率1%~30%为低频栏目,出现频率31%~70%为中频栏目,出现频率71%~100%为高频栏目。11本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14~2018年栏目类型情况见图1。



图1 11本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14-2018年栏目比例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11本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在栏目类型上,总体呈高频、低频栏目多,中频栏目少的状态。其中,《时珍国医国药》《辽宁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陕西中医》以高频栏目居多,高频栏目约占50%以上;《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高频栏目与低频栏目比例一样;《中医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世界中医药》《中国中医急症》以低频栏目居多,其中《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世界中医药》低频栏目约占总栏目数的89%。

  2.4 高频栏目及其载文量

  高频栏目一般是该本期刊的重点栏目。因此,本文仅对高频栏目的载文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检索各期刊2014-2018年高频栏目的载文量及期刊载文量。结果发现,11本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高频栏目共76个,其中10本期刊均设有“综述”或“文献综述”栏目,7本期刊设有“临床报道”“临床研究”“临床观察”“论著-临床研究”栏目,5本期刊设有“实验研究”“论著-实验研究”栏目,4本期刊设有“针灸研究”“针灸经络”“针灸与经络”栏目,4本期刊设有“思路与方法”和栏目。重复的栏目设置可以体现学科领域内较为重点和前沿的研究内容,可见综述、临床类、基础研究类、针灸、思路与方法类文章是中医药学科研究的重点内容。

  在高频栏目载文量方面,可以看出,除了《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和《世界中医药》,其他期刊的高频栏目总载文量均占期刊总载文量的80%以上,《中华中医药杂志》《时珍国医国药》《中华中医药学刊》《辽宁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高频栏目总载文量占期刊总载文量的90%以上。其中《中华中医药杂志》的“论著”“研究报告”栏目,《时珍国医国药》的“药理药化”栏目,《中华中医药学刊》的“国家项目点击”“省级项目平台”栏目,《中国中医急症》的“临床观察”栏目,《陕西中医》《世界中医药》的“临床研究”栏目的载文量均在期刊总载文量的30%以上。可以看出这些栏目是期刊的重点栏目。结果见表2。


表2 11本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14-2018年高频栏目及其载文量统计结果
期刊 栏目 2014-2018栏目发文量 占期刊总发文量比例 高频栏目总发文量 期刊总发文量 构成比
中医杂志 临床研究 583 0.21 2486 2782 0.89
思路与方法 385 0.14
学术探讨 359 0.13
实验研究 342 0.12
百家园 294 0.11
当代名医 244 0.09
临证心得 185 0.07
综述 94 0.03
中华中医药杂志 论著 2251 0.33 6588 6838 0.96
研究报告 2097 0.31
临证经验 858 0.13
临床报道 597 0.09
综述 420 0.06
思路与方法 204 0.03
述评 161 0.02
时珍国医国药 药理药化 1842 0.31 5819 5969 0.97
临床报道 755 0.13
中医现代研究 709 0.12
学术探讨 626 0.10
制剂与炮制 450 0.08
资源开发 352 0.06
文献综述 357 0.06
名家名流 315 0.05
国药鉴别 235 0.04
教学实践与改革 178 0.03
中华中医药学刊 国家项目点击 1938 0.42 4461 4656 0.96
省级项目平台 1615 0.35
临床研究传真 469 0.10
地方项目宽带 340 0.07
博士导师新论 99 0.02
辽宁中医杂志 临证经纬 1141 0.24 4270 4747 0.90
学术探讨与论述 600 0.13
实验研究 542 0.11
论著臻新 433 0.09
针灸与经络 430 0.09
经验撷菁 376 0.08
综述 376 0.08
方药纵横 372 0.08
 
期刊 栏目 2014-2018栏目发文量 占期刊总发文量比例 高频栏目总发文量 期刊总发文量 构成比
中国中医急症 临床观察 1693 0.39 3508 4325 0.81
研究报告 1157 0.27
综述 247 0.06
证治探讨 226 0.05
医籍研析 86 0.02
护理 99 0.0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经验交流 511 0.22 2125 2312 0.92
专题论坛 217 0.09
综述 188 0.08
论著_中药研究与开发 394 0.17
论著_实验研究 413 0.18
论著_临床研究 402 0.17
陕西中医 临床研究 2654 0.56 3845 4747 0.81
针灸经络 362 0.08
名老中医经验 161 0.03
方药纵横 161 0.03
学术探讨 131 0.03
文献综述 107 0.02
基础研究 269 0.06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中药研究 446 0.20 1327 2199 0.60
中医研究 432 0.20
思路与方法 229 0.10
综述 163 0.07
本期封面 57 0.03
世界中医药 临床研究 1097 0.33 2402 3323 0.72
实验研究 326 0.10
思路与方法 312 0.09
针灸经络 219 0.07
中药研究 205 0.06
综述 243 0.07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理论探讨 806 0.25 3147 3247 0.97
临床基础 523 0.16
临证验案 472 0.15
针灸研究 347 0.11
实验研究 350 0.11
方药研究 277 0.09
中医多学科研究 204 0.06
综述 168 0.05

  采用SPSS对各期刊高频栏目及其载文量进行分析,并绘制热图,见图2。由图可以看出,载文量较高的期刊有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陕西中医、中国中医急症;在各期刊高频栏目中,以“综述”“实验研究”“思路与方法”栏目出现频率较高;载文量1500篇以上的栏目有中华中医药学刊的“省级项目平台”“国家项目点击”、中华中医药杂志的“研究报告”“论著”、中国中医急症的“临床观察”、时珍国医国药的“药理药化”、陕西中医的“临床研究”。


图2 11本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高频栏目 与其载文量热图分析

  3 讨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国内较有影响力的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情况及高频栏目进行分析,对我国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的设置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3.1 提高固定栏目比例

  从其栏目设置可以看出,11本期刊栏目设置既有固定栏目又有非固定栏目,总体呈高频、低频栏目多,中频栏目少的状态。每本期刊高频栏目5~10个,其中有4本刊高频栏目占50%以上。栏目是对不同主题的归类,反映学科重点内容的栏目,则可占据相对较多的篇幅,出现的频率也相应较高;而一般性内容,则其相应栏目的出现频率可相对较低。期刊高、中、低频栏目各有涉及,可突出期刊的办刊宗旨。高频栏目的设置可让作者更易把握期刊的报道方向,从而形成稳定的作者/读者群。因此,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增加固定栏目的比例。

  3.2 维持栏目的稳定性

  栏目稳定性是评价学术期刊设置合理性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期刊质量的标志[9]。而一个栏目要在其相应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真正体现出栏目特色,就必须增强栏目的连续性,保证相当的载文量。通过分析11本期刊2014-2018年栏目设置可知,这11本期刊每年的栏目数相对稳定,其中有10本期刊各年的栏目数量差别在5个范围内。《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由于研究性专栏较多,栏目划分的学科相对较小,稳定性较低。

  3.3 加强重点栏目建设

  重点栏目是最能体现期刊办刊宗旨、期刊刊载文章最多、支撑期刊的栏目[10]。统计发现,综述、临床类、基础研究类、临证经验类栏目是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高频栏目。这些栏目虽不是特色栏目,但其载文量大,是期刊的重点栏目。《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世界中医药》虽然其低频栏目多,但其大部分低频栏目均是研究性专栏,例如中医证候的生物学、中医真实世界研究、道地药材品质生态学研究、仲景经方研究等专栏,灵活地显示了专题的特征、内容,并与当前的热点研究吻合,反映了期刊对热点问题的敏锐度。这些研究性专栏总体上载文量大,也应是这两本刊的重点栏目。可见,大部分中医药类综合期刊将临床及基础研究作为本刊的重点报道内容,而《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世界中医药》则是聚焦学科的前沿热点,以此作为期刊的重点栏目,研究性专栏虽然学科划分过细,但易产生高被引文章,从而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纵观11本期刊的高频栏目,只有《中华中医药杂志》单独设置论著栏目,其他均将论著类文章按研究内容进行细化,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方药纵横、针灸经络、制剂与炮制等。细化栏目符合医学论文分类逐渐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便于读者阅读和检索。

  3.4 打造特色栏目

  特色栏目的建设对保持和提升期刊的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注重发挥特色和优势栏目是综合性学术期刊走出办刊困境的根本途径[11-12]。因此,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要在众多期刊中脱颖而出,应重新审视期刊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开设可体现中医学科特色的栏目。中医名家的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继承的载体,且国家也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如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在我国已正式开展,后续则会产生许多中医传承的科研成果,急需中医药期刊开设相应的栏目以传播中医传承科研成果。而中医杂志开设的“当代名医”,时珍国医国药的“名家名流”栏目,就是立足与中医传承,从多个角度探讨名医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以突出中医特色。因此,对于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可将最能显示中医特色的临证经验类(思路与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栏目作为本刊的重点栏目,以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期刊特色,在传承中医药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 结语

  本文总结了国内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近年的栏目设置概况,并对其高频栏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特点。发现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按文体、学科内容等设置栏目;重点栏目与非重点栏目比例合理,凸显了中医药学相关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栏目设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性专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且特色鲜明,可反映中医药学的研究进展。建议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合理安排重点栏目和非重点栏目设置比例,维持年度栏目数量的相对稳定,重视重点栏目和特色栏目的建设。但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分析了期刊栏目设置的一般情况,对于各栏目的被引频次及下载次数,以及高被引文献的栏目分布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戴光敏.中医药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办刊现状分析[J].四川中医,2011(11):128-130.

  [2]刘金波.论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创新[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6):88-92,120-121.

  [3]沈敏.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出版参考,2019,791(1):92-94.

  [4]高雪山,钟紫红.国际著名四大医学周刊栏目设置及对我国医学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8):846-850.

  [5]王志娟,法志强,郭洪波.6种神经医学期刊栏目设置及内容特点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83-85.

  [6]张琴.医学综合性期刊栏目设置的现状及其优化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35(3):87-91.

  [7]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8.

  [8]赵新.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栏目设置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7):109-112,61.

  [9]余菁,刘清海,孙慧兰,等.期刊栏目设置与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75-78.

  [10]程杰,杨美琴,诸静英,等.医学科技期刊重点栏目确定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4):355-358.

  [11]孟大虎.特色栏目建设与综合性社科期刊的竞争优势[J].大学出版,2008(1):64-67.

  [12]胡政平,胡丹东,崔玉娟.特色优势栏目:综合类学刊的根本出路[J].出版发行研究,2009(3):68-70.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