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艾约堡秘史》 绽放在艾约堡头顶的恶之花

2021-07-20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汤亚竹

《艾约堡秘史》张炜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版/39.80元

  关键词 资本积累 精神自由 忏悔

  “一代巨商资本积累原罪的忏悔录,绝代佳人以爱情的名义浇灌而成的恶之花。”这是我读完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新作《艾约堡秘史》所留下的第一印象。小说的男主人公淳于宝册生于忧患,幼时父亲早死于一场家族械斗,母亲因捍卫贞洁与恶霸同归于尽。小宝册的童年是伴随着饥饿与白眼长大的,在那无尽的黑夜给予他光明与温暖的是来自大城市有着文化修养的李音校长和将其视为己出的孤老奶奶。李音校长教他读书,教他作文,教他刻印刊物,然而这代表着文明曙光的力量在这偏远的山村也逃不过黑夜的笼罩,李音校长因被当地的恶势力拘禁而自杀,奶奶也在疾苦中离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小宝册离开了奶奶的庇护,带着老师的嘱托,从此走上了逃亡之路,也开始了对知识与心灵安放的追逐。萨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狱”成了小宝册逃亡路上的真实写照。这期间,给予过他温暖的是屈指可数的几位女性,但正是这些许温暖促使他向黎明出发。

  小说的女主人公蛹儿就五官而言并非绝色美人,但是多种元素搭配在一起却能对男人产生致命的吸引力。她被自身内在肉体的欲望和贪念外在的财富所牵引而行。蛹儿过往的几个男人都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将蛹儿像一只金丝鸟一样囚禁在笼子里。为了追求自由,蛹儿决定出走,在一间弥漫着小资情调且不以盈利为目的书店工作,但这远非蛹儿的最终目标。就是在这里,淳于宝册、蛹儿两个渴望温暖和精神自由的人走到了一起,他们是现实和理想冲突交战、绽开在地狱的边缘的一丛雌雄同体的奇异的恶之花,其色艳而冷,其香浓而远,其态俏而诡,其格高而幽。

  淳于宝册由年轻逃难时躲避饥饿追捕到中年追寻财富时所经历的买凶械斗之类,无一不是在东躲西藏的疾苦凶险中度过,以致成为数省首富之后,“狂躁症”每年都间歇性发作。他由一个穷小子转身为狸金集团的掌门人的过程,展现了那个“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里”资本积累的原罪。为了在寻找之路上获得更大的安全感,他依靠妻子“老政委”与老首长的救命之恩,以及那暧昧的肉体关系,搭起了官商勾结的桥梁,巧取豪夺,数年间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土豪”。期间,他组建私人武装,开设声色场所,为了获取高额回报,所建化工厂周围污染严重、寸草不生,附近村庄人口癌症患病率扶摇直上……这一切的所作所为并非这个良知未泯的人所愿,只是贫穷和逃亡生涯促使他获得安全感的一种手段。

  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的需求之后,对光明和良知的追寻再次回到了淳于宝册的心中,随身配备的记录员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制作成了等身的精美著作。此时我们仿佛看见了十八世纪行走在欧洲铺满树叶的丛林里书写《忏悔录》的卢梭,只不过场景和人物换成了夜晚游荡在黑暗的艾约堡内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男人的灵魂。

  官商勾结发家致富的这种程序式的操作所带来的成功并未让淳于宝册陶醉,幼时奶奶作为女性给他带来的温暖让他难以抹去,重新找回温暖是他一辈子的追求,淳于宝册,一直在路上。源于此,当欧驼兰这样一位充满知性的女民俗学者为了矶滩角渔村的收购而进入他的视野中时,淳于宝册居然能放下集团海内外的业务,摈弃所有非法手段,妄图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甚至为了获取公平的爱情,不惜隐瞒自己巨富的身份,来与吴沙原这个“乡巴佬”竞争欧驼兰。

  然而面对吴沙原这么一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和民俗学专家欧驼兰这么一个传统文化的捍卫者,身经百战的淳于宝册在矶滩角这么一个巴掌大的的渔村的收购上,在世俗眼里身份悬殊的爱情竞争上,在目的和手段的取舍间,又一次深深地陷入了两难境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