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不断毁灭中的新生——《云端》中女战士洪潮的成长

2021-07-20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左树涛

《手臂上的蓝玫瑰》马晓丽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版/59.80元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军旅生活 心理成长

  马晓丽作为“50后”的著名军旅作家、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其中篇小说《手臂上的蓝玫瑰》中收入的《云端》,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即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两个重名(皆名云端)的女子,敌对双方,她们之间的故事完美阐释了马晓丽对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女战士心理成长的强烈关照,把人性的复杂演绎得淋漓尽致。

  特殊环境对女性真实自我的强烈压抑

  《云端》的两位女主角——解放军女战士洪潮(入伍前原名云端)与国民党团长曾子卿的妻子、解放军的俘虏云端,二人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造就了彼此完全不同的脾气秉性。

  入伍之前的洪潮出生在书香门第,她喜欢《西厢记》,喜欢绣花。艰苦的军旅生活将她身上大家闺秀的气质已经完全打磨掉了,身穿肥大的粗布军装,留着短发,很少化妆,大嗓门儿,她的穿着打扮已经完全融入了她所在的军营,同时她也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深深地压抑在了内心深处。云端第一眼感觉女长官洪潮“挺整齐娟秀的一个女人,眉眼也雅致清爽。不使力的时候,文文静静的,透着温和,甚至有些儒弱”。刚刚入伍时,政治部主任评价洪潮:“我还记得你刚来时的那副小模样,绵绵软软的、娇娇滴滴的,动不动就哭上一鼻子。”通过政治部主任以及云端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洪潮的真实面目,从里到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家闺秀,性子柔弱。入伍后,那个大家闺秀云端,被埋藏在了内心的最深处。

  内心深处真实自我的无意识流露

  人的真实自我,怎么会因环境的压抑而彻底消失呢?在内心深处,洪潮从未放弃过自己就是云端,洪潮只是因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在人前戴上面具而已。这种被深深压抑的性情,一旦遇到合适的场合就会无意流露出来。洪潮第一次看到那些被俘虏的国民党军官的妻子时,她们讲究的衣着、洁净的生活习惯、走路的神态姿势等等,把洪潮内心深处的自我吸引出来了,露出了“云端”的一面。“洪潮以为自己早已从心里摈弃了那些东西,早已从心里厌恶了这类作派。但当这些东西出现在面前时,她才发现自己在内心深处还是呼应、欣赏,甚至倾慕这些东西的。”洪潮与大自己十多岁的旅长贺辉结婚后,婚姻生活与自己理想中的婚姻相差甚远,充满了苦涩。

  云端与曾子卿的婚姻生活,是洪潮内心深处的理想状态。他们大学时就是一对恋人,情投意合,婚后也是很恩爱。这让洪潮看到了一种别样的生活情境,那是一种即熟悉又陌生,既陈旧又新鲜的情境,似乎离洪潮曾经的生活很近,但却又离洪潮现在的生活很远。

  极度压抑下的自我毁灭与新生

  随着对云端婚姻生活的逐渐了解,洪潮的情绪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俯瞰鄙视,到不自觉的羡慕,最终发展到了不可名状的暴躁,乃至于嫉妒。在故事情节即将发展到高潮时,“洪潮发觉自己再也忍受不了这个女人了,自己恨这个女人,恨她那张脸和那张脸上的所有表情,恨她的男人和那男人带给她的所有快乐”“不知什么时候,洪潮摸出了手枪,黑洞洞的枪口对着那张熟睡的脸”……在这一刻,洪潮已经处在爆发的边缘了。在故事高潮部分,洪潮、云端在争夺手枪的过程中,不知谁扣动了扳机,打死了云端。云端的死,彻底抹杀了洪潮内心深处的自我,从此,洪潮的内心深处再也没有了“云端”。

  最后,洪潮拿着双枪,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夜空。“夜空中先是响起了一阵清脆的枪声。枪声响过之后,就传来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嚎。那晚,凄厉的哭声一直在无垠的夜空中回荡着,久久不散。”洪潮的新生使得人们看到了大环境对人性的巨大塑造力,枪声、凄厉的哭嚎蕴含了浓浓的悲剧意味。洪潮的新生以丧失真实自我为代价,让人唏嘘不已。其实谁不是大环境下的小我呢?要么我们接受环境对我们的同化,要么成为另一个云端,而想变成人们眼中的“云端”,往往高不可及。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