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监会2014年4月30日发布IPO预披露企业名单显示,读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拟募资5亿登陆上交所主板,此次IPO所募资金,读者传媒将主要投向数字出版项目等5大项目,耗资5.04亿元。
读者传媒,是《读者》杂志的出版方。曾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读者》,此刻正向中国资本市场进击。曾经人手一本的“心灵鸡汤”,难道缺钱了?

读者传媒2011-2013年的经营业绩情况。 (南方周末资料图)
营业收入上升 营业利润下滑
《招股说明书》显示,从业绩上看,2011年至2013年,读者传媒营业收入不断增加,2013年营收达8.72亿元。不过,若是剔除营业外收入,读者传媒2011到2013年的营业利润分别是1.257亿元、1.18亿元和1.254亿元,出现下滑趋势。
读者传媒称,其营业外收入主要是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收到的增值税退税款和出版发展基金、数字化出版基金及网络建设专项基金等政府补助款使用转入。读者传媒2013年的营业外收入3619.8万元,2012年和2011年分别是2714.3万元和1398万元,由此可看,政府的补贴给读者传媒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润色”不少。

读者传媒2011-2013年各类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南方周末资料图)
教材教辅收入最多
2013年,读者传媒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77亿元,主营业务产品包括期刊、教材教辅、一般图书、广告、新媒体及其他几大板块。
有趣的是,读者传媒最大的业务收入不是卖期刊杂志,而是代理甘肃省的教辅教材。2013年教材教辅收入为2.59亿元,占比近38.31%,2011年和2012年教材教辅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为42%和40%;期刊杂志过去三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9%、36%、31%。不过,从2011-2013年,期刊和教材教辅占主营收入比例不断减少,新媒体及其他占比逐年增加。
读者传媒在其招股说明称,其作为甘肃省中小学最大的教材发行代理单位,稳居甘肃省教材市场首位,由于免费教材由政府采购,该公司项目为无风险业务。
还在制造手机和电视剧
据新京报消息,读者传媒不仅在生产文字,也在制造手机和电视剧。继2011年和2012年向《射天狼》、《广州十三行》等四部电视剧投资5100万元后,2013年,又斥资5000万投拍《武则天》等四部电视剧。自2012年底开始,读者传媒推出了“读者”手机。招股书显示,去年,数码电子产品的销售量为5208台,共计金额435.28万元。根据招股书,数码电子产品包括“读者”手机和电纸书。
读者传媒多元化业务的发展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据招股书显示,2013年读者传媒由于影视投资亏损,实现合作收益为-300万元。而在新闻客户端冲击下,读者传媒却打算向股民募集1348.7万元去做业界认为过时的手机报。
据招股说明书分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2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80 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20家,地方出版社360家。《读者》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青年文摘》、《意林》、《特别关注》、《海外文摘》、《知音》、《家庭》、《故事会》、《特别文摘》等,纸质媒体竞争加剧的同时消费群体扩张难度加大。
另外,招股说明书称,读者传媒面临着数字出版发展带来的风险,若不能加大数字出版物的投资力度,将在未来竞争中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