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首发论文撤回状况的调查分析——以中国知网2017—2019年数据为例

2021-07-23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作 者】韩刚、王景周:暨南大学

  【摘 要】[目的]了解我国学术期刊网络首发论文出版后的撤稿及更正状况,以及问题论文撤回过程中《中国知网网络出版文献出版状态变更与内容更正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执行情况。[方法]首先,检索CNKI平台2017—2019年带有“撤回”标记的网络首发论文的撤回声明;其次,下载撤回声明并编码保存,将撤回论文的目录导出至参考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X9进行相关统计,将撤稿声明的文本导入到质性研究数据分析软件NVivo 12 Plus进行原因分类;最后,对网络首发撤稿论文的学科分布、来源期刊、撤回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2017—2019年CNKI共撤回网络首发论文389篇,其中“撤回”论文310篇,“撤稿”论文74篇,“勘误”论文5篇;有明确撤回原因的论文有278篇,占比为71.47%,111篇没有说明撤回原因,占比为28.53%;因学术不端、署名问题、出版管理、质量控制、其他等原因撤回的论文分别为32、25、82、118、21篇。[结论]网络首发论文撤回率偏高(389/182654,0.21%),《规范》执行率偏低(6/389,1.54%);撤稿原因不明确、不具体,且存在故意遮掩学术不端事实的现象。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和数字化出版平台应进一步规范网络首发论文的流程管理和内容审核,增强撤回原因的透明性、撤回声明的易见性和撤回过程的可回溯性。

  【关键词】网络首发;撤回声明;撤稿;学术诚信;数字出版

  论文出版状态变更是指论文出版后发生的更正(Correction)、撤回(Withdrawal)、撤稿(Retraction)和删除(Removal)等状态的变化[1]。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内容涉及出版后论文信息变更的原因[2,3]、声明的写作规范[4,5]、处理的程序和态度[6,7]、伦理[8]、文献特征[9,10]、学术影响[11]、被引状况[12]、管理机制[13,14]等。吴任力等[15]专门研究了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期刊的撤稿原因。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论文正式出版后的状态变更展开的,随着期刊数字出版升级转型的深入发展,知识服务平台网络首发论文数量激增,论文网络首发后的出版状态变更现象越来越普遍,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

  网络首发(Online First Publish),是指被录用的论文在纸质刊物出版前,先通过知识服务平台以网络出版形式刊发出来,即在印刷出版之前优先出版已录用论文的电子版本。网络首发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效力,可缩短出版时滞,使作者的首发权得到及时确认,以促进科研成果快速传播,有利于提升学术话语权[16]。为促进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规模化转型升级,经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2017年11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正式上线,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中国各学科学术期刊文献。CNKI网络首发平台推出时,《财政研究》等近500种中国学术期刊编辑部成为第一批合作出版单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CNKI学术期刊的网络首发迎来高峰,2020年7月CNKI网络首发论文数量达到单月历史高峰(11638篇),截至2021年1月,已有近2000种学术期刊签约CNKI网络首发平台。

  为了提升期刊的网络出版质量,净化学术出版环境,规范出版状态变更及内容更正行为,保证学术出版记录的完整性和透明性,2018年10月20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知网网络出版文献出版状态变更与内容更正规范》[17](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19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规范》发布两年来,执行效果如何,有什么明显变化,还存在哪些问题及待改进措施?为此,本文以CNKI平台2017—2019年网络首发期刊论文数据为例,探析其出版状态变更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CNKI平台2017—2019年网络首发期刊的论文出版状态变更与内容更正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网络首发论文出版状态变更、内容更正的现状、原因、学科特征、作者和研究机构分布,以及期刊对《规范》的具体执行情况。《规范》给出了论文撤回、撤稿、删除、内容更正、关注声明的定义、执行标准及处理方法,但CNKI平台在实际执行中没有细分,而是统一在文题后以“撤回”标记,并发布有PDF格式的“撤回声明”,可以免费下载。“撤回声明”中“撤回”二字是对“出版状态变更与内容更正”所有情况的统称,是广义的;“撤回声明”原因分类中的“撤回”是狭义的,仅指符合某种特定条件的“出版状态变更与内容更正”。下文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不再对“撤回”进行专门区别表述。

  1.2 数据来源

  检索时间是2020年6月30日,由两人分别独立检索后复核数据。首先,登录CNKI平台,进入高级检索,选择“网络首发”,并在“时间范围”内选择发表时间,按2017、2018、2019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分别检索,将带有“撤回”标记的论文逐一选中(逐刊搜索后发现,网络首发的撤回论文记录均为完整记录);其次,以EndNote参考文献格式导出,并分别下载“撤回声明”文档,按出版时间先后顺序编号保存,用于后期的文本分析;最后,由CNKI平台查询获取“撤回”论文的下载次数、期刊出版周期、数据库收录情况等相关计量指标。

  1.3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EndNote X9等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借助质性研究数据分析软件NVivo 12 Plus进行编码和原因分类,并结合Origin 2020b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网络首发论文的撤回情况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首发成果报告》显示,2017—2019年,与CNKI网络首发平台签约的期刊有1366种,共发文182564篇[18],其中有169种期刊共发布撤回声明389份。CNKI平台论文网络首发及撤回情况如表1所示,389份撤回声明的论文网络首发情况按月份统计如图1所示。2018年和2019年每1万篇网络首发论文中平均撤回数都在21篇以上(这与中国作者的国际论文22.7/10000撤稿率相当,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撤稿率为7.6/10000[19]),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8月撤回稿件数量单月最多,共38篇,其中《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撤回增刊文章28篇。如果不考虑这一因素,这两年同月份网络首发论文撤回数量显著增加。


表1  2017—2019年CNKI平台论文网络首发及撤回情况
年份 撤回声明数量/篇(占比/%) 网络首发论文总数/篇(占比/%) 每1万篇论文的平均撤回数量/篇 网络首发期刊总数/种
2017 5(1.29) 8444(4.62) 5.92 540
2018 152(39.07) 69858(38.25) 21.76 936
2019 232(59.64) 104352(57.13) 22.23 1366
合计 389(100) 182654(100) 21.30* 1366**
  注:网络首发论文总数和签约CNKI网络首发平台的期刊数量来自《高校科技期刊网络首发成果报告》;*表示3年网络首发论文总量中每1万篇的平均撤稿数量;**表示网络首发期刊截至2019年底签约CNKI网络首发平台的期刊总数。


图1  2017—2019年CNKI平台网络首发论文各月撤回数量比较

  2.2 撤回论文的来源期刊情况

  2.2.1 撤回论文的期刊分布


  389份撤回声明来自169种期刊,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单刊撤稿量超过1篇的共有78种期刊,超过5篇的共有8种期刊,分别是《图书馆建设》(6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篇)、《分子植物育种》(8篇)、《中国现代医学杂志》(8篇)、《计算机仿真》(11篇)、《中国内镜杂志》(12篇)、《地球物理学进展》(15篇)和《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8篇)。其中,撤回论文最多的期刊是《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共28篇,全部为增刊论文。



图2 撤回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

  2.2.2 撤回论文的来源期刊的学科分布

  2017—2019年在CNKI平台有网络首发撤回论文记录的期刊共169种,这些期刊的学科分布及撤回论文数量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CNKI平台将期刊类别分为10类,部分期刊同时属于多个类别)。由表2可知:参与网络首发的期刊中,基础科学和医药卫生科技类期刊最多,分别有324种(占比为16.4%)和319种(占比为16.1%);发布撤回声明较多的是工程科技类期刊(68种,占比为38.0%)和信息科技类期刊(26种,占比为14.5%),发布撤回声明较少的是社会科学类期刊(9种,占比为5.0%)及哲学与人文科学类期刊(0种);撤回论文数量较多的是工程科技(122篇,占比为29.9%)、医药卫生科技(90篇,占比为22.1%)和信息科技(67篇,占比为16.4%)类期刊;刊均撤回论文数较多的是医药卫生科技(3.9篇/刊)和信息科技(2.6篇/刊)类期刊。


表2  CNKI平台发布撤回声明的期刊及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
类别 期刊数量/种(占比/%) 论文数量/篇(占比/%) 网络首发期刊数量/种(占比/%)
医药卫生科技 23(12.8) 90(22.1) 319(16.1)
工程科技I 31(17.3) 46(11.3) 283(14.3)
工程科技II 37(20.7) 76(18.6) 293(14.8)
基础科学 25(14.0) 53(13.0) 324(16.4)
经济管理科学 13(7.3) 31(7.6) 162(8.2)
农业科技 15(8.4) 28(6.9) 151(7.6)
社会科学I 2(1.1) 4(1.0) 80(4.0)
社会科学II 7(3.9) 13(3.2) 174(8.8)
信息科技 26(14.5) 67(16.4) 143(7.2)
哲学与人文科学 0(0.0) 0(0.0) 48(2.4)
合计 179(100.0) 408(100.0) 1977(100.0)

  2.2.3 撤回论文来源期刊的出版周期及数据库收录情况

  网络首发论文撤回期刊的出版周期及数据库收录情况如表3所示。从期刊的出版周期来看,网络首发撤稿的期刊中,月刊有85种,占比超过50%。从网络首发期刊总体状况来看,数量最多的是双月刊,其次是月刊,季刊和旬刊较少。有撤稿记录的期刊中月刊最多,可能与月刊的出版周期短、编辑工作量大有一定关系。从期刊的收录情况来看,发布撤回声明的期刊多数属于优质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以下简称“北大核心期刊”)占比高达85.8%。


表3 网络首发论文撤回期刊的出版周期及数据库收录期刊种类
期刊的出版周期情况 期刊的数据库收录情况
周期 期刊数量/种(占比/%) 数据库 期刊数量/种(占比/%)
半月刊 19(11.2) 北大核心 145(46.9)
月刊 85(50.3) CSCD 107(34.6)
双月刊 61(36.1) EI 35(11.3)
季刊 3(1.8) SCI 3(1.0)
旬刊 1(0.6) CSSCI 19(6.1)

  2.3 网络首发撤回论文的情况

  2.3.1 撤回论文的作者及其机构分布


  根据作者单位、个人简介、合作关系,以及内容相关性,署名作者共1543人(包括1个单位集体署名),实际涉及作者1563人(重名情况,根据个人著录信息进行了数据清洗),撤回论文3篇的有3人,2篇的有19人。署名单位共680家,其中一级署名单位共458家,撤回论文≥2篇的单位有321家。按一级单位(高校、研究院等)计算撤回频次,中国科学院最多,撤回16篇,其他首发论文撤回频次≥5者均为高校。署名机构撤回论文频次≥5的机构分布见表4。


表4 署名机构撤回论文频次≥5的机构分布
高校 撤回论文频次 高校 撤回论文频次
广西医科大学 9 吉林大学 6
河海大学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
中国科学院大学 8 桂林医学院 5
西南交通大学 7 青岛大学 5
贵州医科大学 6 中南大学 5

  2.3.2 撤回论文的下载及引用情况

  网络首发撤回论文共被下载了41943次(统计日期为2020年8月5日),平均每篇论文被下载了108.9次,下载次数的中位数为72,标准差为121.2。下载次数最高的为896次,是《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网络首发的《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其次是《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对我国 1985—2017年科技政策的数量、效力及效果的评价》,下载次数为794次;下载量100次以下的撤回论文共有249篇,占64.0%。所有撤回的网络首发论文在CNKI平台均未有被引记录。

  2.4 撤回论文出版状态变更的种类及原因

  2.4.1 撤回论文出版状态变更的类型


  学术论文出版状态的变更一般有“论文撤回”“论文撤稿”“论文删除”“内容更正”和“关注声明”5种类型。在CNKI数据库针对网络首发论文进行各种组合形式的主题词检索,没有发现“关注声明”类型的状态变更,在有“撤回”标志的论文的各种声明中没有见到论文“删除声明”。389篇注有“撤回”标志的论文的变更种类及年份分布如表5所示,其中撤回声明、撤稿声明、勘误声明的数量分别占论文出版状态变更声明总量的79.7%、19.0%、1.3%。与2018年相比,2019年撤回声明数量增加(占比由72.4%上升到84.1%)、撤稿声明数量降低(占比从26.3%下降到14.7%),勘误声明数量基本不变。


表5 网络首发论文出版状态变更种类及时间分布
年份 不同类别的声明数量/条
撤回 撤稿 勘误
2017 5 0 0
2018 110 40 2
2019 195 34 3
合计 310 74 5

  2.4.2 网络首发论文撤回的原因

  为了解论文撤回的原因,首先把389份撤回声明的文本导入质性研究数据分析工具NVivo 12 Plus,然后对撤回声明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编码、聚类和归因。

  389份撤回声明的文本词频查询结果的词语云如图3所示,高频词语及其频次和加权百分比如表6所示。由图3和表6可知,出现频次较高的词语是“撤回”“作者”“处理”“要求”,其次是“内容”“修改”“编辑部”“申请”“增刊”“版权”“错误”。多份撤回声明中指出,编辑部应作者要求或申请作出撤回处理,原因主要涉及内容、修改、版权、错误等。



图3  389份撤回声明的文本语词云

表6  389份撤回声明文本词频查询结果
词语 出现频次/次 加权百分比/%
作者 322 7.15
处理 338 7.09
撤回 300 6.66
要求 275 5.71
问题 100 2.10
文章 87 1.93
发表 58 1.17
内容 47 1.04
修改 42 0.93
编辑部 39 0.87
申请 37 0.82
论文 36 0.80
稿件 33 0.73
增刊 33 0.73
网络 30 0.67
出版 30 0.67
版权 29 0.64
错误 30 0.63
转让 28 0.62
研究 27 0.60

  在NVivo 12 Plus 编码和聚类的基础上,结合“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平台[20]和其他文献[21,22]的归因类别,把网络首发论文的撤回原因归为学术不端、署名问题、出版管理、质量控制、原因不明、其他原因6大类,具体情况如表7和图4所示。撤回声明中涉及多重原因者较少,为简化统计,每份声明按其最重要原因归为其中一类。

表7 基于撤回声明文本分析的稿件撤回原因分类
类型 撤回声明数量 /条 占比 /%
学术不端 32 8.23
抄袭剽窃 8 2.06
一稿多投 6 1.54
重复发表 18 4.63
署名问题 25 6.43
变更作者或排序 12 3.08
变更单位或项目 3 0.77
署名争议 5 1.29
署名信息错误 5 1.29
出版管理 82 21.08
版本错误 6 1.54
上传失误 54 13.88
管理规定 10 2.57
期刊参数 12 3.08
质量控制 118 30.33
编校错误 15 3.86
诚实性错误 24 6.17
达不到发表要求 16 4.11
修改完善 63 16.20
其他原因 21 5.40
隐私/保密问题 10 2.57
版面费 3 0.77
评价要求 3 0.77
作者失联 5 1.29
原因不明 111 28.53
应作者要求 100 25.71
应编辑部要求 4 1.03
无指称 7 1.80
合计 389 100


图4  389份撤回声明的原因类别及分布情况

  网络首发论文的撤回学术不端包括抄袭剽窃、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期刊认定为学术不端或疑似学术不端的论文32篇,声明中明确撤回的论文25篇(撤稿9篇,撤回15篇,撤销1篇),其他没有明确。部分不端行为是在期刊正式发表前二次查重时发现的。署名问题包括变更作者或署名排序、变更作者单位或基金项目、署名争议,以及署名信息错误。经查证,署名问题中有些实质上是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比如更新后的论文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虽然撤回的论文在CNKI系统中已不可见,但可通过百度文库或道客巴巴等平台找到),但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已经被替换,或者排名顺序被更改。普通撤稿原因中,占比较大的一般是学术不端和署名问题,而这两项原因在网络首发论文撤稿中仅占14.7%(57/389)。

  与普通撤稿相比,网络首发论文可在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定稿等阶段优先出版,审核、管理、编校、上网等环节发生了变化,撤回原因呈现一些新特点,如出版管理、质量控制、版面费等其他原因。涉及出版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撤稿共130篇,占51.4%(130/389)。(1)出版管理:版本错误是指网络首发的非最终审核版本;上传失误包括重复首发同一篇文章、附加材料遗漏、误传增刊或论文集,以及一社多刊的论文错误归属等;管理规定包括CNKI规定(如《红外与激光工程》《水产学报》执行CNKI规定“网络首发论文发布满1年仍未刊出的,应撤回”)、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规定(如《精细化工》执行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规定“中文期刊禁发英文稿”)等;期刊参数错误是指DOI错误、缺失,以及卷期信息错误等。(2)质量控制,主要指编校差错、论文达不到发表要求、作者诚实性错误(实验设计、数据、计算)、作者不采纳编辑部汇总的修改意见等。(3)其他原因:隐私问题涉及单位的敏感信息、个人信息(电话、手机号码等),以及技术保密、数据保密、专利、知识产权保护等;版面费问题包括不能如期缴纳或无法缴纳版面费;评价要求是指因某刊非EI期刊、核心期刊而不符合作者项目结题等要求,涉及期刊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和《钢结构》;作者失联是指无法联系到作者,通知作者自校不回应。(4)原因不明,是指声明中仅仅提及“应作者要求”或“应编辑部要求”,甚至没有任何原因说明。

  3 思考与建议

  3.1 正确认识论文撤回行为


  科学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件产品;论文发表,对作者而言,不是某项研究的结束,而是接受公众检验和评价的开始;对期刊而言,不是出版活动的终点,而是传播反馈的起点。出版状态变更及内容更正是期刊出版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自我纠错机制。论文被撤回,不管是诚实性错误原因还是学术不端原因,都是作者和期刊出版记录上的污点和伤疤,但主动撤稿的行为是值得尊敬的。虽然科学界对论文撤回行为高度认同,但是由于大多数期刊论文出版后的撤回源于学术不端行为,尤其是近年中国作者的国际论文大规模被撤销事件频发,致使撤稿被严重污名化。van Noorden[23]认为,这种污名可能会阻止诚实的科学家做正确的事。一项调查显示[24,25],期刊越好,出现撤稿的概率越大。本研究调查的389篇网络首发撤稿论文的169种来源期刊中,北大核心期刊有145种,占比为85.8%,CSCD和CSSCI来源期刊有126种,占比为74.6%,另外还有SCI和EI收录期刊共38种。这可能与高质量期刊的受关注程度高、把关机制更完善、管理更严格有关。

  主动撤回有缺陷的论文——科学中的“英雄行为”(Heroic Acts),对促进当前出版文化的转变具有积极作用[26],我们需要全面认识论文撤回行为。撤回的最主要目的是纠正文献错误,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而不是为了惩罚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27]。虽然撤回对期刊和作者而言是警示和教训,但不是耻辱和惩罚,而是对科学传播的一种负责任行为。张春博等[28]的调查显示,除单年撤稿量过多(尤其是大规模、集中式撤稿)外,撤稿论文对所在期刊没有显著影响。管理部门在建立学术期刊预警名单或黑名单时,需要区分“好的”(诚实的、主动的、负责的)与“坏的”(故意的、被动的、欺诈的)撤回,不能简单地把期刊论文撤回量作为预警期刊或黑名单期刊的评判指标之一,应该以一种更具同情心的眼光来看待,没有一个科学家是完美的,只有在不断试错中,才能最终得出重要的结果。研究者既要对错误保持高度警惕,也要对一次偶然的失误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纠错。

  3.2 加强网络首发论文审核

  快速发表及传播是期刊、作者共同的心愿和目标,但优质科学文献的产生需要反复地推敲和打磨。在数字出版条件下,虽然文献的某些缺陷便于遮掩,但这与数字出版的初衷是相悖的。有缺陷的文献传播越高效,影响越广,副作用越大。网络首发论文的撤稿率明显高于纸质期刊,就目前编辑部发布的撤回声明而言,行文不规范、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落款没有日期、责任划分不清晰、原因含糊没有说服力的情况较多,比如《深圳共识》刊登的一篇文章先后发布了3次撤回声明,这表明在网络首发背景下需要对期刊编辑就学术出版系统及其运作规则进行更好的教育或培训。期刊编辑部应根据网络首发的特点,完善新条件下的编辑加工和审核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加大《规范》的执行力度。期刊应对编辑部人员进行合理分工,配备专人负责网络首发论文的审核、上传、跟踪、撤回和版本更新。

  《规范》针对论文出版状态的变更类型给出了具体定义,并提供了相应的声明模板,但通过对389份撤回声明的文本分析,发现网络首发论文的出版状态变更声明的分类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规范》的定义。《规范》规定的撤回、撤稿、更正有明确界限,情节和性质各不相同:论文撤回,是指论文包含因疏忽产生的错误,且不在勘误规定范围内,或者网络首发论文刊出严重滞后,论文被撤回;论文撤稿,是指论文因被认定违背科研诚信和出版伦理而被撤销;论文删除,是指论文存在法律或涉密等问题被删除;论文更正,是指论文的勘误及更正后的全文替换。一些本该撤回的论文被标记为“撤稿”,这对作者声誉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样,本该被撤稿的论文被标记为“撤回”,这是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纵容。网络首发平台应加强撤回声明模板的规范使用,严格审核,督促期刊编辑部提供理由具体充分、归类合理的声明。

  3.3 提高撤回声明的透明性

  透明性,是指撤回的责任主体、原因、依据、时间和事实表述具体、符合实际,且可回溯、可检验。含糊其词,无法消除错误文献的不良影响,对学术不端行为也起不到警示和威慑作用,还可能让一些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如伪更正[29]。

  当然,本研究不是强调一定要采用CNKI的论文撤回模板,比如《中国岩溶》在对《岩溶区典型富水地质体联合剖面曲线正演模拟研究》[30]的撤回声明中,虽未采用模板的表格形式,但声明的信息完备、原因详实、中肯,值得借鉴。撤回原因表达含糊、缺乏关键信息,甚至避重就轻、歪曲事实[31],这是撤回声明缺乏透明性的主要原因。提高撤回声明的透明性,重点要从论文撤回原因细分和诚实归类入手。Retraction Watch平台罗列了98种论文撤回原因,值得参考。

  3.4 提升撤回声明的易见性

  易见性,包括可见性和易得性。易见性即可查可看,且便于检索,容易发现。部分论文撤回后仍被引用,甚至被引频次很高,这是因为撤回声明和原文缺乏超链接,一些读者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论文已经被撤回。撤回的易见性,有利于读者及时觉察有缺陷文献的无效和不可靠性,且对学术不端行为者具有威慑作用。

  国外重要期刊数据库对撤回论文有明确标识,一般采用标志性提示语+论文标题的形式,常见的提示语有“Retraction notice”“Statement of Retraction”等。规范标注是保障撤回论文易见性的关键。由于CNKI目前整合了大量国外文献,在其“主题”下输入“Retraction notice”可检索到3816篇撤稿声明,但在其“主题”下输入“撤稿声明”或“撤回声明”仅能检索到56条有效信息(检索时间为2021年1月10日)。中国的期刊数据库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撤回论文的管理模式,借鉴国外做法,撤回声明发布时统一撤回论文标识,如采用“撤回:”+“被撤回论文题目”的形式,实现撤回论文期刊数据库的检索可见性。

  Retraction Watch平台为撤回论文的易见性提供了可靠渠道,是追踪回溯科学论文出版后信息变更的重要窗口。中国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的数量较少,尤其是中文期刊,通过Retraction Watch难以有效获取国内期刊论文的撤回情况,需要创建我们自己的撤稿观察平台。

  3.5 确保撤回过程的可回溯性

  撤回论文的可回溯管理[30],是指期刊编辑部和文献数据库平台记录、保存论文撤回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信息,实现变更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论文撤回过程的可回溯,实现了信息的开放,保障了读者对信息变更的知情权,具有提醒、警示、威慑和监督等多重意义。

  2020年8月31日,再次对389篇撤回论文进行检索并逐一复查,发现有2篇网络首发论文的“撤回”标志消失了,还有部分论文撤回原因与实际情况显然不符,如对于《金融发展、制度质量与贫困减缓——来自中国30个省市的经验研究》[32,33],《金融发展研究》编辑部给出的撤回原因是“由于作者自身原因”,而《北方金融》编辑部给出的则是“论文重复发表”。为确保撤回论文的可回溯性,CNKI平台不仅要提供撤回声明和原文摘要的免费下载,还要使得非必须删除的撤回论文全文的PDF文件可以免费下载,并标记“撤回”水印。撤回声明宜采用网页格式,便于搜索引擎收录和文献间超链接。

  CrossMark[34]是CrossRef的系列产品之一,它在论文的PDF或HTML页面上打上一个标记,提供这篇文章的重要出版记录,只需点击该标识符,读者就能够快速方便地访问论文的当前状态,包括对该论文的任何更正、撤回或更新等信息。中国的期刊数据库平台需要加强这些功能的开发和应用。

  4 结语

  网络首发使得论文出版状态变更前置,减少了论文在信息传播中的负向作用,但网络首发阶段的论文状态变更操作更容易,隐蔽性更强,受关注程度较低,这就弱化了作者和编者对文章内容把关的警惕性,同时也降低了学术不端者作弊的成本,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进一步蔓延。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科技的创新和进步建立在精确的出版物基础上,保持期刊论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作者和编者的共同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CNKI平台2017—2019年网络首发论文中的撤回论文为例,分析撤回的原因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中国学术期刊服务机构需进一步完善网络首发平台技术,提高撤回声明的透明性和可见性,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首发论文审核和引文内容分析中的应用,深度关联、可视化展示引证文献间的引文内容和引用情感极性(正引、反引,还是提及);期刊编辑部应进一步加强对网络首发论文的审核和质量控制,区分事实性错误和学术不端行为,为撤回论文提供更细粒度的分类和归因,为读者提供经验和教训,同时也为致力于保护科学文献质量的撤回者正名。

  继CNKI后,国内另外两大期刊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和万方数据也开通了学术论文网络首发平台,本研究没有纳入这两个平台网络首发论文的撤回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没有纳入2020年CNKI网络首发撤回论文数据,这是因为问题论文的发现需要一个过程,且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网络首发论文总数大幅增加,出版周期显著缩短,撤回率和撤回原因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变化,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Elsevier. Article withdrawal[EB/OL].[2020- 05- 16]. https://www.elsevier.com/about/policies/article-withdrawal.

  [2]张晴, 姚长青, 潘云涛, 等. 中文学术期刊撤销论文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5):611-615.

  [3]包靖玲, 潘旸, 魏佩芳, 等. 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撤稿原因的调查分析:以Scopus数据库为例[J]. 编辑学报, 2018, 30(3):323-327.

  [4]金琦, 王书亚, 石朝云. 学术期刊撤稿声明的规范化写作与发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 27(4):359-362.

  [5]朱大明. 关于科技学术期刊论文更正和撤销的讨论[J]. 编辑学报, 2013, 25(5):484-485.

  [6]王景周. 科技学术期刊公开更正应规范化[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 21(4):535-538.

  [7]田瑞强, 姚长青, 刘洢颖, 等. 学术论文的撤销条件、原因及程序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10):1232-1237.

  [8]冷怀明. 撤稿引出的出版伦理问题与处理[J]. 编辑学报, 2018, 30(6):558-560.

  [9]和婧, 刘筱敏. 学术期刊更正文献的特征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 27(9):969-974.

  [10]周志新. 中文科技期刊被撤销论文特征分析及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 28(11):1065-1070.

  [11]姚长青, 田瑞强, 杨冬雨, 等. 撤销论文及其学术影响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5):595-604.

  [12]王丽丽. 撤销论文被应用的原因探析及防范措施[J]. 出版发行研究, 2018(8):74-76.

  [13]赵大良. 刍议科技论文的更正、替换和撤销[J]. 编辑学报, 2012, 24(4):393.

  [14]焦爽, 李春梅. 被撤销论文作者管理机制的构建探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 28(8):710-715.

  [15]吴任力, 邓支青, 吴淑倩. 多维视域下开放获取期刊撤稿原因分析:基于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数据[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346-355.

  [16]新华社. 创新成果发布有了“绿色通道”:我国868种学术期刊实现网络首发[EB/OL].[2020- 05- 06]. http://www.xinhuanet.com/2018-11/03/c_129985164.htm.

  [17]中国知网. 中国知网网络出版文献出版状态变更与内容更正规范[J].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2018- 12- 20)[2021- 01- 05]. http://zggsps.paperonce.org/Upload/Park/161bf466-4ca7-4bad-9c0b-608b47a44c51.pdf

  [18]佟昔.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首发成果报告[R]. [2021- 01- 08]. 重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24次年会, 2020.

  [19]王凤产. 中国撤稿现状调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 30(12):1360-1365.

  [20]Retraction Watch[EB/OL]. [2021- 01- 08].3 https://retractionwatch.com/.

  [21]Coudert F X. Correcting the scientific record:Retraction practices in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J].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9, 31(10):3593-3598.

  [22]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S/OL].[2020- 08- 14]. http://hbba.sacinfo.org.cn/stdDetail/106d3905ac9d1ea10368f707ccdc33a02680eb41d12c919462e74f79e0d288a1.

  [23]van Noorden R. Science publishing:The trouble with retractions[J]. Nature, 2011, 478(7367):26-28.

  [24]任胜利. 撤稿指数:期刊越好,越有可能撤稿?[EB/OL]. [2021- 01- 0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899&do=blog&id=972796.

  [25]Fang F C, Casadevall A. Retracted science and the retraction index[J]. Infection and Immunity, 2011, 79(10):3855-3859.

  [26]Vuong Q H. The limitations of retraction notices and the heroic acts of authors who correct the scholarly record:An analysis of retractions of papers published from 1975 to 2019[J]. Learned Publishing , 2020, 33(2):119-130.

  [27]COPE. Retraction guidelines[EB/OL].[2021- 01- 08]. https://publicationethics.org/node/19896.

  [28]张春博, 丁堃, 王贤文, 等. 撤销论文对所在期刊的影响研究:基于期刊引证指标的定量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337-345.

  [29]王景周. 警惕学术期刊公开更正中的不当更正[J]. 编辑学报, 2010, 22(3):248-250.

  [30]撤回:刘伟, 甘伏平, 周启友, 等. 岩溶区典型富水地质体联合剖面曲线正演模拟研究[J/OL]. 中国岩溶,[2021- 01- 1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5.1157.P.20171201.1600.006.html.

  [31]王景周. 学术论文出版后信息变更的可回溯管理[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 30(8):845-852.

  [32]撤回:刘海瑞, 成春林. 金融发展、制度质量与贫困减缓——来自中国30个省市的经验研究[J]. 金融发展研究[2021- 01- 14]. https://doi.org/10.19647/j.cnki.37-1462/f.2019.02.002.

  [33]刘海瑞. 金融发展、制度质量与贫困减缓:来自中国30个省市的经验研究[J]. 北方金融, 2018(12):28-34.

  [34]CrossMark[EB/OL]. [2021- 01- 05].https://www.crossref.org/services/crossmark/.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