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与文化,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轮,缺一不可。我国正处于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中,科技图书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传播载体,其作用不容小觑。有鉴于此,文章拟对"十三五"期间科技图书出版的整体态势、图书质量的社会认可度、国家对科技图书出版的扶持和科普图书出版情况等进行梳理,以期为新时期科技图书出版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十三五”;科技图书;梳理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的良性稳步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等为出版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新闻传媒和出版业态产生了巨大改变,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实践阶段,并着力向纵深发展;出版业竞争依旧激烈,如何深化供给侧改革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出版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科技图书出版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1 工业技术类为出版规模最大门类,医药、卫生类表现突出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16—2019年在使用中国标准书号的10大类科技图书中,工业技术类的总体规模一直居于首位,医药、卫生类和数理科学、化学类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2020年的图书市场方面,除表现突出的主题读物以及传统热点出版物外,医疗、计算机方面的选题也是选题热点[1]。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近百家科技出版单位在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号召,加班加点出版了防疫情类图书和新媒体、有声读物等宣传品,免费奉献给广大读者;北京科技社等出版单位出版了给孩子的防疫教育读物《妈妈去打怪兽》《打怪兽的10个方法》等优秀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2];广东科技社的中医药板块图书在开卷监控排名中冲到了地方科技社的第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发行200多万册)等图书获得了“两个效益”的双丰收;等等。
2 科技图书出版呈稳中有升、整体向好态势
“十三五”期间,科技图书出版呈稳中有升、整体向好态势。数据显示(见表1,国家新闻出版署暂未公布2020年的相关数据),2016—2019年科技图书总品种数、总印数、总印张数、定价总金额稳中有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相较于2016年,2019年科技图书出版的总品种数增长1万种,增长率为10.12%;总印数增长0.38亿册,增长率为9.31%;总印张数增长4.38亿印张,增长率为6.81%;定价总金额增长50.01亿元,增长率为28.28%。
表1 2016—2019年10大类科技图书出版增长情况
统计项 | 10大类科技图书全年合计 | 2019年相对于2016年的增长值 | 2019年相对于2016年的增长率/%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
总品种数/万种 | 9.88 | 10.25 | 10.50 | 10.88 | 1.00 | 10.12 |
总印数/亿册 | 4.08 | 4.00 | 4.24 | 4.46 | 0.38 | 9.31 |
总印张数/亿印张 | 64.36 | 63.90 | 68.89 | 68.74 | 4.38 | 6.81 |
定价总金额/亿元 | 176.82 | 184.16 | 211.58 | 226.83 | 50.01 | 28.28 |
“十三五”期间,科技图书零售市场基本保持稳定状态。2016—2019年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科技类图书年零售册数均在1.5亿册以上,销售金额40亿元左右(参见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16—2019年各年度《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5.08%[3],与此相应,科技图书年度销售码洋同比2019年也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1]。且机械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等出版社的营收和利润均逆势增长,这给科技图书出版市场提振了信心。
3 图书重印率持续走高,不少科技图书质量受到广泛认可
数据显示,2016—2019年10大类科技图书的重印率分别为46.67%、50.84%、53.04%、57.23%(见表2),逐年上升。相比于2016年,2019年科技图书重印率上涨10.56%。且10大类科技图书的重印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数理科学、化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类图书的重印率一直位居前三位。科技图书重印率的持续提高,既说明我国科技图书市场有一批受读者欢迎、具有市场潜力图书,也说明科技图书质量受社会认可度较高。与此同时,自然、科技类图书全国累计出口也呈上扬势头,从2016的296.58万美元上涨到2019年的366.34万美元。“十三五”期间,一些出版单位在科技图书版权输出方面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如2020年,仅广西科技社就实现了49种图书版权输出,其中,九成以上的品种是科学家传记、科普读物、实用技术、科技学术著作等类别。
表2 2016—2019年科技图书重印率情况
统计项 | 自然科学总论 | 数理科学、化学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生物科学 | 医药、卫生 | 农业科学 | 工业技术 | 交通运输 | 航空、航天 | 环境科学 | 合计 | |
2016年 | 新版/种 | 401 | 2998 | 1789 | 1909 | 13596 | 3066 | 22708 | 2642 | 354 | 1593 | 47657 |
重印/种 | 396 | 5849 | 967 | 1501 | 7934 | 2075 | 25385 | 3006 | 185 | 654 | 41707 | |
重印率/% | 49.69 | 66.11 | 35.09 | 44.02 | 36.85 | 40.36 | 52.78 | 53.22 | 34.32 | 41.05 | 46.67 | |
2017年 | 新版/种 | 431 | 2955 | 2010 | 1927 | 13486 | 3381 | 21472 | 2930 | 381 | 1584 | 50557 |
重印/种 | 362 | 6527 | 958 | 1559 | 9147 | 2136 | 27311 | 3105 | 232 | 941 | 52278 | |
重印率/% | 45.65 | 68.84 | 32.28 | 44.72 | 40.41 | 38.72 | 55.98 | 51.45 | 37.85 | 37.27 | 50.84 | |
2018年 | 新版/种 | 441 | 3061 | 2091 | 1992 | 13472 | 3061 | 20451 | 2692 | 420 | 1636 | 49317 |
重印/种 | 379 | 6728 | 1131 | 1915 | 10101 | 2294 | 28885 | 3049 | 286 | 925 | 55693 | |
重印率/% | 46.22 | 68.73 | 35.10 | 49.01 | 42.85 | 42.84 | 58.55 | 53.11 | 40.51 | 36.21 | 53.04 | |
2019年 | 新版/种 | 427 | 2863 | 2078 | 1756 | 11955 | 2884 | 19440 | 2850 | 434 | 1610 | 46297 |
重印/种 | 434 | 7819 | 1311 | 1936 | 10833 | 2141 | 32675 | 3449 | 306 | 1047 | 61951 | |
重印率/% | 50.41 | 73.20 | 38.68 | 52.44 | 47.54 | 42.61 | 62.70 | 54.75 | 41.35 | 39.41 | 57.23 |
此外,在“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7年)获奖名单中,可以看到《隧道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空间微系统与微纳米卫星》等科技精品图书的身影[4]。在“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19年)获奖图书中,包括有《先进燃气轮机设计制造基础专著系列(7册)》《怪波及其数学理论(中、英文版)》《中国能源新战略:页岩气出版工程(15册)》《精准医学出版工程·精准医学基础系列(10册)》等精品图书。
4 国家注重对科技图书出版的扶持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图书的出版,多年来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措施扶持科技图书,尤其是高水平、高质量科技图书的出版。设立于1997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一直致力于资助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十三五”期间,每年资助的科技图书项目分别为176、211、201、203、240个,合计1031个。2016—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立项的项目中,自然科学与工程类的占比分别为21.90%、22.20%、23.30%、20.70%,平均水平居第三位[5]。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装备科技译著出版基金自1988年设立,至2020年共资助了1500余种科技图书的出版。资助的图书包括航空、航天、兵器、舰船、电子和核技术等诸多领域。2019年,仅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就资助了33种图书的出版。2007年设立的航天科技图书出版基金每年评审1~2次,至2020年共资助了329个项目。其中,2020年共有34个项目获得资助,创近年新高。综上,这些科技图书出版基金的设立,不仅有效推动了科技出版的供给,缓解了科技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也大力促进了科技出版的繁荣发展。
5 科普图书出版方兴未艾,优秀科普作品获得大力推荐
一直以来,科普图书作为科普的主要传播载体,在科普教育、传播和普及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有效保障。“十三五”期间,有鉴于信息爆炸、伪科学盛行的时代特征,科普图书出版更加受到重视,但方兴未艾。以少儿科普图书出版为例。开卷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出版单位重点出版少儿科普图书367种,2018年为351种,2019年为272种,分别占到出版单位重点出版少儿图书的23.5%、21.6%和26.2%[6]。
另一方面,优秀科普作品获得有关部门的大力推荐。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发起了“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评选活动,每季度评选一次。到2020年第一季度为止,分别推出74、64、71、15种,共计224种优秀科普图书。2019年,科技部根据《科技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19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的通知》文件的部署,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活动。各地方、部门共推荐278册(套)作品,最终评选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100册(套)[7]。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优秀科普作品的内容涵盖众多科技领域,内容多元化,其创作水平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较以往均有了明显提高。且其中有很多科普图书是我国原创的。
6 结语
“十三五”期间,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科技图书出版呈现出持续繁荣发展的态势(由于篇幅和能力所限,以上的梳理难以面面俱到)。展望未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版单位应进一步优化科技图书产品结构,持续提升科技出版服务能力,进一步落实和推进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科技阅读需求,进而为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2020图书市场报告发布,这一年出版业过得到底怎么样?[EB/OL].(2021-01-05).https://www.163.com/dy/article/FVJJDOL40512DFEN.html.
[2]宗蕾.为科技出版助力,让科技阅读成时尚——访中国版协科技出版社委常务副主任吴宝安[J].新阅读,2020(6).
[3]《2020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解读:图书市场的危机与变局[EB/OL].(2021-01-28).https://www.sohu.com/a/447184202_162758.
[4]王曦.繁荣科技图书出版,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十三五”以来(尤其是2017年)我国科技图书出版情况盘点[J].科技与出版,2018(2).
[5]吴明华,刘丽丽.科技出版为助力科技强国发挥重要作用[J].出版参考,2019(10).
[6]郝培茹.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基于近三年开卷数据[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0.
[7]100部!2019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公示[EB/OL].2021-01-11.https://www.163.com/dy/article/G033IERB-05268M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