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在少年儿童群体中的传播与接受,自诞生之初就一直备受非议,时至今日,“少不读水浒”的文化自困也依然甚嚣尘上,因此相关研究十分薄弱。但《水浒传》确以不同版本被当代少年儿童阅读着,只是在改编、出版上存在诸多乱象和问题,本研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对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古典文学名著进行少儿版改编和出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影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家文化自信建设做出努力。
虽然古典文学名著在当下有网络媒体、连环画、影视剧、电竞游戏等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但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纸质版阅读依然是主要方式。本项目组《关于<水浒传>少儿版改编与接受现状的调查问卷》显示,66.6%的少年儿童是在3年级之前接触到《水浒传》的(见图1),但是80.6%的少年儿童没有读过原著,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少年儿童接触的《水浒传》读本是经过改编加工的少儿版的《水浒传》。这种绝对的比例差要求我们必须对少儿版《水浒传》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加以引导。

图1 您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水浒”故事的?
1 现状调查
项目组通过网络数据搜集、问卷调查分析、实体少儿图书市场调研等多种方式,对《水浒传》的少儿版改编和出版现状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1.1 改编出版概况:
1.1.1 版本种类多、数量大:
《水浒传》少儿版改编版本众多,数量巨大。检索关键词“少年儿童水浒”,各大权威销售网站都能搜到数量庞大的图书链接,京东图书商城搜到7100种商品链接,当当网是国内相对权威、专业的图书销售网,其图书销量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当当网上能搜到18484种商品[1],而且处在一直持续增加的状态。考虑到接受对象的特殊性及古典文学名著本身的特点,很多少儿版《水浒传》在保留故事精髓的前提下,做了更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改编和加工,根据目的不同可以做以下分类:
1.1.2 普及启蒙版本:
为降低门槛,将历史久远、艰奥晦涩、博大精深的古典名著送达少年儿童面前,让少年儿童畅通轻松快乐地阅读,此类版本一方面对装帧设计尤为重视和关注,表现在增加注音、配有插图、全彩印刷、环保耐用等方面,可谓精心细致、花样繁多。其中主打图画和印刷优势的版本尤其多,如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七色光童书坊作品四大名著合集、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的美绘注音版《水浒传》,就连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张原改编的少儿版《水浒传》也不免俗,大力宣传“白话美绘装帧和大豆环保油墨印刷,大字印刷,字号适中不伤眼,根据内容配有插图等”卖点。当然也有个别版本为了营造古朴怀旧的风格反其道而用之,如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何秋光改编的全套60册四大名著连环画就特意采用墨绘漫画的方式来绘图,很有新意。
1.1.3 考试应用版本
《水浒传》作为古典文学名著的代表性作品,历来就是语文学科必考的内容,因此此类版本出版量非常大。此类版本以经典文学名著为载体着重应用的目的非常明确,所以一般打着核心知识点介绍、名家名师解读、符合新课标要求、权威部门推荐指定等醒目卖点来吸引买家和受众。开明出版社出版的无删减无障碍的少年儿童文学读物故事书《水浒传》主推“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教育部指定版本、全本名著无障碍阅读”营销特色,并设置“名师导读、名师批注、名师精评、模拟测试”等栏目,还附赠“核心考点专练”。人民文学出版社的100回本《水浒传(上下)》也为了提升销量在强调“原版无删减、生僻字有注解注音、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特点基础上,还附赠人物关系图、路线图和精讲视频,可谓用心良苦。岳麓书社出版的四大名著完整珍藏版更是在赠品“考点大全”中宣称:一册在手,考试无忧。
1.2 改编人群、出版机构复杂多样
少年儿童阅读群体在每年的阅读调查中占比很大,意味着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销售利润,吸引了众多作家、出版社、书店、书商涉足少儿读物改编出版的产业,进而也呈现出复杂多样乃至无序的状态。“目前,在全国583家出版社中,约556家参与出版少儿图书。”而当当网上与《水浒传》出版直接相关的出版社也有近百种,其中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7041种链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等专业少儿出版机构占据大半壁江山。除此之外,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戏剧出版社、摄影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越来越多的非专业少儿出版社、数字公司及教育公司参与到图书市场竞争中来。”“更多的严肃文学作家、科教从业者、行业专业人士参与到儿童读物的创作”中来。
1.3 装帧排版更新迭代快速
当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缘于读者群体的特殊性,童书出版技术也日益精湛,在装帧排版、插图设计、印刷纸张等方面都力求达到上乘工艺,比如湖北美术出版社《漫画版四大名著(全4册)》在纸张要求上就特别突出:印刷基地印刷、原生木浆、环保认证油墨、采用新技术装订,可谓精益求精、力求优质。如山东美术出版社的《水浒传》(有声朗读版)即提供扫码阅读功能,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少儿版四大名著连环画即将“扫描书中二维码听音频走路运动睡前休息都能听”打造为销售亮点。相较于灌输知识,这些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吸引少儿读者,激发其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孩子全新的阅读体验。
2 主要问题举析
随着童书市场的持续火热,少儿读物的出版社、出版机构数量激增,更多人士参与到儿童读物的改编与创作中来,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古典名著少儿版改编和出版方面出现了诸多乱象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2.1 质量良莠不齐,缺乏优质精品
图书市场上《水浒传》少儿版虽然版本众多,但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乏有适合当代少年儿童接受特点的高质量改编版本,相反确有不少粗制滥造、质量不佳之作,可谓泥沙俱下,一片混乱。
如何在保留原著精髓和适应少儿读者的阅读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是《水浒传》少儿版改编的关键和难点所在,但很多普及启蒙类版本过分强调幽默爆笑的情节叙述、愉悦轻松地阅读,往往删减改编过多,文字过于浅显俗白,虽然孩子阅读毫无阻碍,但也几乎找不到原著的任何味道和痕迹,除了人物姓名和基本故事框架之外,经典文学名著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文学性的“古事”而已。孩子们因此爱上的可能不是经典本身,而只是虚夸的图画和肤浅的对白,这种版本对于孩子接受经典不是引导反而是误导。
2.2 实用主义盛行,功利色彩较重
这个问题在考试应用类版本中最为严重,此类版本秉承工具理性至上,为应试而生,有些甚至为了应试,按考试级别不同分为不同难度层级,功利色彩浓厚,是所谓的“有用”之书。当文学经典名著中不时出现知识拓展、思维导引、真题预测、参考答案、试题检测、练考手册等内容时,已经近似于考试参考资料,和教辅材料无异,这些版本虽然满足了很多家长、学生的应试要求,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失去了文学本身的特点。而且书中给出的所谓名家解读、权威答案容易限制少年儿童的思维,形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其自我解读能力的培养和文学素养的真正提升。还有一些版本为达到所谓的提升读者写作能力的目的,增设了知识拓展、素材积累等模块,将一些天文地理、民俗风情、气候生态等内容大杂烩般一股脑推给孩子,美其名曰开拓眼界、提升阅读,其实这对于阅读能力不高、阅读习惯不佳的少年儿童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更容易干扰其对作品本身的专心阅读,贻害无穷。
2.3 盲目重复跟风,市场竞争无序
中金易云平台监控大数据显示:从2020年上半年,整体图书平均定价为39.50元,同比去年上升11.17%,少儿读物类平均定价增长最高;中金易云“双11”战报也显示:无论实体还是网络零售渠道少儿读物都稳居第二位,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劲头。少儿版古典名著改编与出版也因此出现了盲目跟风重复、市场竞争无序的业态。自本研究开始以来,一直关注当当网少儿版《水浒传》的上市与销售情况,发现从2020年10月到12月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搜索关键词“少年儿童水浒”得到的链接数就从14000多种到16000多种直到目前的18000多种,数量激增。如此快速巨大的市场投入,缺少时间的沉淀与打磨,一味低水平重复生产,不仅会导致供给过剩、资源浪费,更严重违反了文化产品生产的周期,势必在质量上大打折扣,难以避免粗制滥造的书品流入市场,这对《水浒传》的传播而言不是好事,更为严重的是对少儿的成长不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极为不利。
3 建议策略针
对《水浒传》少儿版改编出版的乱象和问题,拟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和策略。
3.1 强化观念引导,提升书品质量
要提升《水浒传》少儿版为代表的名著改编书品的质量,必须强化观念引导,首先,相关从业人员要清楚认识到少儿读物的编写和“出版业肩负着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双重使命,而少儿图书出版关系到我国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要有大局观、家国观、未来观,应将发展思路从依靠数量增长转向依靠质量提高效益的方向上来。其次,改编者要对文学的本质和创作规律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对古典文学名著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探寻适合少儿身心特点的高质量改编之法,懂得在改写中要取舍有度、缩减有法,不能舍本逐末、丢失文学性,努力提高图书改编质量。
3.2 严格准入制度,优化图书市场
要整治古典名著少儿版改编与出版市场乱象,首先,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及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文件对保障图书出版质量的严格规定,遵守出版审批许可制度,加强宏观监管,严格出品考核,合理规范价格,净化少儿图书市场。细化古典文学名著少儿版改编的原则和要求,如插图质量、知识逻辑、语言文明、细节处理等方面要能在保证正确的基础上,追求美学与文学、科学并驾齐驱,精耕细作、稳扎稳打制作出优质的图书内容,永葆古典名著的生命活力,实现古典文学名著在当代的健康传播和有效传承。
4 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认真做书,让孩子们能读到好书、精品书。希望未来的经典名著改编者们、儿童读物出版机构和儿童文学作家们,都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力求为少年儿童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古典名著改编版本,净化少儿图书市场,优化少年儿童阅读环境,助力全民阅读计划和国家文化自信建设。
注释:
[1](明)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2020-2025年中国少儿图书出版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中国产业研究院.2020-11.
[3]刘晶晶.少儿图书出版产业集中度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D].北京印刷学院,2018.
[4]李一慢.文化自信,童书先行——2017年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盘点[J].科技与出版,2018: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