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浅议青少年出版物中网络流行语的合理应用

2021-08-03 来源:《传播与版权》
  【作 者】朱亚男:《作文周刊》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为青少年拓展了更加宽阔的信息获取空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新的信息开始充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适宜被青少年所接受。青少年正处于思维意识和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网络流行语,容易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流行语的应用看似是遵循了流行化的趋势,但事实上,其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我们提倡尽可能地在青少年出版物中少运用、慎运用网络流行语,从而提高青少年出版物的质量,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更加正面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出版物;网络流行语;特征;问题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逐步走进了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对青少年而言,书本不再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网络平台既是他们的学习平台,又是他们的娱乐平台。网络平台充斥着大量的网络流行语,这些流行语结合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实况,以一种新的形式赋予某一新创作词汇新的内涵。因网络流行语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特征,并且其简洁清晰、应用范围较广,因此,其受到了许多青少年追捧。但实际上,网络流行语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其他词汇不同,其体现了某种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思维发展。

  青少年出版物中融入网络流行语,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媒体领域对网络流行语的认可,也为青少年学习、使用网络流行语开辟了新的渠道。我们提倡尽可能地在青少年出版物中慎用网络流行语,更多地是考虑青少年的身心成长需求。本文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分析

  (一)空洞化


  就目前情况来看,网络平台上充斥的网络流行语言的形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其中大部分都来自谐音。首先是数字谐音,例如,“5555”读音与“呜呜呜呜”较为相似,因此代表着“哭声”,根据语言环境的不同,还可以代表遗憾、悲伤等情绪;应用频率较高的“886”是“拜拜喽”的谐音;“7456”是“气死我了”的谐音等。在网络平台上应用这些数字谐音流行语,便于人们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表达心中所想。其次是方言谐音[1]。许多地区的人们习惯于运用方言进行语言表述,而方言中个别文字的发音与普通话中的发音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以书面文字呈现时,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流行语。举例来说,部分地区的人f、h的发音分辨不够清晰,“非常”时常被表述为“灰常”,“飞机”时常被表述为“灰机”。

  尽管网络流行语言的形成来源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来看,这些网络流行语往往并不具备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价值,词汇内涵较为空洞,不能替代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甚至容易产生歧义。

  (二)速食化

  许多网络流行语来源于社会热点。网络平台给予了人们分享生活、表达个人意见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舆论场所。举例来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孩子不得不居家隔离,而小朋友们在家中时常因无聊而做出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令家长们感到十分困扰,于是人们用“神兽”称呼这些调皮的小朋友。还有“内卷”原本是指高校中学生内部存在的竞争,逐渐地人们发现这种竞争存在于各行各业,于是内卷效应开始泛指来自不同领域的非理性竞争。另外,还有部分网络流行语源自某些网络红人的表达。例如,“年轻人不讲武德”,出自网络红人马保国的一段视频。他在视频中讲述自己与年轻人比试时被打伤,这与马保国之前在其发布的视频中称要为中国传统功夫正名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因此,这段表述也被许多人制作成表情包,被广泛传播。

  网络流行语几乎时时都在产生,新的网络流行语会逐步替代旧的网络流行语。例如,几年前许多人都在说“神马都是浮云”,如今已经不再被人们提起[2]。网络流行语的速食化特征促进了这种语言的快速更新,也迎合了与时俱进的发展需求。搜狗输入法每天会向用户推送当日形成的一些网络流行语,并对流行语的含义进行解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网络流行语更新速度快的特征。

  (三)移植化

  许多网络流行语本身就来源于外国语言。各种语言本身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会或多或少地与其他语言之间产生内在联系。尤其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以及全民学习外语的大背景下,一些与中文原有语言系统不相适宜的网络流行语开始生成,例如PMP,由“拍马屁”三个字的首字母省略得来;“为你打call”,即为你打电话,本质含义为强烈支持某人。这些适当融入了外国特色的网络流行语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广泛应用,或直指、或隐喻、或幽默、或讽刺,其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常见表述方式。

  二、青少年出版物慎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在青少年出版物中慎用网络流行语,一方面考虑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则与网络流行传播速率快,容易影响青少年的语言习惯有关。具体来说,在青少年出版物中慎用网络流行语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不利于青少年的文化积累

  目前,充斥于网络平台的网络流行语数量逐年增加,虽然其在无形当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表述形式,但是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文化积累产生了不利影响。

  以较为常见的四字网络流行语为例,许多四字词语是在成语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萨手人寰”这一词汇出自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著名歌手萨顶顶为该剧献唱歌曲《左手指月》。这一插曲被频繁用于该剧的重大戏剧转折点,剧中部分角色在去世时的背景音乐都是《左手指月》。因此,这一词汇也用于表现该剧的剧迷虽不舍剧中角色,但无能为力的心情。对部分青少年而言,这类改变了成语中某个字或赋予了成语新的内涵的网络流行语,很有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对成语产生错误理解。

  许多教师反馈,学生在书写成语时常出现错字情况,而导致学生认知错误的原因与网络流行语的随意篡改有关。还有许多网络流行语原本不是成语,但却因与四字成语较为相似,容易使青少年产生误解。例如,“人艰不拆”是“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简化表述,“男默女泪”是指“男性听了后会沉默,女性听了后会流泪”。许多青少年在使用这些网络词语时,并不全然了解词语的成因,只是知道词语的大致内涵,甚至将这些词语误以为是成语,将其书写到作文中,并应用于生活。久而久之,青少年的知识体系融合了诸多错误的内容,这对青少年知识体系的完善是十分不利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尚未形成,也愿意主动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容易被网络流行语所影响,网络流行语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内涵的提升。

  (二)向青少年传递了负面情绪

  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多种多样,许多网络流行语中无形中渗透了负面的情绪,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一些正面积极的词汇甚至被赋予了消极的概念,或使得许多严肃的词汇增加了一些莫名的调侃意味。举例来说,凡尔赛是法国巴黎最著名的一座艺术城市,凡尔赛宫更是法兰西艺术的明珠,艺术感较强,令许多人心驰神往。如今“凡尔赛”却被视为一种反向的表述,代表以不经意的形式透露自己优越生活的人,富有有明显的调侃意味。网络流行语充斥着丰富的个人情感色彩可能会奠定青少年对某些事物的第一印象,加之青少年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在面对网络流行语这类新鲜词汇时,无法做到明辨内涵。如果网络流行语掺杂了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也会在无形中影响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许多网络流行语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人们在特定情况下的心理态度,但对青少年而言,却容易以偏概全,成为其解决问题、看待事物的人生态度。

  (三)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形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在青少年群体中应用频率较高的网络流行语渗透了反抗、消极和玩世不恭的态度,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也使得这种态度在青少年群体中逐步蔓延。如,“小丑竟是我自己”,原意是指付出了相应的努力,却未能得到预期的回报,但久而久之,许多青少年却错误地将自己代入了“小丑”的角色,认为自己在许多状况下不得不承受意料之外的尴尬,时常面临无法控制的窘境。还有“工具人”,主要是指被他人当作工具而随意使唤的人。许多青少年自称“工具人”,甚至认为自己不受重视、毫无价值,这不利于其摆正姿态,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久而久之,青少年甚至可能会产生错误的价值观。

  三、青少年出版物中网络流行语的合理应用策略

  (一)选择具有正面积极含义的网络流行语


  我们提倡在青少年出版物中慎用网络流行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全盘否定所有的网络流行语,也不意味着所有的网络流行语都不具备传播和应用价值。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够被人们广泛应用,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网络流行语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其还包含着许多正面积极意义的内容。举例来说,“逆行者”是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不畏艰险、不惧牺牲、辛苦付出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浪”原本来自“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其是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担负起时代重任、成为国家支柱的90后与00后新生力量,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社会担当。这些词汇本身就蕴含着正面积极的意义,传达正面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在学习和运用这些正面的网络流行语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地了解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故事,受到正面价值观念的影响,摒弃落后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适当地在青少年出版物中应用正面积极的流行语,如同一本无形的教科书,其不仅能够丰富教科书的文化内涵,而且网络流行语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相关人员的榜样作用都会在无形中影响青少年思维观念的形成,引导青少年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二)借助网络流行语提高青少年社会参与度

  对青少年而言,青少年出版物在他们眼中具备很高的权威性,青少年出版物中运用的词汇往往是可靠的,是值得学习的。我们之所以提倡在青少年出版物中慎用网络流行语,并非是因为传统的语言表述更具实用性和影响力,而是因为网络流行语中蕴含的不良倾向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忽视了网络流行语所具备的时代特征。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对他们来说,他们正时刻与社会接触,不断地积累社会经验,并且在未来也会逐渐步入社会,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网络平台是青少年与社会接触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流行语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性的特征。我们建议青少年出版物在纳入网络流行语时能够进行严格筛选,以网络流行语拓展青少年的知识视野。许多具备正面积极态度的网络流行语表述简洁、内涵丰富,更便于青少年理解和应用,而青少年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的能力又较强,以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观念,更有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三)以网络流行语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精神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我们提倡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这种观念也逐渐见于青少年出版物的编辑与出版环节中。青少年本就具备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网络流行语运用到青少年出版物当中,更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强化青少年的自主意识。许多网络流行语本身就具备着形象性、灵活性的应用特征,因此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从本质上来看,词汇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为了彰显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我们需要让青少年接触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提高青少年的语言应用能力,但也鼓励青少年运用正面积极的网络语言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

  青少年出版物中慎用网络流行语,主要是为了避免不伦不类的文字表述在出版物中出现。我们要为青少年创造积极健康的语言环境,但同时也鼓励青少年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掘丰富的含义,实现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举例来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样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成的一类新的网络流行语,是指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惜一切代价的价值追求。这一流行语可以套用到诸多的情境下,例如警察维护社会治安、医生治病救人、消防队员执行任务等。青少年出版物应适当地对青少年的语言应用加以引导,给予部分网络流行语足够的认可,鼓励青少年活学活用网络流行语,在无形中传递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促进了新文化现象的生成,也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如今,许多网络流行语已经逐步脱离了网络世界,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也自然而然地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影响。青少年出版物慎用网络流行语,并不意味着要全盘摒弃网络流行语,而是应当选择具有正面积极含义的网络流行语,借助网络流行语提高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以网络流行语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发挥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产生的正面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合理地筛选网络流行语,科学合理地将网络流行语融入青少年出版物中,为青少年创设健康积极的语言环境,提高汉字传承与发展的规范性,激发青少年的爱国责任感和民族意识。

  参考文献

  [1]梁樑.青少年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J].北方文学,2019(27):239-241.

  [2]郭亮.解读“网络流行语”中的青少年网络舆论表达—“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语言、思维习惯的影响研究综述[J].文化学刊,2016(07):173-177.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