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百年科技强国路》,读者会明显地感到这是一本有着丰富的插图和科技史趣闻的科普故事书。这本书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挖掘党史、科技发展史的某个经典片段或瞬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科技救国、科技强国的探索和努力,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红色科技发展史串珠成链,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引领读者在回望百年路中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百年科技强国路》彰显了中国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追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众所周知,抗日战争的较量,除了枪炮,还有科学技术。《百年科技强国路》收录了沈鸿、吴运铎、叶企逊、熊大缜、张珍和张方等中国科学技术专家的小故事。当时,根据地的科研力量较为薄弱,奔向根据地的一些理工科学生,成为抗日根据地急需的人才,大大补充了边区的科研力量。《百年科技强国路》介绍了抗战血雨腥风的岁月里,很多中国科学家义无反顾,与祖国共赴危难。他们或研发武器装备,或从事战时保障,或奋力救死扶伤,为挽救民族危亡付出自己的科学智慧。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中央都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十分关心关爱科技工作者。行文至此,笔者想到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的一句名言:“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所以,前进的政党必然把握着前进的科学。”这句话阐明了科学与国力、社会、政党之间的关系,至今对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言以蔽之,《百年科技强国路》虽然不是大部头,但视野宏大开阔,故事波澜壮阔,情怀感人至深,生动展现了党领导下的中国科技事业百年发展史,可以作为党史和科技史的学习辅导读物。我们阅读此书,可以感悟到党的百年历史,是党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关心关爱科技人才、领导推动科技组织发展的历史,是党的领导下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科学救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