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铁流:十四年抢救性采访书写支前长卷

2021-08-0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李婧璇
  铁流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文联副主席。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两次获山东省泰山文学奖。著有《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一个村庄的抗战血书》《“莱西经验”诞生记》等,中篇小说《槐香》等。

  “《靠山》是我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一本书,也是向人民致敬的一本书。”作家铁流以14年抢救性采访,写就这部人民群众支前的壮阔长卷。

  “支前群众的故事无时不在撞击着我的心,让我有了一次次创作的冲动。”回顾自己的创作初衷,铁流表示,决定把这段历史写下来呈现给现在的读者和年轻人,是想让每个人都知道,“历史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那一个个被岁月尘封的故事还带着强烈的时代意义和温度”。

  采访的过程就是一种精神洗礼

  出生在沂蒙山区的铁流,爷爷是一位革命烈士,因此他自幼就听了很多父辈支前的故事。

  为写作《靠山》,铁流花费14年,走访山东、湖南、河南、河北、江西等地,对上世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支前活动的亲历者及其后人进行了详细的走访与记录,并查阅各类文献及历史资料,将采访人物及口述资料逐一与相关历史记录进行对比整合,最终形成了字数过亿的庞大内容储备。

  最终成文的《靠山》,全书近50万字,讲述了上百个详细的支前故事,其中涉及上千个来源真实的人物形象。“没有见到的不写,没有交流过的不写,没能深挖故事的采访对象不写。”在这部书的创作中,铁流给自己定下了“四勤”原则,即腿勤、手勤、眼勤、嘴勤,“比如,我采访每一个人物,直到对方谈足了,无话可谈了,才能达到采访的目的和效果。有的农民老兄老了、记忆不清了,我就跟他反复地拉家常,慢慢地一步一步帮助他打开话匣子,很多故事都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深入了解到的。”

  铁流坦言,采访的过程对自己也是一种精神洗礼,“作品在我的心里生长起来,写作的过程也就非常顺利。”他表示,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远去,但是今天揭开这个“盖子”,仍然会觉得有一股温情、感动的力量扑面而来,“在历史的长卷中,有无数的画面值得今天乃至明天的人们不断追忆和铭记。”

  以人民为中心 为人民而书写

  “虚构的东西远远没有现实精彩。最高明的作家,他虚构的能力,也达不到现实生活的精彩。”这句铁流写在作品扉页上的话,是他10多年来深入生活、深度采访支前故事得出的一个真切的感受。

  “《靠山》的写作,就是用文学的语言来讲述真实的历史故事。不是对历史的还原,不是对历史的照片式留存,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的一种文学创作。”铁流这样说道。

  从极细致、极微小处落笔,铁流以曾经亲历其中的无数普通人讲述的微末细节,尝试进入宏大的历史中更为真实的一面。通过铁流对普通百姓事无巨细的描述,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民的战争”如何由人民完成,“人民的军队”如何被人民组成……他们共同串起散落在时间长河里的历史记忆。

  在铁流看来,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书写,是一个作家的职责。“这正是我创作《靠山》的根本所在。一个个带着温度的故事,无时不在感动着我,才有了这部《靠山》。”

  “铁流是为人民写作。”《当代》杂志主编孔令燕认为,他的创作关注的都是和人民息息相关的题材,尤其对于基层的描写,他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他从一开始就关注到这些小水滴,关注高山中的一小块石头,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人物,铁流写出了他们身上的光辉。他是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作家。”

  通过这部报告文学,让我们记住这些普通人,也看到了每一个身处历史中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是革命年代钢铁洪流中极为重要且波澜壮阔的一部分,他们值得被一书再书。

  报告文学创作是用脚走出来的

  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这部作品?铁流在创作之初颇费心思,“本着要写得‘好看接地气’的原则,我努力从人性、人物内心世界着手,着眼于细节,力争用文学的语言来叙述真实的故事,其中还写到了很多风土人情。”

  《靠山》除了亲历者详尽的口述,还有大量的历史材料佐证,其地点详尽、时间线索精准,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微观细节,也流露出了革命年代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人之间的鱼水深情。

  “对一部作品而言,细节是靠双脚丈量出来的。生活是作家创作的养分,这些年,我一直以作家柳青为榜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像打一口井,井打得有多深,水就有多甜。”铁流说。

  如何看待近年来涌现出的报告文学热?对此,铁流表示,报告文学跟生活、社会、民族的命运紧密相关,其独特的体裁,近年来吸引了出版社、读者等关注。“报告文学正在四面开花,文体越来越成熟,创作队伍越来越大。”同时他也指出,报告文学创作的艰难性,让好多作家都望而却步。“但为什么仍有很多作家开始报告文学创作呢?因为我们的生活太丰富多彩了,这会吸引众多作家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报告文学创作就是用脚走出来的。”身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铁流坚持认为,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有筋骨、有温度、有时代脉搏的好作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