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图解类图书出版再谈

2021-08-07 来源:《采写编》
  【作 者】李梅:重庆出版集团社科出版中心

  【摘 要】伴随着新的视觉传播媒介的进步与发展,图书视觉化发展已经是图书转型的必然现象,那么怎么对纸质类图书的视觉传播方式进行完善,从而摸索出一条适合新媒体视觉文化发展的道路,这将是图书出版人员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进行如下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图解类图书;图书出版

  一、融入文化“走出去”理念,推动图书视觉化转型的时代背景

  由于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因此推进我国的优秀文化在国际上进行传播义不容辞,这也将是出版工作者的责任以及使命。尤其是在全球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以及文化版图的重新组建之下,将出版“走出去”是该背景下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出版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那么怎样通过图书出版让我国的文化“走出去”,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以及背景的人们能够快速且真实地了解中国文化并且感悟中国的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并感受中国的文化熏陶,这将是相关出版工作人员正在努力实践以及探索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我国新媒体的进步以及视觉文化的繁荣发展,出版“走出去”将面对更多未知的机会以及困难。首先,图书应该在本来优势的根基上,进一步吸收新媒体视觉的传播特性,从而改进视觉的体现形式,充实视觉的体现内容。其次,图书应该拓展国际化的视野,应该耳濡目染地使用图像化的通用词语,要体现开放性的特征,通过不同文化的表达习惯从而讲好中国的故事,从而减少不同文化之间传播语境的障碍以及冲击。因此,图解类图书就是解决这一状况而出现的一种创新性的尝试。图解类图书是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图书出版的一种新形式,图解类图书是跨越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的一种视觉文化传播方式,同时还具有很快的传播速度,这是图书进行视觉化转型的一个图文类创新性参考示范。

  具体来说,图解类图书是通过图像化的形式,使人们的视觉明白图书的内容的一种表达方式。图解类图书解决了人们文字上的差异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区别,从而进行表述文章内容的一种图书版型,图解类图书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阔,无论是人文知识还是自然学科都能够进行展示,图解类图书在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带领下,应该以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为主要目的,进而展示文化题材,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图解类图书是在人们视觉化转型的关键时刻产生的,因此它是视觉文化和新媒体时代之间的一个创新性媒介,同时也是建立文化传播系统的决定因素。

  二、图解类图书的文化内涵

  随着视觉媒介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为人类迎来了更加生动的感官体验,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介崛起,人们使用新媒体视觉媒介进行阅读已经成为习惯,从而使我们的视觉文化传播局势以及媒介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之下,图解类图书深刻地融合了当代的视觉文化,从而体现出推陈出新的文化内涵,这其中就包括增强了视觉文化间的跨文化传播的速度、革新了出版的理论以及实践、强化了视觉媒介下的文化发展等。

  在新媒体带领下的视觉文化传播背景下,一般的图文类书籍相应地也进入到文化传播的瓶颈,特别是在现在电视电影以及网络媒体等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之下,普通的图文类书籍已经不能全面地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了。视觉文化主要是指文化摒弃了传统形式的以语言为主的理性表现形式,逐渐地开始转变成以图形为主的形式,尤其是以图形为主的感性形式。视觉文化体现了一种新型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同时也是人类思想转变的一种形式。基于此,图形化的文化通用语言提升了视觉文化时代下跨文化传播的速度。

  首先,图解类图书当中运用的图形成功地突破了语言文字交流的障碍,图解类图书当中图形的运用是文化进行传播交流的最好方式,它能够以直观鲜明以及生动具体的图形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能够使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情境之下进行碎片化阅读,而且还能运用双向互动的方式,即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读者还从阅读中体验到了文化知识创造的过程,从而和图解类书籍一起创造了纸质书籍中合适的情境以及角色等,并充分展示了图文类图书传播的视觉特色。其次,图解类书籍中用图形代替了文字,这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快,范围变大,传播效果也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实现新媒体媒介的传播效果,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文化传播的内容,进而实现了不需要通过文字,只要通过图像就能够想象出图书想要展示的内容的情况,营造出了更宽广的文化交流空间,这将推动视觉文化的整体发展。最后,图解类书籍还融合了异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习惯,这更加符合读者的文化,从而能增强读者对这类图书的文化感染力,而且这也是顺应时代所产生的具有特色的文化交流方式,进而可以促进跨文化传播的形式,强化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图解类图书出版的探索

  视觉文化的传播方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将人们带领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视觉文化的发展是我国新形势下图书出版的摸索和实践。

  (一)增强视觉文化意识,建立系统性话语体系。

  在视觉文化发展之下,虽然图形是这个时代中传播最直接以及最容易被认同的方式,但是当它作为文化价值以及力量进行传播时,视觉图像的作用反而没有文字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简单直接。因此,图形文化以及语言文字的传播方式的宗旨是一样的,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从古到今二者都是互相成就、一起发展的。

  目前,出版的相关工作者对传统文字的编辑运用已经非常熟练了,但是由于视觉图形的兴起致使出版人员还不能够对它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在进行图解类书籍的出版时有一定的限制,具体表现在三种方面,第一种是书籍主要以使用文字为主图形进行辅助,第二种是图形为主文字进行辅助补充,第三种是图形和文字一样多。但是这三种形式在应用时通常都是表面上的图文使用,从而忽略了视觉图形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致使图解类书籍在进行传播时不够有吸引力。因此,相关的出版工作人员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特色,从而更好地展示出图解类书籍的视觉传播特点以及优势。这就要求出版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强化其视觉文化意识,构建视觉图形能够代表视觉文化语言的优越性以及主动性,进而能够优化图解类书籍的选材范围,构建独特性的图形塑造比例,丰富图形的内容,融合时代的特色,进而完善图解类书籍的编写,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二)加强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

  伴随着数字化和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图形化的文化传播已经成为现实中最佳的文化传播方式,因此,图书出版行业也将面对不可知的挑战,怎样在现在的局势下摸索出一条符合图书的发展路径,这就要求出版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自己在新时代下的职业素养,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努力提升自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要主动积极地强化自身的视觉文化素养,从而为图书的图形化转型营造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出版的相关工作人员是图书出版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他们对图书内容的理解设计、对图形设计和运用以及对图书的表现形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要想出版出质量高的图解类书籍就要求出版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具有渊博的学识、对图形的审美能力以及坚实的出版功底。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出版人员应该反复审核校对图形化语言的传播方式和习惯,要尽量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出版人员可以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积累经验,进而强化出版图书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视觉文化时代将是一个更加快速且简便地就能得到信息的时代,它推动了我国纸质图书的发展和变革,从而形成并推动图解类图书的发展以及创新。因此,出版人员应该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推动图书图形类的转型以及运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推动视觉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图解类图书出版的探讨[J].编辑学刊,2020(03):71-76.

  [2]李芳,洪文雄.文化传播语境下图解类图书出版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9(11):87-91.

  [3]“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则——《中国心电信息学图解集成》[J].医学综述,2017,16(16):243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