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纸媒代理卫视广告:跨界联姻灵活营销——访《南方都市报》报系总经理钟育彬2015-07-0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本报记者 李雪昆 梁晓龙 《南方都市报》与广东卫视签约,成为广东卫视广告的一级代理商。初看这条新闻时,很多人便在微博中为双方的探索精神点了赞。一家作为国内最早上星的电视频道之一,也是国内覆盖最广的电视频道之一,全球覆盖人口超过20亿;一家是十几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国内都市报翘楚。那么,对于这次合作,他们双方看中的是什么? 这场业内的跨界联姻,可以说为两家的融合转型迈出了坚实一步,也在试水中给业界带来了诸多期待。为此,《中国新闻出版报》与《南方都市报》报系总经理钟育彬一同聊一聊跨界联手这件事。 毋因硬广下滑 忽视综合收益 《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很多人看来,报纸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化,在这样的前提下,双方合作的背景是什么? 钟育彬:近几年,以移动互联网为背景,不少人唱衰纸媒,当然,传统硬广告数据确实呈下滑态势。但人们却忽视了在硬广告下滑的同时,跨界合作、活动策划等非硬广告给纸媒带来的收入明显上升,而这恰恰是纸媒寻求多元发展的有力表现。虽然这部分收入还没有撼动硬广告在纸媒收入中的重要地位,但其作为传统媒体运营方式的自我升级,已经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近年来,《南方都市报》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从一张报纸发展到一个集群、一个报系。至今,《南方都市报》报系旗下已经拥有一报、一网、两微、三端的四大产品线,并形成了集报纸、杂志、网络、移动端新媒体等于一体的产品矩阵。今年,《南方都市报》提出的全面转型战略目标,更是在平台与产品、营销模式及服务能力等方面实现着转变与提升,探索的脚步也会越迈越大。 对于此次合作,广东卫视目前正在朝着“重返广电第一阵营”的目标大步迈进。尤其是近期的社会行为观察类节目《你会怎么做》和原创汽车竞技真人秀节目《旋风车手》的推出,令广东卫视收视率大幅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广东不仅是新媒体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媒体融合发展创新的试验田,在这样的共识下,双方走到了一起。 毋疑品牌价值 多思多元发展 《中国新闻出版报》:传统纸媒成为电视台的广告一级代理商,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那么,当初咱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大胆的跨界合作想法呢? 钟育彬:《南方都市报》作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重要媒体,大胆创新一直是传统,“破则立,从则平”一直根植于我们心中。目前,国内的纸媒行业市场受到了一定冲击,坐等观望只有死路一条,主动转型才能杀出一条血路。今年,《南方都市报》除了动员全员转型外,还提出唯有抛开报人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才能让生产力得到解放、活力得到释放的理念。 我们要看到,纸媒的影响力还在,优势还在,纸媒仍是主流媒体,不应妄自菲薄。纸媒需要做的,是如何让这一传统的品牌进化成为复合型、服务型的资源整合品牌。而这次跨界合作,也是想让更多人看到,纸媒具备以原有渠道为基础实现拓展生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18年来,《南方都市报》深耕珠三角及华南市场,覆盖珠三角的8个城市。而广东卫视资源的注入,不仅可助推《南方都市报》的触角从平面媒体走向电视,覆盖力从珠三角走向全国,还可让《南方都市报》的产品矩阵更加丰富与立体,营销方式更加多样与灵活。因此,《南方都市报》与广东卫视的合作绝不是简单的广告代理关系。 初探广告合作 深层融合可期 《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南都经营”上我们看到,报社对两家的联手充满信心。这份自信源于何处?预期目标是什么? 钟育彬:《南方都市报》与广东卫视两大阵营的联姻,不仅仅是广告上的合作,更是资源互通、理念融合。广东卫视赋予《南方都市报》更宽阔的平台,《南方都市报》以其创新的营销手法为广东卫视带来效益,两者共同抵御“寒冬”,在传媒界必然带来“蝴蝶效应”。对企业而言,《南方都市报》通过整合营销,打造集报纸、网络、手机客户端、电视媒体于一体的立体推广平台,网罗更大的消费人群,细分用户,有针对性地搭配,可以将客户的产品与服务乘方式扩大,实现海、陆、空多方位的品牌宣传目的,这是我们的自信之源。 其实,不管是纸媒、电视还是其他形式的广告,都可以达到品牌宣传的效果,只是宣传效果是否更出彩则需要创新。纸媒广告没有电视广告立体,难有故事性呈现。但纸媒创意广告可以给予读者“脑补”空间,可以通过外延媒体扩大宣传及影响力,引爆关注点。《南方都市报》的韩后“张太”广告、苏宁“打脸”广告、“我有车”紧跟“滴滴”推出的广告,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的二次传播,形成旋风式的宣传,广告效果倍增,这些都是可以共同去思考和创新的。 《南方都市报》与广东卫视的合作才刚开始,还处于探索阶段,广告合作不是我们的目标,仅是双方合作的试探,未来有望与广东卫视在新闻互通、节目开发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和探索。但我认为,纸媒不能故步自封,而要发挥自身的权威和优势,做多方的尝试,这样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