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窗口:陈灿诗选》新书发布暨研讨会举行

2021-08-0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近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联合主办,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共同承办的《窗口:陈灿诗选》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窗口》是陈灿向新时代的敬献之作,共收录他近年来创作的100首诗歌,以政治抒情长诗和军旅诗为主,聚焦抒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光辉“四史”以及新时代伟业的英雄诗篇。

  《窗口》一书的出版,体现了浙江出版正在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的精神。正如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金炳华所言:陈灿是我们当代中国诗坛的一颗明星,出版社召开陈灿的诗歌研讨会,意义不仅在于出了他的新诗集,更重要的是在倡导、鼓励我们的时代应该有什么样的创作导向和价值取向。由于疫情原因,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嘉宾们围绕《窗口》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吉狄马加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著名诗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讴歌党的百年历程、抒发爱党爱国情怀的诗作呈井喷之势,新作迭出,《窗口》是其中出类拔萃者。无论在炮火纷飞、生死一线的战场,还是身负重伤、艰难康复时期,或是后来的多个工作岗位上,陈灿始终没有放弃对诗歌的热爱,没有放下写诗的笔,用他的话说,诗歌是他“灵魂的伴侣”。他诗篇中洋溢的,永远是对祖国最深的忠诚、对党的无限深情、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真诚热爱。

  新时代文学是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文学,新时代诗歌更应是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诗歌。陈灿的诗完全达到了这一要求,题材独特、感情真挚、笔力雄健、震撼人心,读之给人以思想与力量,永远不失“战士诗人”的本色。

  金炳华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

  陈灿是以军旅诗步入诗坛的。他的诗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一个“战士诗人”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催人进取,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同时,他也在诗歌艺术上努力探索,对诗歌韵律节奏、形象塑造、氛围营建等方式和手法的运用都较为纯熟,与主题思想相映生辉,能把主旋律内涵与现代艺术创作成功结合,殊为不易。诗人怀着对国家的赤子之心、对军队的赤诚情怀、对战友的一往情深、对故土的至深爱恋,以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无限敬意。这是一个真正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战士,对国家、对亲友、对生活、对美的独特心领与神悟。

  曾镇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原主任,著名文艺评论家

  陈灿在我国诗坛上崭露头角,是作为独具特色的军旅诗人出现的。他那些燃烧着崇高的思想、驰骋着瑰奇的想象的南线军旅诗,是被他自己以身许国、亲历战争生死考验所流的热血浸润过的英雄诗篇。待到作为本书的书名《窗口》这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出现时,他不但为我们打开了一窥浙江山河大地上纷呈的奇珍宝石,一溯吴越历史文化之流的来龙去脉与飞湍波纹,一望党所擘画开拓的现实通往未来的历史航道、时代坐标的生活实景,而且在这浩荡的长歌中,无意中也敞开了诗人的诗魂与诗才之窗,让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代言人、先行者、预言家,正披着诗的瑰奇璀璨的衣裳在窗口探出身来。

  麦家

  著名作家、编剧

  读过陈灿的一些诗,印象很深,短小,凝练,锋利,如匕首。他的诗有一种抓住本质的能力、点石成金的本事,比喻是金制的,含着一个个耀眼的金钥匙,具有强劲的穿透力和表现力。有人说,是死神教会了他写诗,我倒以为,他天生是诗人,死神不过是替他卸了俗世的重力,让他飞扬起来。

  朱向前

  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著名军事文学理论家、评论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陈灿是从连队摸爬滚打出来的“战士诗人”,是在战场上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勇士诗人。热血洗涤了他勇敢的烈度,弹片锋利了他思想的锐度,病榻的白床单擦拭了他赤子之心的纯度!从那一刻起,他的战争经历就像他的诗歌创作源泉,汩汩流淌几十年,始终清晰可见其中的军人特质:热烈、刚毅、犀利、深沉……保证了他在军旅生活和政治抒情两个方向上的写作高度,既有真情与激情的汇聚碰撞,同时又是把诗歌技巧融入个体生命体验之中的自然喷发。他的经历与诗歌文本浑然天成,已然形成了很高的辨识度。

  刘立云

  《解放军文艺》原主编,著名诗人

  参加过战争,经历过死亡,陈灿的诗用他的灿烂生命告诉我们,什么叫家国情怀,什么叫生死契阔,什么叫柔肠寸断。读他的诗,你将跟随他穿越风暴、雷霆、历史的峰回路转,也将听见他的呻吟、歌哭和如同江河那样写在大地上的百感千情。

  李少君

  《诗刊》主编,诗人

  新时代,呼唤新史诗,陈灿的新史诗写作是有典型的史诗性的高峰性的新诗写作。作为新诗创作的主体,陈灿从不沉溺于个人的小小的趣味,而是以大担当、大格局、大境界、大襟怀,紧盯时代重大的命题和主题,将天命、生命和使命以及新诗的抒情性、叙事性和戏剧性有机、有力、有范地融为一体,最终创造并抒发出专属于陈灿个人的、极富张力和魅力的诗歌的声音,进而结晶出令人刮目相看的“陈灿体”。《窗口》里的一首首新诗、一首首新史诗,可以说是一扇扇中国历史的窗口、现实的窗口、未来的窗口,也是一扇扇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的跨文化窗口,更是诗人陈灿的心灵窗口、当代中国新时代的新史诗的窗口。

  霍俊明

  《诗刊》副主编,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

  陈灿的写作,真正的是具有“窗口”的意义,这个窗口它不只面向了自我,面向了时代,而且既回溯了过去,又展望了未来。我读到《窗口》非常激动,因为既看到了一个诗人的过去,也看到了他不断地在完善自我诗歌的进程当中,通过诗歌来展现一个诗人的及物能力、对话精神、现实关怀以及家国情怀。好的诗歌还应该是有读者、公众和知音的,陈灿的这本诗集不管是宏大的交响乐般的政治抒情诗的写作,还是那种深沉的、自我的、面向灵魂和命运的个人文本,还是跟当下息息相关的、立足于大地之上的节拍式的写作,我觉得都能够打动我们。

  罗振亚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

  陈灿的军旅情思虽然也有轻柔如水之时,但更多如虎啸山林之态,丈夫气十足,想象刀刻斧削,结构大开大合,就连用语也硬朗粗豪,掷地有声。作为真正参加过战争且诗魂在身的一位现代诗歌写作者,陈灿介入性的近乎崇高的“红色写作”,尽管有时粗粝得欠凝练,不够含蓄,但仍然饱满健康,有骨头和重量,辨识度高,能够带给人一种希望,至少昭示了“大诗”在中国诗歌土壤中存在及伸展的可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