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期刊的定位与期刊的发展--以青年研究学术期刊为例2015-07-29 来源:上海市期刊协会 曾燕波
期刊定位的概念指的是期刊主办方以市场调查为根据,对期刊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主要内容、读者对象、发行方式等方面进行定位。近年来,出版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期刊把属于市场营销学的定位理论应用于办刊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期刊定位的客观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业发展迅速,这既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反映了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但是,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出现,阻碍了我国期刊业的发展进程,必须引起重视。首先,“浮躁症”流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商品经济意识不断增强,急于求成,热衷于走“捷径”,快餐式办刊观念得到不少人的认同,主编、编辑及其他相关人员静不下心来研究刊物和有关问题,缺乏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次,同类期刊的恶性竞争劳民伤财。目前,我国期刊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同类期刊由于定位趋同而导致对读者作者的争夺,从而造成资源紧张,组稿困难,质量下降。多种刊物由于内容相仿,目标市场和读者相同,相互“撞车”在所难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好,成长空间有限。 以青年研究学术期刊为例。目前,我国多数省份都各自有一本公开出版的青年学术期刊,大致分布在三个系统当中,并且各有特点。一是共青团下属的各级青年院校学报,学报主要刊登青少年研究方面的文章,也有经济、哲学、文学类稿件,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二是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办的学术杂志,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青年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当代青年研究》,这类期刊学术性比较强、研究手段规范;三是共青团下属各级青少年研究中心或青少年研究所主办的青年学术杂志,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青年研究》,这类期刊要求稿件有较深的理论分析,并服务于青年工作的实践需要。 然而,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背景下,青年类学术期刊的生存压力加大,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政策性风险。主要问题有二:一是期刊发行大量萎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发展和其他原因,纸质期刊发行量大幅下降。然而,期刊的平均印数则没有明显变化,在保持原有印刷量的前提下,势必增加期刊成本压力。同时,主办单位本身经费不多,对期刊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各期刊社办刊经费大多紧张。二是作者群专业化程度低。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青年研究工作者主要分布在青年工作岗位,主要以研究青年工作为主,学术性研究成果不多,并且,由于共青团工作的流动性强,研究队伍不够稳定。 二、促进青年学术期刊发展的若干思路 青年类学术期刊在研究定位和风格导向上都应该根据当代青年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充实与提高青年学术期刊发展的空间与可能。 (一)青年学术期刊应具有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当代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到攻坚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所处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复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青年承担的社会使命更加重大,青年发展中的问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更需要加强广大青年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青年学术期刊有必要充分而及时地进行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深度分析,开阔青年的国际视野,引导青年进行基本的价值判断,进而关注和思考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青年学术期刊应加强对青年素质提升的具体指导 当代青年注重个性发挥和自身潜能的发展,社会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等明显增强。与前辈相比,他们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他们摆脱了旧体制的束缚,却失去了铁饭碗的保障。他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却要承受谋生就业的更大的风险与压力。在职业选择上,既要求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优越,又要求适合个人发展;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上,既强调个人奋斗,又对学校、家庭和社会具有依赖性。与这种实用理性相伴随,青年更加普遍地要求从物质消费到文化生活,从社会流动到社会开放等方面进行更深刻的变革,进取精神、风险意识、首创观念获得更高的推崇。 因此,青年学术期刊要关注青年整体发展特征,在发挥优势、面对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提升青年素质,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关注不同青年群体的发展变化,如农民工群体、学生群体、白领青年等,围绕不同群体青年的特点加强理论与实证研究与指导工作。这需要青年学术期刊有长期的研究计划,总结带有规律性的理论与方法。学术期刊所拥有的稳定的研究队伍是现实青年研究工作的需要。 (三)网络时代青年学术期刊应善于用青年的方式进行学术表达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青年生活的重要部分,青年在网络的交互影响中自我发展与长。青年学术期刊要创新发展,必须体现时代特征,符合青年特质和需求。青年喜欢通过网络平台关注社会的发展,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然而,网络社会是更加复杂和无序的,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促进青年成长的同时,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在网络时代如何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时时追踪网络动态,研究青年热点问题,以实施有效影 响或引导是青年学术期刊共同面临的课题。 (四)学术期刊应坚持专业化色化价值取向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日趋激烈,主流媒体更需要增强舆论引导意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在当前资讯海量、观点杂陈的世界里,青年在丰富性的迷乱中会有一种追求秩序与意义的强烈需求。主流媒体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可以有效地起到社会认识、社会决策和社会行为 “资讯支点”的作用。青年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应体现在其专业化、特色化价值取向上,要坚持政治性不失服务性,坚持学术性不失可读性,坚持地域性不失包容性,坚持专业性不失贴近性,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和赢得青年信任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因此,主办单位要重视青年研究学术期刊的重要性,作为名片,各单位的期刊质量也是其青年工作和青年研究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加强资金投入,不断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消除体制性障碍,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促进青年研究期刊的发展。 优秀的杂志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刊理念和定位,特别是对于学术期刊而言更是如此。青年学术期刊首先要有定位,确立好办刊理念,要拥有自己主流的读者群体和核心价值追求,要有鲜明的时代性,给青少年心灵上的滋养,才能办得更好、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当代青年研究》编辑部)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