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胡正荣:顶层设计是关键

2015-08-2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魏芳

  这一年以来,媒体的融合之路上有大刀阔斧大步前进者,也有徘徊踟蹰的焦虑者,在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眼中,已经铺开全媒体转型的媒体中有的做得不对,有的做得不够,而更多媒体还是按部就班。他认为:“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媒体融合的关键还是顶层设计。”

  改按部就班的节奏

  胡正荣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出台媒体融合的指导意见可谓适逢其时。已有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转型升级与新兴媒体融合成为自身生存发展的必须。另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刻不容缓。

  “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意见出台之后的积极状态,也能感受到大家普遍存在的焦躁感。从中央媒体到都市类媒体都在积极尝试,也探索出了一些融合路径,因为时间比较短,所以现在看到的都是一些实验和初步成果。但据我了解,大多数的传统媒体还不知道如何下手,仍然按部就班。”在评价过去一年媒体融合的情况时,胡正荣如是说。

  走自上而下的近路

  胡正荣指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媒体融合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引进数字化技术;第二阶段是报网联动或台网联动;第三阶段则是从组织架构调整和流程改造入手进行全媒体建构。在胡正荣看来,目前国内的媒体融合还处在第二阶段,即在报社或者电台、电视台内部成立新媒体部,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但这一阶段只是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而真正的融合是在流程上进行再造,或者是在组织架构上进行重新调整,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像BBC等融合比较成功的大媒体那样以顶层设计进行自上而下地推进。

  “媒介融合的基础是技术,中观层面要解决产品和用户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要有顶层设计。对我国传统媒体而言,机制体制是转型的最大困难,也是转型的根本前提。当前,我们看到的传统媒体的融合实践更多的都是在个别业务、个别产品层面做尝试,属于个体和个案的试验,而不是全局、整体的融合,不是战略性的改革和转型,因此,可以说很难长久和持续下去。”胡正荣认为,中央文件是指导性、方向性意见,媒体融合还需要更具体化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找“一专多能”的人才

  在胡正荣看来,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媒介转化或功能相加,融合的瓶颈还是在于思维的转变,而目前传统媒体转型最需要的是具有全媒体思维、统筹规划市场能力的人才。

  从媒体的核心业务——内容生产角度来说,胡正荣认为全媒体时代,记者要逐步向“一专多能”过渡,即在自己专长于音频、视频或者文字的基础上,逐步凸显“全媒体表现”的能力。胡正荣提到,中国传媒大学也在适应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尝试培养全媒体人才。

  据胡正荣介绍,中国传媒大学对此做了一些尝试,2014年从在校二年级的学生中选拔了20名文理科发展比较均衡的学生作为数据新闻本科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新闻可视化、计算机辅助新闻写作等。现在这些学生马上到找工作的时候了,基本已被新媒体单位预定一空。“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就业前景证明数据新闻专业的试点很成功,今年中国传媒大学将从入学新生中继续选拔培养全媒体人才,完善课程设置,培养更多适应新业态、新趋势的专业人才。”胡正荣说。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