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也有评估之法

2014-07-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苏金

  开放存取期刊定量评价指标可以归纳为三类:编辑出版水平评价指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此外,在采用同行评议方法时,要注意到不同学科领域研究人员对开放存取期刊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的差别。

  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图书馆界为打破商业出版者对科学研究信息的垄断和暴利经营而采取的运动,其目的是推动科研成果通过网络免费、自由地利用。由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图书馆于2003年创建的著名“开放存取期刊名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提出,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是实现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主要方式,它采取不向读者或其所在机构收取存取费用的资金模式,用户利用网络可以不受限制地访问期刊论文全文,其特征是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作者付费和争取相关机构的赞助。

  开放存取期刊快速发展 质量评价引争议

  开放存取期刊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发展趋势。截至2011年10月19日,DOAJ共收录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存取期刊7183种,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几个研究领域,提供650565篇论文全文下载。而在一年前,其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仅有5396种,一年间增加了1787种。

  搜索引擎是科研人员获得开放存取期刊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Google Scholar、Scirus、OAIster和Open J-Gate等是较有名的开放存取资源搜索引擎。另外,国内外建设的开放存取资源整理和揭示项目(如DOAJ)也是发现开放存取期刊资源的重要途径。

  开放存取理念于2002年被引入国内,2004年,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签署《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开放存取的柏林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开放存取随即在我国得到更大程度的认可。

  开放存取期刊的学术价值逐渐为科研人员所承认,但是面对开放存取期刊的快速发展态势以及免费网络资源可信度缺失等问题,有不少学者对开放存取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出质疑。还有学者认为,开放存取期刊采用“作者付费出版”方式,可能导致作者愿意掏钱就可以出版论文,从而导致质量的不可控制。爱思维尔出版公司总裁克利斯平·戴维斯(Crispin Davies)曾严厉批评开放存取出版“纯属扯淡”(absolute rubbish)。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问题备受关注,建立一套适应开放存取期刊特点的,科学、有效和易于操作的评价体系,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议题。

  定量评价指标突出自身特性

  开放存取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传统期刊评价方法相似,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前者具有精确性和易操作性,后者则具有科学性与权威性。

  在评价指标方面,由于开放存取期刊与传统期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开放存取期刊评价指标可在借鉴传统期刊评价指标基础上,结合开放存取期刊的学术性、网络传播及免费性等特征制定相应的新评价指标。

  开放存取期刊定量评价指标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开放存取期刊编辑出版水平评价指标。包括:论文质量控制指标,如开放存取期刊出版机构的知名程度、主编或负责人的学术声誉、编辑部人员结构、审稿制度、期刊录用稿件的来源广度和稿件录用率、论文出版时效性等;网站性能指标,如开放存取期刊网站的易用性、检索系统性能、浏览及检索速度、期刊论文文摘及全文的格式、过刊论文完整性等。

  第二类,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包括:文摘率指标,开放存取期刊已经引起文摘数据库的注意,有部分期刊在创办次年就被权威文摘数据库摘引论文,因此,利用文摘法对开放存取期刊进行质量评价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可行的;下载影响因子指标,是与考察论文被引用次数来评估其学术价值类似的指标,以论文的被浏览次数与被下载次数作为评价指标;载文量指标,是指开放存取期刊发布在期刊网站上的论文数量,有学者研究指出,开放存取期刊稿件平均录用率为50%左右,因此,载文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开放存取期刊受用户认可的程度以及影响的广度;传统引文率指标,指开放存取期刊被传统期刊引用的次数与其载文量的比率;网络引文率指标,指开放存取期刊的即时被引指数。

  第三类,开放存取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包括:链接流行度指标,也就是指开放存取期刊网站在广义网络环境中被其他网站链接的次数,期刊网站的外部链接数与期刊影响因子、网络影响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网络可见度指标,是指在搜索引擎特别是开放存取资源搜索引擎中的排名。

  开放存取认知度影响同行评议结果

  同行评议是对开放存取期刊进行定性评价的主要方法,但在采用同行评议方法时,要注意到不同学科领域研究人员对开放存取期刊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的差别。

  早在2005年,初景利等就针对中国科学院的200多名科研人员就“科学家对开放存取的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当时我国科学家对开放存取的认知度还很低,但表示愿意了解并使用开放存取资源。

  刘建华等在2007年进行的调查中发现,理工科、农学、生物学、医学等专业学科领域研究人员对开放存取期刊的认可度较高,而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期刊的认可度则相对较低。赵展春、周阳等在随后几年展开的调查中发现,各学科领域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期刊的认知度在不断上升,但认可度的学科领域差异仍然存在。

  认知度和认可度的差别在对开放存取期刊进行定性评价时会产生影响。

  部分开放存取期刊获传统期刊评价体系认可

  目前,开放存取期刊领域已经有一些期刊得到了传统期刊评价体系的认可。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创办的7本开放存取期刊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具有不错的影响力,例如《PLoS生物》(PLoS Biology)2010年的JCR(Jour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用报告)影响因子为12.92,5年期影响因子为14.80。PLoS是于2000年10月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和慈善机构支持创立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致力于为科技人员和医学人员服务,并使全球范围科技和医学领域文献成为可以免费获取的公共资源。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与Springer出版社共同出版发行的《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在2010年成为我国第一份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纳米研究》接受的文章中相当大部分来自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研究机构,发表的文章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其期刊编委会成员与期刊文章评审人员来自美国、中国、德国、英国、韩国、荷兰和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纳米研究》在开放存取期刊编辑出版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两类评价中均有不错的表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