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CSSCI-BKCI:书刊评价系统的新尝试2015-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闵红平
目前我国每年出版新书30余万种,面对茫茫书海,如何辨识和取舍,成为广大读者的难题。图书市场也存在纷乱芜杂、良莠不齐的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图书数量增长过快、忽视质量、选题撞车、平庸书多以及重复出版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图书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打造精品学术图书,推广精品学术图书阅读,是现今图书出版界刻不容缓的使命,同时也是提升学术出版评价话语权的需要。2013年,南京大学在建设“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基础上建设“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CSSCI-BKCI),开始了推动学科建设、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走向世界的新尝试。 一 对学术界而言,基于引文索引提供的文献不仅指明了与学者需求最密切的文献线索,而且往往包含了相似的观点、思路、方法,具有启发意义。循着这些线索,学者们不仅利用了前人的劳动成果,提高了研究效率,而且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此外,引文索引可以立体地展现出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反映学术交流活动,显示科研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提高研究效率和研究质量。由于可从来源文献和被引文献两个方面向研究人员提供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信息和各学科学术研究发展的脉搏,引文索引所体现出来的论著之间互相引证和被引证的关系,将许多著述有机地联系起来,在相关的学科领域形成论文网、著者网和图书网。 对管理部门而言,利用学术图书中的引文数据可整合多种学术资源,辅之以便利的检索与分析工具,搭建一个未来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全新网络。通过地区、机构、学科、学者等多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数据,可最大程度地体现我国社会科学及人文艺术的最新成果,以利于学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进一步规范学术出版,使现有学术著作出版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完整、科学。BKCI还有利于挖掘学科新的生长点,展示实现知识创新的途径。通过地区、机构、学科、学者等多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数据,为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研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对出版界而言,可了解产生了哪些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及其作者,他们在各学科的学术地位,人文社会科学书刊在各个学科分布情况如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前沿与发展趋势,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研究,较具学术影响的核心学者群,以及这些学者对他人的影响等,以利于拓展学术市场,提升学术书评水平,加强作者—读者的交流,提升全民阅读的水平。 对数字资源开发而言,构建“学术图书分析与评价数据库”可为中国思想学术类图书出版评测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为学术界及出版界建立一个得到认同的权威精品学术图书数据库,利用科学数据、定量分析客观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的学术影响力,为读者提供学术精品阅读“地图”,为学界选择性阅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图书馆、书店、高校等机构配书、购书、开展阅读活动提供较权威的参考。 二 由于图书的文献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不同于期刊,“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来源书目在遴选原则、遴选主体、遴选标准、遴选程序上与CSSCI有很大的区别。 BKCI的指导原则是:指标制定的科学性、全面性;反映学术水平的相对客观性和准确性;实施的可操作性;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BKCI的遴选由来自国家出版行业协(学)会、学术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组成 “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并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设立秘书处负责相关日常事务,下设各学科专业委员会,由每个学科聘请7—9位知名学者组成。专业委员会在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能是:认定学术图书的原创性和学术规范;讨论并裁决有争议的相关问题;每一学科推荐百名教授,进行备选书目的网络评议;确定学术图书的入选书目。 BKCI来源书目的入选标准是:收录1992—2012年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学术图书;原创性、高水平的学术专著;符合学术图书出版规范;未发现学术不端。入选指标有:在引文分析基础上结合获奖情况、基金资助、工具书、书评、图书馆藏利用等,对学术图书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进行综合分析。 在遴选程序上,BKCI梳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创建以来的全部数据,提取十多年来在重要期刊论文引用中的书目排序;搜集20年来国家、教育部及省级各类人文社科图书获奖情况。在搜集整理客观数据的基础上,聘请国内一流学者组成各学科专家委员会主持来源书目的遴选,各学科也有不少于一百名教授对书目进行网络评议。获准入库的书须得到至少70%的专家认可。 三 任何一个学科的文献在交流过程中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来源书刊群往往承载着某一学科领域大量高质量学术文献,总体上符合文献计量学总结出来的文献分布规律,包括相对于同学科中其他文献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被引用文献的价值持久性(被引半衰期)、被引用的时效(即年指标)等,这是引文索引之所以成为书刊评价工具的原因之一。因此,CSSCI-BKCI与CSSCI互为补充,将更完整地反映学者从事的学术研究工作。 与CSSCI一样,BKCI的最终目的仍在于向读者推荐好书,并希望为提升出版质量、引导良性竞争、合理分配资源、加强学术话语权提供决策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BKCI只是书刊评价系统,不能取代学术评价。文献的相互引用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作为其表现形式的引用文献,仅仅是宏观的、表面的联系,不能完全取代个别学术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内容鉴定;根据文献被引用情况进行评价,反映的多是学术图书的影响力,而非创新力;引用行为受许多因素(引文可获得性、语种、发表时间、学科专业等)的影响;在宏观和中观层次上的定量观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微观层次上,由于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社会活动,单纯的定量或定性指标很难对个性化的科研结果,特别是科研成果的质量高低作出完全合理的评价。 因此,我们提倡全面地、正确地看待引文工具应用于书刊评价。所谓“全面”就是要注意任何工具的不当使用都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我们既要看到用于评价的引文工具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而且,在推行过程中还要了解它能解决什么、不能解决什么,同时注意避免因评价体制中的问题而被放大的缺陷。所谓“正确地看待”就是要客观地评价引文分析工具的作用,既不夸大,也不贬低。总之,我们提倡不要将CSSCI-BKCI与个别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简单地等同起来;不要将高引用与高水平简单地等同起来;不要将影响力与创新力完全等同起来;不要将来源书刊收录标准与科研评价标准完全等同起来。 (作者系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