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电子书馆配的前路

2015-09-28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刘兹恒

  近年来,图书馆馆藏的基本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对图书馆来说,电子书可节省空间,节约经费,方便管理;对读者来说,可不受复本的限制,便于携带和检索。电子书借阅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服务,目前,美国95%的大学图书馆、76.3%的公共图书馆均提供电子书服务。

  未来趋势不可逆转

  据统计,目前我国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平均复本量却在逐渐减少,2013年为1.7本,2014年仅为1.5本。高校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借阅量每年也在以7%到8%的速度递减。与此同时,数字资源采购经费占资源建设总经费的比重则逐年上升,一些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购置费已占到总经费的 50%,有的大学和图书馆甚至超过了70%。数据显示,2006-2013年,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均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从288万元下降为243万元,而电子资源购置费则从78万元增加到188万元。2013年北京地区高校文献资源购置经费3.8亿元,其中纸质资源1.81亿元,占47%;电子资源1.99亿元,占53%。

  图书馆采购经费比例的调整昭示着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变化,这不仅给主要从事传统纸本书配送的馆配商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也使图书馆更加期盼高质量的电子书平台的出现。显然,传统纸本书的馆配商只有朝着数字馆配的方向转型, 才能应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抢占先机。

  晚起步后的先行试探

  美国电子书馆配市场的形成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已较为成熟。根据业务范围的差异,美国电子书馆配商可分为综合类电子书馆配商、专业类电子书馆配商以及馆配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3大类。其中,前两者主要向图书馆提供综合或专业化电子书资源以及借阅和订购服务,后者虽同样提供电子书内容资源,但其业务重点是为图书馆提供数字借阅系统、资源管理平台等技术服务。

  电子书馆配与纸本书馆配的区别主要在于可通过技术方案帮助图书馆整合和利用电子书资源,允许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电子书资源,允许馆配商根据用户需求制定灵活的销售模式。同时,电子书馆配不以图书馆获取馆配商提供的电子书资源为服务终点,而是要长期向图书馆读者提供借阅和浏览等服务。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美国电子书馆配服务商为OverDrive。该公司是一家可提供电子书、有声读物、音乐与视频等下载的数字内容经销商,核心业务是为客户提供数字化内容的管理。2012年,该公司拥有来自1000多家出版社的电子书,总量超过100万,向全球2.2万家图书馆提供服务,阅读客户端下载1600万次,年度总借阅数7000万册次,是美国图书馆利用电子书的重要合作者。目前,美国和加拿大90%以上的公共图书馆都在使用OverDrive的平台和服务。

  国内电子书馆配的发展起步较晚。过去,我国电子书馆配业务主要由集成商将出版社的纸本书版权买下来后进行数字化处理,成为自己的电子书,然后再销售给图书馆,每种电子书的销量和盈亏基本与原出版社无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真正意义的电子书馆配平台的建立就非常有必要。人天书店“畅想之星”馆配中文电子书平台,是目前已经建立的有代表性的电子书馆配平台之一。

  “畅想之星”馆配中文电子书平台实际上是一个集版权管理、新书发布和销售、电子书采购和借阅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据统计,在“畅想之星”平台发布会召开之时,就已有155家出版社和48家出版公司签订了入网协议,236家高校图书馆安装了畅想之星试用版。人天书店还承诺,要在 3-5 年内成为国内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方面主要的馆配商和中盘商。目前,该平台电子书的数量已达10万种。

  电子书馆配的未来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尽管“畅想之星”平台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但它所代表的电子书馆配方式却实实在在为图书馆提供了灵活多样的中文电子书购买方式,为电子书馆配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为了使电子书馆配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出版社、馆配商和图书馆还应该共同努力。

  加快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如果出版社不能在数字出版方面未雨绸缪、早作打算,便会在不断壮大的电子书馆配大潮中被遗弃。为此,各出版社和内容提供商不能再仅仅固守着纸本书的版权和利益分成,而要积极做好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争取在电子书转型浪潮中赢得先机。

  加强交互,积极融入电子书馆配平台。图书出版和销售时代,由于各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相关信息不“联”不“通”,图书馆采购成本、出版社出版成本都居高不下。浙江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金更达认为,出版商、馆配商要建立一个“活”的平台,便于双方直接交互,只有交互,才能构筑信息桥梁;只有交互,才能做好产品营销;只有交互,才能更好地了解产品、了解需求,从而提升出版商与图书馆的增值效应。

  完善电子书馆配平台的服务功能。目前,我国的电子书馆配平台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要不断完善电子书馆配平台的服务功能,如不断拓展电子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向图书馆及其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多元化借阅浏览方案;统一电子书文件格式;开发多元化的电子书终端阅读器等,以满足图书馆电子书馆配的需求。

  积极推行电子书PDA采购。PDA采购即读者决策采购,利用电子书馆配平台,图书馆很容易实现这种采购方式。这种方式允许读者浏览平台上的所有电子图书,图书的阅读次数、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均将被记录,当以上各项指标达到图书馆预先设定的值以后,系统自动触发相关指令,实施图书馆对图书的租用或购买。国外图书馆在这方面已经尝到了很多甜头。如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现在有22320种电子书可以从馆配商处获取。2013年7月到12月,有13292种文献被32588用户访问。这些被访问的图书纸质版如果按标价每种都要购买的话,需要花费1221779美元,但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实际花费则不到10万美元,大大节约了采购经费。

  电子书馆配服务平台对出版社和馆配商来说,它是销售模式;而对图书馆来说,它是新的服务模式。电子书馆配能否成功,最终取决的是其资源数量、平台功能和服务能力。馆配商要想成功转型,就要延续传统馆配的优势,掌控高质量的上游出版资源,并为下游图书馆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我们相信,主流馆配商的积极涌入,势必会给我国电子书馆配市场格局带来另一番别样的精彩!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