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融合发展微思考

2015-10-2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刘成勇等

  融合发展知易行难。如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参透融合发展中一些关键性的矛盾,寻找破解之道,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融合发展无论是技术与内容、体系化与碎片化,还是经验决策与数据决策,归根结底的核心就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的问题。互联网是帮助传统企业转型的利器,而不是神器。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促进信息沟通,使得信息交流和获取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应该用“互联网+”的思维、本质、规律、体制机制、精神,做好“+互联网”的具体工作,提高认识、把握规律、创新机制、重视技术、搭建平台、集聚用户、知识服务、数据决策、建设生态。

  ——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成勇

  互联网思维核心内涵是平民为王、用户至上、体验互动、规模制胜、颠覆创新。

  在“内容为王”的传统出版市场,出版企业作为内容提供商,雄居产业链上游,主导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数字出版市场,出版企业正在失去了对产业链的控制。

  在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下,整个产业链的边际要素极为宽泛,跨界增长,空间无限。一个不起眼的技术进步,可以引领整个产业颠覆性进步;一个小小的创意改造,可拉动几十亿资金的追入;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创新企业,可成为几万艺术精英的精神家园。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 黎雪

  做好专业资源库建设,为行业提供专业知识服务,这是专业出版社未来数字出版的生存之道。

  融合不仅仅是传统出版和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手段融合,更重要的是和当前出版业务融合,这个融合首先通过实现纸数融合、立体阅读、书网互动、延伸服务来增强传统出版物的竞争力,来实现传统出版物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在此基础上促进作者、编辑、用户在创作、呈现和使用观念上的融合;进而在出版企业实现管理机制、组织架构、绩效考核上的融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

  学术图书不同于大众类、消费类阅读图书,是以学科体系为基础、以学术研究为依托,往往经过了长期的研究积累凝聚而成的。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术图书出版价值提升的关键在于将互联网的优势和学术图书的特点相结合,找到两者的切合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优势,从而促进学术图书出版价值的提升,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推进更多的学术精品图书的出版,推动学术图书更好、更快地走出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副编审梁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