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立体传播”倒逼传统媒体转型

2015-11-09 来源:新华网

  在“立体传播”的大环境中,微博和自媒体一再成为领军者、首发者,而传统媒体多次成为后进者、推波助澜者。当然,后发优势也不可忽视。大事件一出,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加上网络、短信等媒体,全面介入,报道规模和声势大大增强。在立体传播时代,只要想得到相关信息,无论通过哪种媒体,都可以轻易得到,甚至得到远远超过想象的海量信息。正是各种媒体、特别是影响巨大的传统媒体的进一步介入,才使这些报道更有深度、广度和力度,进而成为一时的舆论热点。最近一个阶段,无论政治、社会和娱乐界,由新媒体诱发的热点数不胜数,财经重大事件发端于新媒体、自媒体的也不在少数。在这场媒体影响力争夺战中,各路传统媒体,甚至包括一直被认为是强势的电视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下风,如何在这种形势下争取主动成为传统媒体的最大挑战。从目前的应对看,各种媒体(包括央视)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法人微博,一些知名媒体人也认真经营自己的微博,但从效果看,是否能像“民间微博”那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

  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体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各种媒体形式的影响力需要重新评估,媒体的相互影响、先后顺序、媒体线索来源、新老媒体的配合及如何相辅相成,成为媒体人必须正视的严肃问题。另一方面,在财经报道领域,由于新媒体的突飞猛进,新的财经传播学理论、媒介关系理论、危机管理理论等都大大落后于实际,媒体、资本市场和相关企业,往往同时处于“不知所措”的地步,需要在实践、政策和理论上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其中特别应该研究的是,新媒体在时效上具有同步性,在空间上具有“无所不在”的广泛性,在信息源上具有“人人皆可参与”的大众性,在发布和接收上具有无条件的互动性:这些同时存在的客观条件,恰恰是传统传播方式难以同时获得的,包括电视传媒亦相形见绌,因而在媒体竞争中显示了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

  显然,各类“传统媒体”不能只是跟着“新媒体”的感觉走,不能只是做自媒体大红大紫之后的“拾遗补漏”者,或是已经形成的新媒体影响力的“添薪加柴”者。笔者以为可采取以下应对对策:

  做大做强自己的新媒体平台,通过首创性报道引发网民高度关注,成为被引用、被转发、被评论的热点;

  通过媒体已有的影响力,以及有效的经济手段和其他手段,让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成为微博博主或其他网民爆料、提供原始信息、提供消息来源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将新闻做大、将影响力做强创造条件;

  通过有组织有策划的重大活动,赢得意见领袖、知名人士的重视和支持,争取在重要事件发生或重要环节表态时及时发声,在舆论话语权争夺战中赢得主动。(作者是资深财经媒体工作者)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