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书联网”传统教育和互联网共生的沃土

2016-01-18 来源:豹眺网 史艳菲

  编者按:2016年1月6日,《中国教育图书“书联网”产业联盟(筹)发起大会》在北京召开,深圳远景同程、北京易全解等国内优秀的在线教育公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金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国有、民营教育图书出版发行机构,以及京东图书音像等国内顶级教育图书电商平台亲临现场,宣布发起中国教育图书“书联网”产业联盟。

  “互联网+”的概念出现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中国教育行业这片蓝海。随着中国教育图书“书联网”产业联盟(以下简称“书联网”)的成立,通过互联网和图书的结合形成了“书联网”的格局,从而实现品牌资源共享,出版和互联网的共赢共生。与此同时,“书联网”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书联网”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将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实现传统教育图书与教育资源的整合?未来,又有什么样的计划?

  “书联网”是“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信息化的产物

  在“互联网+”时代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传统教育图书出版业务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一方面,传统教育图书固化的题型内容,迫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的低效学习状态,而老师课后批改作业的负担也相应加剧;但另一方面,巨额的资金、缺乏成熟的模式以及后期运营维护的成本等因素,制约着图书出版商搭建自己的线上学习平台。

  互联网奠定了商业技术资源,各行各业除了人和财物之外,重要的还有商业资源,教育服务的本质,无论变化多么急促,最重要的还是内容的服务。而随着联盟会员单位之间对于优质教育内容的共享,教育图书的内容外延将得到扩大,从而提升出版单位图书的市场竞争力。“书联网”的另一亮点在于,图书出版单位可借助在线教育公司所共享的线上学习平台,节省自行搭建平台的大量资金投入。

  学习场景的变化和需求的增加也使“书联网”的形成成为了必然。“书联网”发起者之一,深圳市远景同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瑞轩表示:“我们从5月份尝试图书和互联网的结合,探索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学校、老师和学生。经过半年的时间,已经有377所学校,3843位老师和230248个用户。”可见,互联网和教育的结合前景不容小觑。

  从实质上看,“书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多优质教育内容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书联网”借助“互联网+”的大背景,首次提出了“教育图书+”的概念,帮助教育内容实现数据化、解构化、标签化;另一方面,“书联网”的互通模式让原本分散、独立的教学内容有了相互连接的可能。而联盟内的在线教育公司所共享的成熟的线上学习平台,能够帮助出版商节约平台搭建成本,推动传统教育图书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教育均衡互享。金星国际教育集团的薛金星认为互联网带给我们其实是分享、合作、共享,“书联网”将对中国教育出版,为中国教育图书,给中国的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师生共享优质教育内容的载体

  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书联网”所倡导的“教育图书+”将极大改变传统教育图书的功能。在内容和平台共享的前提下,书从原本有限知识的载体转型为共享优质教育内容的连接体,以在线教育公司的个性化学习平台为内容输出入口,以线下作业和练习切入一线校园教学场景,利用大数据手段为师生提供服务,在不增加二者负担的情况下,强化教学效果。

  学生方面,在使用纸质图书做题后,可在联盟的“码上学”、“智能作业本”等线上学习平台了解自身学习问题。平台可实现智能分析归纳学生错题,结合相关知识点查找学生学习弱点,为其个性推送适合其实际学习需求的题目进行查缺补漏,以提高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效率。

  老师方面,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后,能够彻底解放任课老师的批改作业负担,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针对相关知识点调整教学重心,为学生提供更接近于定制化的课堂教学解决方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书联网”模式初露锋芒

  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与传统教育图书的有效结合,已经拥有了初步的成功模型。作为“书联网”联盟的会员单位之一,深圳远景同程结合自身产品“码上学”个性学习平台,已经连通了全国各地10余家传统教育图书出版商,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学习需求,推出了新一代的教育图书“同程作业本”和“同城中考压轴卷”,已经初步实现了利用大数据为师生增效减负。

  据悉,目前已有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山西教育教辅集团、北京二十一世纪金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万向思维国际图书(北京)有限公司等30家公司加入了“书联网”。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和生活习惯,谁能够拥有优质的在线、教育平台、整合能力与行业大数据,谁就能为行业转型带来活力。“书联网”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书联网”能够把传统的教育图书进行数据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升级,同时共享联盟单位优质教育资源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推动教育均衡的范本。 “书联网”的发起,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和课后作业模式,为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面对教育图书产业的转型需求,合作共赢也成为行业前行的重要原则。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