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书业正在起变化

2016-01-20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李 肆

  最近一两年有人感叹出版越来越难做,书完全卖不动了,有人却踌躇满志,觉得出版比前几年好做了。中国书业的大势究竟是在恶化,变得越来越艰难,还是在积极向好,越来越好做?这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

  中国书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过去十几年行之有效的“传统玩法”越来越不灵了。倘若我们把决定一本书市场命运的元素简单地分为内容(文本价值与文本呈现)、营销(推广策划与传播)、渠道(销售)的话,那么无疑,它们各自所占的比重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前些年,决定绝大多数图书市场命运的,可能是内容:营销:渠道=3:3:4,甚至2:3:5这样一种结构,所以那些年我们看见很多简单粗暴的图书能大行其道。随便一个土鳖找人攒一本粗制滥造的图书也能发得不错。这种市场行情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前些年“大全集”的流行。

  但是,最近一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图书市场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决定大多数图书市场命运的内容、营销、渠道三者所占的比重可能已经变为5:3:2了,甚至不少项目已经变为5:4:1了。不论营销和渠道是3:2,还是4:1,事实上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营销和渠道在融合,越来越分不开了。

  直白点说,书业正在发生的显著变化是这样几点:

  价值出版焕发生机。非常欣慰的是,最近两年,出版业回归理性,价值出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2014年,当年新书出版品种数迎来拐点,不升反降。我主观感觉,2015年出版市场进一步理性化。与此相适应,图书市场呈现两个趋势:一是精品化倾向,越来越多的书,装帧精美典雅,让人不管是否出于阅读目的,忍不住总想搞一套收藏。一是小众化倾向,越来越多个性十足、面向细分人群的图书得以出版,并且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营销社群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兴起,在图书营销上最显著的一个趋势就是社群营销。在互联网世界,每一个个体都生活在若干个社群中。社群营销,通过社群的关系,借助人格背书的魅力,快速实现病毒式传播,抵达的对象更为精准,营销转化率更高。2015,可谓出版业社群营销元年,许多单品图书,通过社群营销的威力,实现了突破,取得不俗的销售业绩。

  渠道扁平化。渠道扁平化本质上和社群营销是互为表里的。传统图书销售中间环节很多,渠道成本高昂,在渠道营销中信息衰减很严重。互联网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渠道的中间环节。在不少出版商的渠道结构中,网络渠道已占据半壁江山;有些个性化小型出版商甚至完全放弃了实体渠道,只通过网络渠道销售。以读库为代表的一些“小而美”的出版品牌,大量通过自营网店销售。从出版商直接抵达终端读者手中,完全去中间化。这是互联网的发展,给出版商提供的新的可能。

  渠道多元化。这一趋势和社群营销的兴起也是紧密相关的。只要你的产品定位足够准确,足够有特色,你总能找到适合你产品的营销通路。以前,我们不通过新华书店、民营书店就没法卖书;最近几年,我们不通过三大网店似乎就没法活命。但最近一两年,我们发现各种特色渠道越来越多了。以童书渠道为例,尽管当当已占据童书那么高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社群的兴起,我们发现童书营销渠道几乎无所不在了——各种妈妈群、亲子自媒体账号都成了童书新兴销售渠道。事实上,罗辑思维、凯叔讲故事、大V店……都成了重要的图书销售新渠道。未来,图书销售渠道还会更加丰富。

  价值出版、营销社群化、渠道扁平化、渠道多元化,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出版这一轮发生变化的深层本质是:出版业正在打破传统出版编辑、营销、发行的产业链分工模式,做选题、做产品策划与加工、做营销宣传、做销售本质上日益融合在一起了,必须整体考虑了。

  作为一名资深出版人,看到出版业正在发生的这些变化,我非常兴奋。面对出版业正在发生的这些变化,我身边不少朋友也都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因为做原创的有福了,出版“手艺人”有了用武之地。只要你有创意且具备执行力,在这个时代做出版你就有出路。出版业将迎来新一轮创业潮,出版业将迎来新一个创业黄金期。未来几年,出版业将会涌现出一拨小而美的策划团队和小而美的出版品牌。同时,书业的这些变化也对出版社、出版集团在传统出版主业的管理机制上形成了新的挑战,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管理模式,未来未必行得通。

  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出版新时代正在开启!你准备好了吗?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