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新媒体大数据价值如何变现?2016-01-27 来源:豹眺网 徐立军、茹立云 等
编者按:1月20日,由清博大数据•新媒体指数和NewMedia联盟联合主办的“2016新媒体影响力盛典”在北京京城梨园旁文创园大戏楼隆重启幕。最热点的话题、最新鲜的观点,最激烈的交锋!800余位新媒体大咖围绕“大数据价值”“问道新营销”“媒体人转型”“投资人路演”“儒释道争鸣”等热点问题展开巅峰对话。 本次论坛的对话嘉宾有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索福瑞总经理徐立军、九次方高级副总裁张东晖、搜狗副总裁茹立云、友盟CEO叶谦、青牛科技副总裁韩军华、清博大数据CTO朱旭琪(主持人)。几位嘉宾将一起探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的价值所在。 朱旭琪:这几年大数据价值非常火热,讨论它们的价值及价值如何体现,都应该结合行业的具体运用。像索福瑞之前和微博推出的微博电视指数,以及搜狗和知乎、微信的数据搜索,这些都是大数据在新媒体领域的运用。 我有两个问题,请各位嘉宾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下在你们眼中,大数据,特别是新媒体大数据,为自己所处的行业带来了哪些具体变化,或者说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只有融合,才能让大数据兑现价值 徐立军:参加这样一个大数据论坛,对我们这种第三方研究公司来说挑战大于机遇,但是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不管是大数据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还是大数据变现的途径,重点都是数据融合。大家都知道,目前我们看到的所有大数据,其实没有一个是全数据,所以不管是大数据和大数据之间,线上数据和线下数据之间,还是不同的关联、跨域之间,都有融合。只有融合,才能让大数据兑现价值。 刚才主持人说到,前两年新浪微博和索福瑞合作的微博指数,这就是一种大数据的融合。2015年底我们和欢网科技达成智能电视机大数据联盟,也是为了把线下数据和线上数据融合。我们还致力于不同领域的关联数据融合,我们拥有线下消费者的购买数据,在全国有4万个样本,公司为这些家庭提供一个扫描仪,每次他购物回家后,用扫描仪扫一下商品上的二维码,这样我们对大家买了什么东西,这些商品是从哪儿买的,什么品牌什么价格买的,都有数据。我们希望把线下数据和阿里的线上数据做融合。电商虽然发展很快,但也只有中国零售总额的10%,90%还是在线下。我们拥有90%的数据,阿里拥有10%的数据,我们可以做融合。 把消费者的购买数据和索福瑞的收受率数据做融合,会有更有意思的答案——我们能回答看《星光大道》的观众用什么洗发水。这是我们特别需要获得的数据,它会更好地指导广告的投放,以及广告投放后产品的销售转化率。 朱旭琪:谢谢徐总发言。他刚才讲了数据交叉、融合的作用,这可能也是索福瑞之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新媒体大数据是一个大金矿 茹立云:时代发展到今天,移动互联网使得数据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更多是由专业媒体或专业编辑产生内容,今天所有人都可以产生内容,比如搜狗跟微信有合作,我们监测1000多万个公众号,它们每天所产生的内容,以及它所有的用户在公众号里所消费的内容信息。这些内容对于搜狗改进搜索产品非常有帮助,同时我们如果把这些内容做成一些非常好的产品,对自媒体的帮助也非常大。 搜狗搜索除了有广大的普通用户之外,还有大量的媒体和自媒体从业者。我们之前做了很多调研,怎样用搜狗数据给这些自媒体从业者提供更好的工具,让大家做自媒体时效率更高,能够吸引更多粉丝,能够更好地去变现。我们正在思考,也许会有产品发布出来。搜狗跟微信合作的数据平台能够更好地促进自媒体的运营,或者说自媒体的商业化和推广,能够有更好的服务站。 另外,搜狗的大数据我们一直在用,比如说搜狗早期的输入法就是大数据的结晶,我们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了输入法原来每打一个字都要一个一个去拼的状况,现在一下就打出来了。再往后,像搜索引擎、浏览器,都是数据的产生和发现源。 怎么把这些数据结合起来?我们会考虑四个方面的应用: 第一,使数据更加个性化,从而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第二,结合用户行为,使整个广告变得更加精准。我们做过一些实验,比如把游戏用户挑出来,针对他们投放广告,广告的效能比随机投放提升了10倍。这同样可以应用到自媒体中。知道你的用户的属性后,客户希望能够很精准地找到这些用户,并产生对接。 第三,大数据可以跟行业做更多的结合。我前段时间跟中国人寿的一个朋友交流,他们管理了3000亿元基金,但发现每一个基金经理只能管理好50亿元,所以这3000亿元基金如果想保持很好的收益率,就需要60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市场上没有那么多的基金经理让他们选,只能要求通过大数据提升这些基金经理的效能。如果每一个基金经理管理50亿元能有很好的产出,管理500亿元也有很好的产出,那他招6个基金经理就有同样的效果。用户在微信上和搜索上的行为,尤其是微信自媒体产生的内容,都能够对产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帮助。 第四,不可或缺的,跟政府的结合。我看到清博大数据给政府提供了不少很有意义的数据。政府发布了一条相关政策,特别想知道民间反应怎样,民间的反应就在微博和微信两个平台里。以前可能以微博为主,现在以微信为主,微信里的内容对政府推广的政策有非常大的参考意义,这也是政府特别期待得到的反馈信息。清博大数据做了很多。 从这四个方面,无论是其他领域的大数据,还是新媒体大数据,都能产生非常大的效能,它的价值是很大的,我把它称为金矿,有待于大家挖掘。 移动互联网将是核心纽带 叶谦:数据并不是新的东西,只不过以前我们的数据量相对于今天来说比较少,只掌握在某些特别大的运营商或者渠道里。但现在随着信息爆炸,数据越来越多,各个环节都有了数据采集能力,所以可以把我们的数据用到更多方面。 一方面,在我们的客户中,他们关心的是通过数据运营他们的App。比如说日活跃上升到10万、100万,甚至1000万以后的发展变化,他们希望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了解客户深层次的需求。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应该说是在使用大数据和新媒体浪潮中排在最前面的行业.线下有非常多的传统行业,他们希望更好地将数据应用到他们的业务当中,所以我们也在关注这块领域。智能手机出现之后,对于整个产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原来我们如果要在PC上了解一个人的行为,他的用户ID基本上只能用登陆用户这一种方式识别。有了手机之后,手机放在人身上,所以他有一个非常强的个体识别能力。而移动互联网在这个环节中应该属于一个非常核心的纽带。可以连接线上,我带手机出入各个公众场所,公众场所相关运营人员可能就知道哪些人来过,哪些人来过不止一次,甚至说哪些人对我这个地方特别有兴趣,我是不是要给他搞一个会员,或者做一个精准定向营销,这都有可能。 朱旭琪:感谢叶总。刚刚刘总、叶总、茹总分享了他们在大数据领域的一些看法。接下来听一下张总的想法,他们公司是做交易的,新媒体大数据对此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价值是数据 张东晖:关于九次方对大数据价值的认识,我想谈三点。第一点,我们认为大数据是一种新的资产。有很多的比喻,说大数据是未来的黄金、石油,但我们认为这个不准确,因为黄金和石油都是稀有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但大数据是随时随地不断循环产生的。这是一个海量的资产。另外,国际上很多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现在开始尝试把数据资产做到资产表里。未来,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价值是数据,数据是一种新型资产。 第二点,如果数据是资产的话,资产是可以交易的。九次方在2015年4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总部设在贵州。这个交易所是李克强总理亲自批示的,成立以后有几十个省市政府的领导都去考察和参观。在从4月到现在的大半年时间里,大数据交易所面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依靠电子交易系统进行交易,交易额已经突破6000万元。现在已经有300家会员,清博也是会员之一。 第三点,我们认为,随着物联网的快速扩张,世间万物都要物联化、互联化,因此我们国家提出“互联网+”,用互联网加所有行业,重新整合社会资源。但是我们预见到的下一个经济形势是什么?是“大数据+”,物联化、互联化,最后一定是智能化,智能化是大数据产生的根源,是分析大数据的基础。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一定会走到智能化,这是终极目标。 朱旭琪:接下来,我们听一下韩总怎么看待新媒体大数据给行业带来的不同影响。 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生产者和使用者 韩军华: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以前的青牛科技是传统企业,它给企业提供云服务,包括跟运营商的深度合作,我们的用户主要是大型企业,像保险公司、金融企业等。在这么多年的平台服务、技术服务和场景服务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数据,包括企业数据、用户数据、运营商数据,过去我们用传统方式做数据分析和使用。那么,在多媒体时代,在大数据环境下,对于企业来讲,我们在服务过程中有两个诉求点:第一个诉求点,怎么能够拉来新的客户;第二个诉求点,怎么能够提高老客户的UP值。 以前我们可能主要统计一家公司在某个店销平台上产生几百亿元的收益,这是过去时。在大数据时代,店销越来越被淘汰,逐渐转到网销,通过新媒体新手段提高成交率。这时,客户要达成成交必须有新用户,必须有大数据的支持。在新的价值体系下,新媒体大数据跟传统大数据的融合才能达成这个目标。对于传统的IT企业来讲,这个新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新媒体大数据价值如何变现 朱旭琪:想问问几位嘉宾,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些价值大部分偏向应用价值,当新媒体大数据的价值被认可之后,都有哪几种体系?在整个新媒体大数据的环境下,我们如何把它变现,把它原来的应用价值变现呢? 韩军华:我讲一下新媒体的变现方式,所谓的商业模型。对于新媒体来讲无非就是两个:一是内容,二是版权。在内容产生后,有了用户就有了渠道,这就是流量入口。在这个入口的基础上,可以提供服务。实际上,对于新媒体来讲,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广告跟电商,可以充分利用垂直行业的大数据。 徐立军:其实所有数据套现都是这个方法,我们主要是为媒体服务,两个公司一年的销售额是10亿元,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真正要把新媒体数据卖出价格来,中国目前但凡中等规模以上花得起钱买数据,花得起钱买研究的媒体都是我们的客户。客户确实有对新媒体数据的需求,但是他愿意花多少钱?有多少人愿意花钱来买新媒体数据?所以我前面说,大小数据融合、跨领域融合,是让新媒体变现、兑现的一个最重要途径。 茹立云:对新媒体的这些开发者或者内容撰写者来讲,可能我目前能看到比较多的,是软文或精准广告。但对于一个媒体平台或大数据平台来讲,可能要开拓更多的新媒体模式。像微信,新媒体变现的途径更多了,电商、游戏,都是其中的一环。对不同的媒体层次来讲,变现的方式可能不一样。 张东晖:自媒体价值或内容变现特别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有一个公开的、开放的,可以变现、可以交易的平台。内容制作时需要大量的咨询,这也可以从交易平台上采购,制作好了可以从交易平台销售,这就是我们为环境做的一点努力。 徐立军:拥有在一个标准化交易平台的同时,产品本身要不要标准化?现在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庞杂,你的数据产品没有标准化是会存在很多问题的,会成为新的数据污染源。 张东晖: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直在尝试跟国家制定大数据“十三五”战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标准化,包括数据的标准、交易的标准、定价的标准,还有很多标准,这一切都是百废待兴从头来。 叶谦:大数据变现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电商、广告,以及跟其他行业的融合,后者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新媒体很大程度上起到的是流量渠道的作用,所以我们其实提供了社会化分享服务,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利用新媒体的力量,把这些流量导入App,这之后就会有更多的方式和可能。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